1977,别样高考

 

    值此恢复高考35周年之际,忆起1977年高考,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1977年12月,全国各地570万考生陆续走进高考的考场(各省期不统一),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发起搏击。高考在冰天雪地的冬日进行,1949年建国以来仅此一次。
    

    从1966年取消高考到1977年恢复,想上大学而得不到机会、一直憋屈了十多年的570万莘莘学子聚集在一起,参加同一年的考试,竞争之激烈,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考生中年龄最大的30岁年龄最小的应届生16、7岁,年龄跨度之大,实属罕见(一则资料说年龄介于13岁到37岁,笔者无从考证)。
    

    考生中有在职国家干部、军人、工人、教师,有插队知青、待业知青,有应届高中毕业生,相当一部分是历届高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的农民。大家从机关、厂矿、军营、学校、田间地头汹涌澎湃地汇集到了高考考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爸爸考生、妈妈考生,且有夫妻同考、师生同考、兄弟姐妹同考,有怀孕数月的孕妇考生、有刚出产房不久的产妇考生……此番景象,空前绝后。
    

    66届高中毕业的考生,寒窗苦读12年,当年5月毕业、体检、报志愿,11年半后才走进高考的考场,他们的高考之路最长,从毕业到高考,竟然苦熬了4200个日夜;77年读高二的考生,因学制缩短,共读了9年书,其毕业日期在77年12月底甚至78年元月(那时是春季入学,二年制),机遇来了,他们匆匆完成毕业考,马上报名参加高考,他们的高考之路最短,短到比预计的毕业时间都“提前”。
    

    从10月21日晚间突然得知可以报名考试,到12月上旬(有的是中旬,开始通知是11月底,后推迟)上考场,一些人历经徘徊彷徨,一些人遭受刁难挤压,许多人没有教材,大多数人是边上班工作(或下地劳作)边复习。1977年高考决定之突兀、考生上阵之仓促,如不亲历,难以想象。
    

    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就是薄薄的一层纸,很粗糙,有的连考试科目、时间地点这些基本信息都没有(发证时没安排好)。但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朝思暮想的570万人拿到了它,还有多少人望穿秋水也与它无缘呢?许多当年参加高考者一直把这巴掌大的一片“废”纸留存至今,足可见其在保存者心中有多么弥足珍贵。

 

 

 

那些66、67届考生,不论原来是属鸡、属狗,能进入考场的都属了猪。高考通知中说:66、67届高中毕业生不论婚否,年龄在30岁以下的均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可按周岁计算,截止到1977年11月份报名时,66届中基本没有年龄在30岁以下人了(1947年11月以后出生,每个班只有俩仨)。就是67届,年龄在30岁以下的也很少。得益于那时对年龄的要求不像现在这样严格,只要是1947年及其以后出生都可以(至少我们家乡是这样),许多人只好改小了年龄,才侥幸获得了那张宝贵的“准考证”。那些68届高中毕业生,66、67、68届初中毕业生,文革后毕业却结了婚的高中毕业生,还有那些因家庭出身被打入另册、遭受严重政治歧视的知识青年,他们曾发奋读书,渴望改变命运,却被无情地剥夺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无论如何也与那张“准考证”无缘,只有望“考”兴叹的份。
    

1977年的考题,贴出来会让大家大跌眼镜。纸质之低劣、印刷之粗糙、考题之简单,任由您展开想象的翅膀,都想不出它的模样。现在小学生的随堂考试,其试卷也要较其精致与科学无数倍呢。就那几个大题,做对了得分,一不小心丢光光,可这就是那时的“现状”。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据说试卷是动用了印刷“毛选五卷”备用纸的。此等事体只能发生在“四个伟大”百年之后,否则,有多少个脑袋也不够掉。

     

    1977年高考的简单考题,常常引起一些人的遐思。错失良机者捶胸顿足:“真后悔没有去考,那么简单的题,我一准能考上。”曾见一个中学老师言之凿凿地说:“1977年高考的考题那么简单,只要参加考试,就能考上。”他可能忘记了:高考是选拨考试,不是毕业考,达线就可过关。他更想象不到,1977年的570万考生中只有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仅有4.7%。如此之低的录取率,较之现在高达三分之二以上的考生能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不啻有天壤之差。连当年幸运过关的我,刚从网上查到1977年的高考录取率时,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好悬!
    

