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寇群英录》 第三十八回 假议和奸阉受剐 败也先强虏北遁

话说李哲俊上前道︰“太师勿忧﹐不如让吾潜入皇宫﹐刺杀新皇﹐明廷必然大乱﹐太师乘乱进兵﹐必能大胜。”

喜宁道︰“李先生﹐刺杀皇帝并无大用﹐杀了一个皇帝﹐便有第二个皇帝登基。你杀得了几个?”

也先道︰“喜公公﹐为今之计﹐如何处之?”

喜宁道︰“现今大明朝廷﹐只有于谦才是国之长城﹐只要于谦一去﹐北京城便唾手可得。”

也先急问︰“喜公公有何良策?”

喜宁不慌不忙地道︰“大明能与太师相抗者﹐仅于谦一人而已。今于谦小胜﹐必然衿功伐能﹐志得意满。只要太师卑辞请和﹐邀于谦出城﹐然后伺机拿下。于谦被擒﹐群龙无首﹐朝中再也无人可与太师相抗﹐那时再率兵攻城﹐易如反掌矣。”

也先闻言大喜﹐道︰“喜公公此计大妙!”便令伯颜帖木儿﹐明日至大同城外喊话。

伯颜帖木儿领了也先将令﹐次日﹐只带五﹑六个亲随﹐至大同城下﹐令亲兵向城上喊话﹐言道︰“瓦剌太师体念上天好生之德﹐愿与大明议和﹐请大明朝廷委于谦﹑王直﹑胡濙三位大人为使者﹐到瓦剌大营商讨议和之事。”

其时石亨擢升为镇朔大将军﹐率师镇大同﹐于城楼上道︰“既欲议和﹐可派使者来见!”

伯颜帖木儿听得城上答允议和﹐便道︰“上覆于大人﹐明日便派使者入城拜见。”领着随从﹐返回大营﹐来见也先﹐备言明军愿意议和。

喜宁道︰“恭喜太师﹐此计已成一半了。”

也先道︰“好!喜公公﹐你便代本王写一封书信给于谦﹐明日派使者入城。只要诳得于谦等人出城﹐便是大功一件。”

喜宁得令﹐便即在也先帐中写下一封书﹐交也先过目﹐也先看毕﹐便教阿剌于枢密院中选一能言善辩的平章﹐名唤只尔斤﹐前去下书。

次日﹐只尔斤领了也先书信﹐带着十数随从﹐都乘快马﹐来到大同城下﹐高声道︰“瓦剌太师也先帐下使者只尔斤﹐有书上呈大明兵部尚书于谦于大人﹐请开城门!”

当值小校听得﹐慌忙报与石亨﹐石亨便教开城门﹐放只尔斤入城﹐随后便派亲兵护送只尔斤等到京城去见于谦。

于谦闻报﹐便令升堂﹐教瓦剌使者进见。

只尔斤躬身而进﹐道︰“瓦剌太师也先﹐有书信呈于大人钧鉴。”说完将书信双手高举过顶。衙差接了﹐交到于谦手上。于谦就堂上展信一看﹐道︰“只尔斤﹐敬顺王也先果有议和之意?”

只尔斤道︰“启禀大人﹐太师一向不欲与大明为敌﹐皆因瓦剌部众逼迫﹐不得已而为之。今我军新败﹐各部首领始有悔意﹐故太师审时度势﹐命小的前来下书﹐愿与大明议和。”

“很好!既敬顺王有此善意﹐我大明天子亦非穷兵黩武之人。此事尚须奏请当今皇上圣裁。你且在驿馆暂住一日﹐明日便可答复于你。”

只尔斤道︰“小的静候大人佳音。”

于谦道︰“只尔斤﹐上皇现今如何?”

只尔斤道︰“大人请放心﹐太师对皇帝优礼有加﹐十分敬重﹐每日好酒好肉侍候着﹐还拨派十名婢女照顾皇帝起居﹐只要和议一成﹐便可礼送回朝。”

于谦道︰“好!来人呀!送使者至驿馆休息!”便有主事领了只尔斤至驿馆不题。

于谦便教备轿﹐直至紫禁城﹐到养心殿来见景泰帝。

于谦叩拜毕﹐景泰帝道︰“爱卿平身。有何事上奏?”

