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改良中国人“爱情基因”缺失的观念变革之一

 

爱情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改良中国人“爱情基因”缺失的观念变革之一

                          熊哲宏

在电视择偶节目《非诚勿扰》中,要向女嘉宾(和观众)呈示三个片断的VCR,其中第二个片断是“情感经历”。男嘉宾们被要求——我想是编导的要求——回顾一下自己谈恋爱的经历。我稍加注意,就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些小伙子们的恋爱,多则声称谈过34次,少则12次,有的没谈过。但无论谈过几回,几乎都喜欢用如下言论来“总结”他们的恋爱经历:

“我有过x失败的恋爱经历……”;

“我谈了x次恋爱,但都没有结果,我们分手了……”;

“我俩谈了x年,我们感情很深,几乎到了结婚的程度,可是因为……,最终还是没有个结果……我希望这次通过非诚勿扰,能找到一个可以和我结婚的人”。

“回想起来,我的前几次恋爱都毫无意义……”。

时常,我边看节目边思忖:怎么就看不到男嘉宾用积极的、肯定的、赞赏性的、由衷怀念的辞令,去总结他们的恋爱过去呢?怎么总喜欢用“失败”、“没有(个)结果”、“毫无意义”之类的词汇呢?

我会心地一笑:原来,男嘉宾们(潜意识中)把婚姻当作他们爱情的惟一结果了!

凭心而论,这不能怪他们!要怪,还是要怪到中华民族的“老祖宗”那里去:我们先天地缺失“爱情基因”!

我那爱情的模块理论,正是旨在改良中国人“爱情基因”的先天缺失的一个尝试。

在我爱情的模块理论中,在论及爱情的功能特性时,有一个核心命题:“爱情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我把这命题的内涵经典地表达为:

“爱情是过程,从心理机制上说就是:你对因爱情而激发的幸福体验本身就是你所要的一切!此外你再不希冀任何别的东西;任何超出幸福体验本身而欲求的别的东西,都不再是爱情本身。”(见我的书《我爱故我在》,第2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月)

时至今日,我仍然对一表述甚为满意!

利用写本文的机会,我再次把它通俗地阐释一下,以飨读者:

爱情,有其特定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为了幸福。在这个意义上,爱情就是作为毕生追求幸福的“过程”而出现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可惜,幸福不好下定义。苏格拉底倒是给过一个定义。柏拉图的《会饮》中说,因为有了的东西,幸福的人就是幸福的。我推测,“善的东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拥有“善”即“美德”,那这个人就拥有幸福。我觉得,苏格拉底的幸福,是指成功地实现、获得了自己希望实现和获得的东西;它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心理状态。幸福是客观的呢!

我就此联想到,中国搞心理学的人,动不动就妄谈什么“主观幸福感”。我认为这纯粹是扯谈!这个词在英文中是这样拼写的:Subjective Being-Well。若从字面上译,也只能译成“主观幸福”,哪里能跑出来个什么“感”字?“感”者,主观心理状态也!可你译成“主观幸福感”,前面有个“主观”,后面又缀出个“感”字。说轻点,你同语反复,你重复;说白了,你不懂老外要表达的意思!

我建议,大家不要相信搞心理学的人下的幸福“定义”,那是不靠谱的。还是哲学家的幸福定义来得准确、实在。

如果爱情是一个过程,那是因为幸福——作为对人生意义的深层感悟——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寻、求索过程。没有一个人能把今天当下此刻所体验到的幸福,说成是今生唯一的、以后再也没有的幸福了。我看呐,乔治·桑最懂这一点。她说过,活着,真令人陶醉! 爱,被爱,就是幸福!”要说嘛,乔治·桑的那些情人倒并不怎么样,都比她小,她就像个老母鸡,在呵护他们。她的那些情人们,于勒懦弱懒惰,缪塞任性放荡,肖邦则嫉妒敏感、过分挑剔。可她总是在爱,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幸福的真谛。

我又觉得(颇有点得意哟!),也许有的文学大师在这个问题上,倒没有我想得那么通,或说得那么清楚。我的意思是,说爱情不是结果,并不等于说:爱情没有结果。可在文学史上,持“爱情没有结果”的人,还真不少呐,例如杜拉斯。在她的《情人》、《琴声如诉》等小说中,怪怪的,几乎所有的爱情都是没有结果的;如果说有“结果”的话,那就只存在一种结果——死亡。所有的爱情,都逃不脱与死亡的干系。杜拉斯的观点过激了哟。

实际上,“不是”结果与“没有”结果,应该是两回事(杜拉斯没想通哩)。当我说爱情不是结果时,这是从爱情的性质(本性)上说的;如果硬要与“结果”挂钩的话,那么,对幸福的体验过程本身,就是结果——除此之外,你还要什么“结果”呢?难道你嫁给了他,有了一纸婚约,你的爱情才算有了结果吗?难道你从身体上拥有了他,你就得到了爱情的结果吗?…… 要知道,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是毫无结果的!

要说呢,主张“爱情没有结果”人,会导致对爱情的恐惧!当爱情来到身边时,会无意识地拒绝爱情。不是吗?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喜欢上了一个有妻子的成熟男人。但要是你相信这样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那你就永远不敢爱他。如果是这样,根据我的模块理论,那你就终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幸福的爱情之旅……

我爱情的模块理论,要求爱情是纯纯的,爱情就是爱情本身;如果把爱情转化一种功利性的目标——婚姻,爱情就走向了死亡!爱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走向婚姻,但婚姻不可还原到爱情。

我天真地想:要是“非诚勿扰”的男嘉宾懂得了我这个道理,他们就会这样总结他们的恋爱经历了:

“通过前几次恋爱,我收获很多,我得到的太多,我真诚地感谢她们给我的爱……”;

“我对爱过我的女人们心存感激!是她们无私的爱,让我成长,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成熟的男子汉!如果没有她们的爱,我今天无论如何都达不到我现在这样的成就!我将永远感谢她们……”。

“通过前几次恋爱,我了解了女人,懂得了女人,并通过女人进一步了解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如果没有她(们),我的情感世界、乃至我的整个生存世界,都将是一片空白……”。

……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天地一弘 (2012-10-16 12:03:43)

一生中,有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就足了,以后的恋爱大多是第一次恋爱的翻版。

雨林 (2012-10-16 12:15:38)

同意你的想法。

霓芃 (2012-10-16 12:49:01)

拥有一颗有能力爱的心灵最重要!次数嘛,哈哈。。。

海云 (2012-10-16 13:48:15)

Attitude is all that matters! 生活也好、爱情也罢,怎样的体验和体会,就看你的态度。

同样的事情,你从负面看就是灰暗的,你从正面看就是绚丽的。

东方的哲学相对比较负面,正如佛教说人一生下来就大哭好像在叫“苦啊苦啊”,可西方的文化却是从正面看人的诞生,它告诉你上帝用爱心造了人类,你到这世上走一遭,原来充满了上帝对你的祝福和安排。

流浪者 (2012-10-18 04:23:59)

爱情是一种人生经历。婚姻是爱情路上的里程碑,有可能是永恒的,有可能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