    1977年的考场,那些爸爸或妈妈考生胸有成竹,哗哗地答卷,频频到监考老师那里要续卷纸。初选下来,这些人大都排名靠前。他们大约想起当年自己是报考清华、北大的料,但忘记现在自己拖儿带女年纪一大把了,于是报志愿时踌躇满志,依旧选择了国内名牌大学。他们怎能想到,1977年的大学招生是分档录取,未婚青年的录取分数要求低,而对“老家伙”们则要求很高,且在报志愿时没有告知对已婚考生的录取限制结果,许多人因为报高了志愿,分数本来能上省内本科,却被录取到专科,后悔莫及(--太仓促,疏漏难免;必须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才,对66、67届只是一种补救,这是我后来的理解,虽然不一定正确)。
    

    1977年的考场,一些“文革”期间入学就读且在班里曾是学习佼佼者的年轻考生,试题拿在手中,总觉得“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他们觉得当年自己也是老师夸赞的对象,现在怎么就胸中无数了呢?他们哪里知道,他们当时学的那些所谓“社会主义文化课”和“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这次高考考卷上的考题本来就在很大程度上搭不上茬。可这哪里是他们的错!
    

    77级入学后,得知同班同学并非一个录取分数线,老少同学贫嘴:“把你的年龄分数给我,我就可以上名牌。”他们心里也许嘀咕:这些经过短短月余复习就考上大学的老少家伙,若不是文革,说不定都能上名牌呢!但他们的喜悦之情真真切切地溢于言表,挂在嘴上的话是“幸运”、“多亏”、“感激”,这些话一直伴随他们至今……

 

 (资料来源于网络、个人经历、耳闻目睹,说是纪实,难免“不实”,望知情者给予纠正和补充。)

 

                                          2012129

                          

 

 






林静 (2012-12-10 02:25:22)

梅子姐,这些东西好好保留,是那段历史的纪念。

木桐白云 (2012-12-10 03:00:17)

记录的又何止是一场高考!

雨林 (2012-12-10 03:18:16)

是啊,这不仅仅是在考知识....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2-10 03:26:31)

这段历史真的很有意义啊!梅子还真幸运,机会让你给碰着了!

梅子 (2012-12-10 05:41:13)

百姓有句话:“千年纸张会说话”,最有说服力的是它们。现在一切都无纸化了,呵呵。

梅子 (2012-12-10 05:42:12)

谢木桐理解。

梅子 (2012-12-10 05:49:57)

每个考生都有独特的经历,即便是那短短的月余复习,也是各不相同的。人们捡回忘却的知识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一致的是那渴望的心境……

梅子 (2012-12-10 06:00:00)

我一直认为,人是受国家的大命运摆布的。时势不仅造英雄,也造倒霉蛋。如果算命,那几十万66届高中毕业生肯定不是一样的命相,他们却同时遭了厄运。同样,机遇的来临,也是大局使然,不是哪几个人的命运决定。我幸运的是,有人点拨,有人支持。

谢圆兄!

天地一弘 (2012-12-10 10:10:49)

见识了,可爱梅子姐的高考生活。

梅子 (2012-12-10 11:36:31)

谢一弘!77高考意义深远,具独特性,把我知道的写出来是我的责任。

panda13 (2012-12-10 17:24:42)

偶然的机遇,有时竟能决定你的一生。。。梅子,看得出你真心珍惜这次机会,因为太来之不易了!虽然我在你之后高考,不好意思地承认,我的准考证,高考刚完就不知上哪去了。。。

梅子 (2012-12-11 02:21:15)

这次机遇对我的意义,正如你所说,太来之不易了。

不过那个准考证只是偶然保存下来的,你看到我那个村婆样子了吗?呵呵。

百草园 (2012-12-11 02:58:38)

当年我班的77级学生的年龄是17-35.估计你这里列是年龄跨度是对的。过两天贴出我以前写的高考的文章。

梅子 (2012-12-11 03:32:29)

谢谢!谢谢百草园!等着看!

若慧 (2012-12-11 20:47:57)

梅子姐,你从方方面面汇总的真好!我尤其被你们66届的77年学子感动,高考等了4200个日夜,让人心酸,高考的路有这等长!你看你发起的队伍壮大了,有春阳,白草加盟了,还会再有人的。。。

梅子 (2012-12-11 23:55:20)

再怎么说,我也是幸运的!我那么多优秀的同学都没有机会进入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

那个经历难以忘怀!

夕林 (2013-01-02 03:17:24)

总结得好!还有宝贵的资料。可惜,我没有保存当年的准考证。

梅子 (2013-01-02 03:24:09)

我也是偶然保存下来的。

虽无纸张留存,在我们心中却是永久难忘的记忆。

杏子花开 (2014-08-24 15:06:13)

看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才惊叹那时候太多人参加高考了而录取率又很低,所以说能够被录取的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啊!了不起!!

梅子 (2014-08-25 23:25:57)

我看了"邓"剧方知恢复高考出台不易,而我差点与其失之交臂。

77级里佼佼者很多,我只是会念书而已,没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