于谦道︰“启奏陛下﹐也先派使者前来下书﹐说愿与我大明议和。邀臣及王直﹑胡濙两位大人至其大营商议﹐此事臣不敢自专﹐还请陛下圣裁。”

景泰帝道︰“那也先狼子野心﹐反复小人﹐如何信得过他?如若卿等深入虎穴﹐一言不合﹐也先将卿等扣下﹐岂非自投罗网?如此一来﹐则朕失臂膀矣。”

于谦道︰“皇上英明﹐臣亦有此等顾虑。”

景泰帝道︰“若也先诚心议和﹐就请至城中﹐卿等万勿前往彼方。”

“是﹐臣遵旨!”

“于卿﹐也先突然求和﹐其中必定有诈﹐不可不防。”

“陛下﹐臣自当小心在意﹐不让彼有机可乘。”

“好!议和成也不成﹐朕并不放在心上。我大明国富民强﹐难道还赢不得瓦剌?只是通过议和﹐可一窥也先虚实。”

“是﹐臣且先虚与委蛇﹐先探清其意图﹐再向皇上详细奏述。”

次日﹐于谦召只尔斤到衙﹐道︰“只尔斤﹐敬顺王邀本官出城议和﹐昨已向皇上奏请过了﹐皇上因朝廷事务繁多﹐片刻不能离开我等﹐因此﹐不准我等出城。皇上有言﹐如若敬顺王果真有意和议﹐便可亲来城中﹐又或派亲信重臣前来﹐于宣府城下商谈﹐本官欢迎之至。”

只尔斤道︰“如此﹐小的只好回去向太师禀告了。”

于谦道︰“好﹐此处有本官一封亲笔书信﹐你可带回去给敬顺王。本官静待回复。”

只尔斤领了回书﹐于谦便派西门﹑南宫﹑东方三老护送出境。只尔斤星夜返回也先大营﹐将于谦书信交与也先。也先看罢书信﹐向伯颜帖木儿问道︰“于谦回书﹐答允和议﹐只是不肯来我处商谈。如之奈何?”

伯颜帖木儿取于谦回书看了一回﹐道︰“太师﹐于谦回书﹐言辞甚为客气﹐不象有假。虽然不能诳其出城﹐也可先派人去探其口风﹐再作计议。”

也先道︰“只是派谁去好呢?”

伯颜帖木儿道︰“不如将朱祁镇召来﹐先向他打探一下大明朝中人事﹐如何?”

也先道︰“最好!”便命人去请英宗前来。

英宗听得也先有请﹐甚觉紧张﹐随英宗被俘的锦衣卫指挥使袁彬﹑哈铭二人道︰“陛下不必惊慌﹐也先欲害陛下﹐早已下手。陛下只管前往﹐有我二人在﹐也先休想羞辱陛下。”

英宗只得随也先亲兵来至也先大帐。也先见英宗来至﹐出帐相迎﹐执礼甚恭。也先请英宗尊位坐了﹐开口道︰“陛下﹐两国交战多日﹐实是误会﹐今小王欲与大明和议﹐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英宗冷冷地道︰“也先﹐和与不和﹐皆由你一意所决。朕今已退位﹐不谈国事。”

也先碰了个硬钉子﹐却不恼怒﹐皮笑肉不笑地道︰“虽说陛下今已不掌国﹐然而﹐大明朝中诸臣﹐陛下仍甚为熟稔。今小王欲派使者前往﹐不知陛下有无口信﹐要带与当今皇上?”

英宗一听﹐沉吟片刻﹐脸色稍霁﹐道︰“闻说现今由于谦总督军务﹐皇弟倚为长城。敬顺王如若和议﹐必先征得于大人同意才可行。”

也先道︰“好教陛下得知﹐于大人已然回信﹐同意商谈。”

英宗道︰“于大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言语上稍有差池﹐和议难成。”

也先道︰“对对对﹐因此上﹐小王也正为这使者人选烦恼。”

英宗故作沉思﹐道︰“若说这使者嘛﹐喜宁便是最好人选。喜公公熟知宫中人事﹐朝中大臣莫不相熟。加之喜公公善于观言察色﹐揣度人意﹐如若由他去谈﹐虽未必成功﹐却不致于不欢而散。”

喜宁在也先身旁﹐听得英宗如此夸赞自己﹐心花怒放﹐喜不自胜。却听袁彬﹑哈铭二人也道︰“皇上圣明﹐喜公公能言喜辩﹐刚柔并济﹐乃上佳人选。”

也先望向阿剌﹑赛刊王等人﹐俱都点头称善。于是也先道︰“喜公公﹐陛下既一力推举你为使﹐你可愿去?”

喜宁道︰“愿效犬马之劳!”

