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楠 2025年1月16日
2024年11月8日早上7点50分, 我们的国际航班正点到达摩洛哥(Morocco)的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开始了我们的北非两国摩洛哥和突尼斯之旅。
出了机场,找不到旅行社接我们的人。几个人分别仔细看了每个接机人举的牌子,都没有我们的名字。赶紧通过WhatsApp和旅行社联系, 被告知接机人在另一个出口等我们。
这个旅行社是个家族企业。我在策划时联系了三家摩洛哥当地旅行社,最后在两家旅行社之间犹豫。两家旅行社的行程和价格都大同小异。但是这家旅行社的老板拉希德(Rachid)每次回信都特别快。摩洛哥时间比美东时间早6个小时,我什么时候伊妹儿给他,他都马上回信,好像他24小时都在工作。对他印象不错。
他告诉我,旅行社是他的家族企业,家里五兄弟都在搞导游。他强调他们是纯粹的当地旅行社,已有20年经验。他保证能让我们看到当地风情文化,能有一个难忘的舒适的旅行。
当然,这是所有旅行社在招徕顾客时都说的话。我还是认真查看了网上对这个旅行社的评价,都是五星满分。老板拉希德不仅管理旅行社,也是一个导游。他保证本人带我们几个人观光。我觉得一个有实际导游经验又有管理经验的旅行社老板对旅程中的旅馆,餐馆及景点都会很熟悉,这对我们的旅行肯定大有益处。所以最终拍板选了这家旅行社。
但是头一天接机,他派了他的哥哥来,因为他还在带另一个团。这位哥哥给我们的印象是老实憨厚,但脑瓜不够灵光。就说接机吧,怎么不在正常的出口等呢?
最后还是拉希德通过WhatsApp和我们联系,再通过电话和他哥哥联系,将我们接上了车。
我们因为飞机到的早,有一整天的时间。一般的旅行社在到达的这一天都不会安排观光,特别是跟团游会告诉你这一天是你的闲暇时间,如要观光的话,费用自付。
我们的私人定制游当然不会有这样的猫腻。我和旅行社商议好的这一天的行程就是在卡萨布兰卡观光。然后开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 在那里住宿。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也是其经济与商业中心,位于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这座城市也是游客探访摩洛哥的重要门户。
司机,也就是旅行社老板的哥哥,驱车将我们带到卡萨布兰卡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
这里有很多慕名前来的游客,排了很长的队才买到门票。可是一进大门就看不到人群了,因为这里太大了!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以摩洛哥已故国王哈桑二世 (Hassan II) 的名字命名的。这座清真寺的建造由哈桑二世亲自提议,并在1986年正式开工。清真寺的建设历时7年,于1993年竣工。
清真寺坐落在大西洋海岸的半岛上,部分建筑延伸至海面。哈桑二世国王的建造理念来源于《古兰经》的一句经文:“真主的宝座是在水上”。这句经文激发了他将清真寺建在大西洋海岸上的想法,以体现信仰与自然的和谐。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建筑瑰宝。这座清真寺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摩洛哥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朝圣者前来瞻仰。
清真寺的内部是极致奢华与艺术的体现。主礼拜大厅宽敞宏伟。
雪松木天花板由精致的雕刻和手工装饰构成,彰显摩洛哥传统工艺的卓越。
大厅的巨大吊灯由威尼斯水晶制成,与四周装饰的复杂马赛克形成辉煌的对比。
清真寺的底层设有一个大型洗浴区,由75个石质喷泉组成,供信徒在礼拜前进行净身仪式。
这些喷泉设计成花形,与伊斯兰教对净化的重视相呼应。
哈桑二世清真寺占地面积达9公顷,主礼拜大厅可容纳2万5千名信徒,室外广场可容纳8万人,是非洲最大的清真寺。
清真寺的宣礼塔高达210米,是世界最高的宣礼塔。塔顶装有激光灯,夜晚时光束指向麦加,象征着对圣地的虔诚。
清真寺融合了摩洛哥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技术,展示了国家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工艺水平。清真寺配备了先进的可伸缩屋顶,可以在天气晴好时打开,让阳光洒入大殿。此外,建筑采用了地震防护设计和现代暖气系统,确保安全与舒适。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一座体现宗教信仰、文化传承与现代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杰作。它不仅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宗教场所,更是一座将摩洛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无论是作为穆斯林前来朝圣,还是作为游客感受建筑的震撼,这座清真寺都令人难以忘怀。
参观完哈桑二世清真寺,司机将我们带到大西洋岸边的一家知名餐厅Tropicana Terrasse吃午餐。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这块广告牌,这不是电影《卡萨布兰卡》吗?我们立刻兴奋起来。
《卡萨布兰卡》(也译为《北非谍影》)是好莱坞1942年拍摄的一部影片。它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牺牲的强大而永恒的故事。影片中的女主角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以她独特的气质、精湛的演技和真挚的荧幕魅力迷倒世人,使这部影片成为经典爱情片,并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浪漫和传奇色彩。
很多人都是通过《卡萨布兰卡》这部影片知道卡萨布兰卡的。老太当然也不例外。得知这次旅行从卡萨布兰卡开始,还悄悄地兴奋了一阵。
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卡萨布兰卡之所以在国际上广为人知,还要归功于卡萨布兰卡会议。
1943年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关键阶段,盟军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了一次高规格的战略会议,史称“卡萨布兰卡会议”(Casablanca Conference)。主要参与者有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自由法国领导人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和维希法国将领亨利·吉罗(Henri Giraud)。
卡萨布兰卡会议是二战中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会议,巩固了盟军的团结,同时对战争后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会议的召开让卡萨布兰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正是卡萨布兰卡会议和电影《卡萨布兰卡》让这座摩洛哥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声名远播。
司机又将我们带到这家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也译为瑞克咖啡馆),让我们下车拍照。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影片中的男主角就是这家咖啡馆的老板。
我们好奇,想进去看看还保持的电影中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可是没有预约,根本进不去。
在咖啡店的外墙上看到这个广告牌,上有庆祝咖啡馆开业20周年。
咦,不对呀!电影《卡萨布兰卡》是1942年拍摄的,但是这个咖啡馆2004年才开业,电影怎么会在这里拍呢?