也先便令伯颜帖木儿书写和议条款﹐索要粮草若干﹑金帛若干﹐割大同以北千里土地以作英宗赎身之资等等。

英宗又道︰“朕有一请求﹐请敬顺王应允。”

也先此时心情甚好﹐便道︰“陛下有何事﹐但请示下。”

英宗道︰“朕淹留瓦剌日久﹐衣衫鞋帽皆已破旧﹐朕欲遣一小卒与喜公公同行﹐一来代朕向皇太后请安﹐二来就请太后将朕日常衣物带来;三者﹐亦可随侍喜公公起居。不知敬顺王应允与否?”

也先道︰“这等小事﹐小王无有不允之理。”

商议已定﹐也先命喜宁速作准备。又命伯颜帖木儿代己亲送英宗回至下处。

英宗待伯颜帖木儿一走﹐便唤士卒高磐前来﹐教袁彬﹑哈铭门外把风。

英宗草草写了一封书信﹐命高磐将之缝在裤子夹层﹐道︰“高磐﹐朕今令尔随喜宁回朝﹐你须如此如此行事﹐小心在意﹐勿负朕望。”

高磐叩头道︰“皇上放心﹐微臣定当不辱使命。”

次日﹐喜宁领着两个平章﹐二﹑三十个随从﹐从大营出发﹐往宣府而来。高磐一路跟随喜宁﹐寸步不离。

喜宁此时扬扬得意﹐志得而意满﹐以英宗及也先双料使臣自居﹐带着人马来到宣府城下﹐示意高磐喊话。

高磐走近城下﹐高声道︰“城上听了﹐瓦剌和议使臣前来商谈﹐请城上开门。”

守将都指挥同知杨能上城楼一看﹐果然是瓦剌旗号﹐便教开城门﹐放下吊桥﹐领着五百士卒至城外﹐就平地之处搭起凉棚﹐安排桌椅﹐请喜宁坐了。

杨能见礼罢﹐问道︰“贵使前来﹐不知可有敬顺王书信?”

喜宁道︰“杨将军﹐本使现今乃是代表上皇及也先太师﹐你好生听着﹐速派精细之人回京﹐请于谦于大人前来与咱家面议。”说着将也先书信递给杨能。杨能接了﹐道︰“这不须公公提醒﹐本将军自理会得。此处至京城快则一日﹐多则二日。如若公公赏脸﹐便请至城中安歇﹐以待于大人前来。”

喜宁道︰“不必了。咱家就在这城外宿营﹐等待于大人前来。”

杨能道︰“如此﹐则辛苦公公了。”便教随从取出酒浆﹑肉食﹐款待喜宁等人。

酒至半酣﹐高磐突然一跃而起﹐拦腰将喜宁一抱﹐将他压在地上﹐高声大叫道︰“太上皇有旨﹐着速擒下奸贼喜宁!”

杨能大吃一惊﹐喝令众军上前﹐将喜宁等人一举拿下﹐都捆缚了﹐解至城中来。杨能升堂﹐问道︰“高磐﹐太上皇圣旨何在?”

高磐便向杨能借匕首一柄﹐挑开裤子﹐从夹层中取出英宗书信﹐呈与杨能。

杨能看罢英宗手书﹐咬牙切齿﹐拍案道︰“喜宁﹐你这个奸贼!不得好死!”

喜宁大叫道︰“杨将军﹐本使乃瓦剌太师也先亲封﹐你敢对咱家无礼?”

杨能嘿嘿冷笑道︰“对你这奸贼﹐便无礼你待如何?”转头喝道︰“左右﹐与我将此贼用一百斤重枷枷了﹐打入囚车。”

左右应了﹐将喜宁拖将下去。

杨能又唤副将张远﹐教他亲领一千铁甲﹐星夜将喜宁押赴京师﹐交于大人处置。

张远不敢怠慢﹐领了关防文书﹐带了高磐﹐点起一千铁甲军士﹐押着喜宁﹐便往京师来。路上不敢稍停﹐不一日﹐早到京师。张远自与高磐至兵部投书﹐于谦一听喜宁押至﹐大喜﹐教张远暂歇﹐却带着高磐进宫参见景泰帝。

于谦﹑高磐行过君臣之礼﹐景泰帝道︰“平身!于卿﹐有何事如此着急见朕?”

于谦道︰“启奏陛下﹐此乃上皇身边亲兵高磐﹐受上皇之命﹐假意随也先和议使者喜宁前来商谈﹐于宣府城下冒死将喜宁擒下﹐并亲送上皇手书一封前来。”

“书信何在?”

于谦将英宗书信呈上﹐景泰帝就龙案上御览毕﹐景泰帝大怒﹐道︰“上皇信中言道﹐喜宁这恶贼﹐认贼作父﹐为虎作伥﹐专一替也先出奸谋献毒计。高磐﹐你说说﹐喜宁都还有何劣迹?”

高磐跪下奏道︰“上皇刚一被俘﹐喜宁这奸贼便即降顺了也先﹐专一帮着也先出些折磨羞辱上皇的鬼主意。”高磐将喜宁恶行﹐一桩桩一件件尽情诉说。恨得景泰帝﹑于谦君臣咬碎钢牙﹐气愤填膺。

听罢高磐一番话﹐景泰帝道︰“传旨!立即将喜宁这个奸阉﹐身送东市﹐凌迟处死!于谦﹐你亲往监刑!”

于谦道︰“臣领旨!”急辞皇帝出宫﹐回至兵部﹐教牵出喜宁﹐囚车载了﹐送至东市﹐判剐三千余刀﹐将喜宁凌迟处死。

喜宁既死﹐大快人心!于谦便教张远领兵速回宣府﹐令杨能将其余瓦剌随从都放了。复书一封道︰瓦剌议和条款实为痴心妄想﹐并无和议之诚意。和议使臣乃大明叛徒﹐实乃对我大明君臣之侮辱。今已将喜宁伏法﹐其众遣返云云。

也先看罢于谦回书﹐大怒﹐尽起二十万大军﹐ 直至大同城下﹐令赛刊王前去煽战。城上石亨见了﹐坚守不出﹐任由赛刊王百般辱骂。

一连数日﹐赛刊王无计可施﹐意欲强攻﹐又被城上强弓硬弩射将回来。至第五日上﹐大同城门大开﹐石亨领兵出城﹐两阵对圆﹐各各弓箭射住阵脚。只见石亨出马道︰“瓦剌兵将听了﹐大明兵部尚书﹑总督军务于大人﹐有话传与也先知晓︰瓦剌侵我疆土﹑掳我天子﹐屠我百姓﹐实乃天怒人怨!今我勤王之师云集﹐克日便至大同﹐誓与尔决一死战!”

赛刊王听罢﹐速令上禀也先﹐也先便亲来阵前﹐对石亨道︰“如欲决战﹐有何不敢?”

石亨道︰“后日此时﹐你且退二十里﹐摆下阵势﹐我自领军来打阵。”

也先道︰“好!大丈夫一言既出。”

石亨回道︰“驷马难追!”

也先便领军回营﹐准备大战。

石亨回至城中﹐急至总兵府里﹐只见正堂之上﹐端正坐着于谦﹐两旁战将齐列﹐却是乘云﹑禤而立﹑武兴﹑范广﹑毛福寿﹑高礼﹑郭登﹑王敬﹑刘安﹑朱瑛﹑朱谦﹑纪广﹑刘聚﹑顾兴祖﹑李端﹑刘得新﹑汤芦等将﹐众将之后便是护国盟中的魏虎臣﹑弓弦﹑时不与﹑归无极﹑杨展﹑白先等人。虚相﹑翠微二位长老则坐于一旁。

原来石亨早己将也先煽战一事上报于谦﹐于谦便上奏皇帝﹐借乘云﹑禤而立阵前听用﹐拟与也先决战。景泰帝准奏﹐于谦便星夜提兵五十万﹐悄悄进至大同。然后令石亨出城与也先约定决战。

石亨向于谦禀道︰“启禀主帅﹐也先已应允后日决战。”

于谦道︰“好!既也先应允﹐后日便与之决战!此战如何打法﹐各位将军有何妙策?”

石亨道︰“请主帅令末将为先锋﹐末将率一万精兵为主帅开路。”

武兴道︰“不若先占了那开阔之处﹐列成阵势﹐待也先前来﹐再作定守。”

朱瑛道︰“也先不过二十万人马﹐今我大明兵马五十万﹐我等只要全军而出﹐一举将之包围﹐必可全歼也先。”

于谦摇头道︰“也先虽则只有二十万人马﹐却是久经战阵﹐擅长马战﹐不可轻视。”

乘云出班﹐道︰“大人﹐末将有一计﹐定可歼也先于大同城外﹐逐之归于大漠。”

于谦道︰“哦?快快请说。”

乘云道︰“后日﹐可请石将军率五万兵马去那开阔之处摆下阵势﹐单等也先来战。然后于大同城外十里处﹐左右各伏一支兵马。待石将军与也先交战﹐诈败而退﹐将也先引至埋伏处﹐伏兵齐出﹐两下兜截﹐石将军再回马冲杀。再派两支兵马﹐明日预早出城﹐远远迂回至也先身后﹐待也先兵败退却之时﹐突然杀出﹐截其归路﹐如此﹐也先二十万大军﹐便成瓮中之鳖矣。”

于谦及众将听罢﹐无不称善﹐石亨道︰“龙将军﹐果然是年少出英雄。如此计策﹐便是诸葛再生﹐也不过如此。”

于谦道︰“好!众将听令!石亨﹑郭登!”