后来在网上一查,老太大呼受骗上当。
原来电影《卡萨布兰卡》根本就没有在卡萨布兰卡拍摄。故事是虚构的,里克咖啡馆也是虚构的,只是选择了卡萨布兰卡作为影片故事的背景。因为当时卡萨布兰卡是法国的保护国,许多欧洲人来此躲避纳粹占领。
整个影片完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华纳兄弟制片厂(Warner Bros. Studios)完成。里克咖啡馆是专门为影片设计并建造的摄影棚中的内景。片中的场景虽然让人觉得充满摩洛哥风情,但实际是在好莱坞以假乱真,并没有到真实的卡萨布兰卡取景。
现在的里克咖啡馆是由一位原美国女外交官凯西·克里格(Kathy Kriger)在2004年创立。咖啡馆高度还原了电影中的里克咖啡馆风格,有拱门、彩色马赛克瓷砖、钢琴等元素,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中。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蹭电影《卡萨布兰卡》广泛影响的热度创建的咖啡馆,又因全球狂热粉丝捧场,成为卡萨布兰卡的热门打卡之地。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吃着评论不佳的食品,喝着高价的普通咖啡。女人们幻想着自己是英格丽·褒曼,男人们坐等梦中情人……而大部分游客可能只是为了打卡而来。
老太又想起了意大利的维罗纳(Verona),那因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而火爆的小城,只因莎翁将它作为虚构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它就有了朱丽叶故居和坟墓……
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人容易被忽悠?心甘情愿地往这些虚构的热门景点送银子?当然,这次老太也惭愧地是其中之一啦。唉!
其实,摩洛哥当地旅行社都不推荐卡萨布兰卡。我们的旅行社只安排大半天观光,也不在此住宿。因我们还要回到卡萨布兰卡乘飞机去突尼斯,我在策划时和旅行社老板商量能否回来时再安排半天游玩。老板当时虽然同意了,但在最后的行程中,他还是建议我们在马拉喀什(Marrakech)多玩一天,再直接到卡萨布兰卡机场就行了。这是后话。
卡萨布兰卡有一个老城,我们想到那里看看,可是司机说,卡萨布兰卡的老城很乱,也很不安全。我们去别的城市,一定要去老城参观。那些地方比卡萨布兰卡好得多。
卡萨布兰卡确实徒有虚名。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城市,有着所有大城市的弊病,交通堵塞,到处拥挤。可是,它没有《卡萨布兰卡》的浪漫,也没有英格丽·褒曼……
著名的美国旅行作家里克·史蒂夫斯(Rick Steves)是这样评价卡萨布兰卡的:很棒的电影,乏味的城市。
不过,哈桑二世清真寺还是值得一看的,尽管它不是一个古老的清真寺。
从卡萨布兰卡到拉巴特的路程约87公里,车程1小时左右。路上看到了很多过街天桥。吸引了老太的眼球。
这些过街天桥有不同的颜色,但都设计建造的美观大方,有的融入摩洛哥传统装饰元素,如马赛克瓷砖、拱门造型等,展现地方特色。这些天桥避免了为行人设置的红绿灯或减速带,保障高速公路的畅通。不由感叹摩洛哥的公路设置的高级和人性化。这比看那虚假的里克咖啡馆好多了。
看过一些摩洛哥游记,驴友们也都抱怨卡萨布兰卡令人失望。但是我知道,不管我们这些到此一游,幻想破灭的过客怎么说,您一定还是会去的。因为多年来卡萨布兰卡的忽悠已深入人心;因为它是《卡萨布兰卡》,是英格丽·褒曼的《卡萨布兰卡》……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图书馆主页网址:http://beinan.360doc.com || 摩洛哥突尼斯访古风情纪行02:卡萨布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