“末将在!” 石亨﹑郭登应道。

“令石亨率精兵五万﹐郭登为副﹐后日平明﹐去二十里外摆下阵势﹐许败不许胜。”

“末将遵命!”

“武兴﹐领二万兵马为右路﹐刘安副之。范广领二万兵马为左路﹐顾兴祖副之﹐明日悄悄出城﹐绕至也先身后﹐待这边交战﹐便先夺了也先大营﹐见到也先败退﹐便即截杀。”

“末将遵命。”武兴﹑刘安﹑范广﹑顾兴祖齐道。

“朱谦﹑纪广﹐你二人领三万兵马于左边埋伏。”

“末将遵命。”朱谦﹑纪广齐道。

“龙乘云﹑禤而立﹐你二人领兵三万﹐及护国盟众义士﹐于右边埋伏。”

乘云﹑禤而立﹑魏虎臣﹑弓弦﹑时不与﹑归无极﹑杨展﹑白先等人道︰“谨遵将令。”

“其余将佐﹐随本官为援。”

众将各各得令﹐自去准备。乘云﹑禤而立回至下处﹐却见原野草正在屋中教采薇岐黄之术。采薇看见他回来﹐便道︰“哥﹐师父在教我针灸之术哩。”

乘云道︰“好好!薇儿快成神医了。”

禤而立道︰“贤弟﹐我看薇儿比你聪明百倍了。”

采薇道︰“立哥哥﹐你们俩都聪明﹐只是不用在医术上。”

乘云呵呵笑道︰“立兄﹐你看﹐薇儿夸我们哩。”

采薇道︰“你们快歇着﹐薇儿给你们泡茶去。师父一定有话要问你们哩。”说完就跑开了。

原野草道︰“怎样?于大人肯采纳你的计策否?”

禤而立道︰“盟主﹐您真是神机妙算﹐您这计策﹐于大人拍案叫绝﹐怎会不采纳?”

乘云道︰“众将军无不称妙﹐说徒儿乃诸葛再世哩。徒儿都不好意思逊谢。”

原野草道︰“好好﹐只要能杀败也先﹐你便做一回诸葛也无妨。”

采薇端了一个茶托回来﹐替三人斟了茶﹐道︰“师父请喝茶。哥﹑立哥哥请喝茶。”说完便托了腮﹐静静地望着原野草三人说话。

原野草道︰“立小哥。我已托慈莲师太﹐依着你的兵器﹐赶制了二百把环首刀﹐二百件钓镶﹐你且去慈莲师太处看看﹐将兵器都发给大伙﹐再让大伙演练你那刀阵。”

原来原野草见禤而立环首刀及钓镶利于战阵﹐因此深究前人环首刀及钓镶之法﹐让禤而立一有空暇便训练锐锋营中兄弟﹐此时大战在即﹐正好大展身手。

禤而立便即起身﹐往慈莲师太处查看兵器。

乘云望着采薇﹐道︰“薇儿﹐天天跟着师父读那佶屈聱牙的医书﹐不觉闷吗?”

采薇道︰“不闷呀。薇儿觉着挺好玩的。”

原野草道︰“乘云﹐真个难为这孩子了。这么难懂的书﹐只这半年功夫﹐就读了好几册了。”

乘云道︰“难为师父了。徒儿代薇儿爹娘谢过师父。”

原野草道︰“乘云﹐为师哪来的难为?有你师娘在哩。”

采薇道︰“哥﹐师娘对我可好了!天天做好吃的给我吃。还给我做了好多新衣裳。”

乘云道︰“师娘呀﹐做的都好吃。不过呀﹐还有一位何师娘﹐她做的菜最好吃!”

“真的?”

“真!你看﹐哥一说起来﹐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却好柳絮﹑竺芝二人走出来﹐接口道︰“薇儿﹐你哥说的是真的﹐我们都喜欢吃你何师娘做的菜。”

“师父﹐薇儿什么时候能吃上何师娘做的菜?”采薇望着原野草道。

原野草道︰“快了﹐等打败了也先﹐咱们就回山去。那时﹐你天天都能吃上何师娘做的菜了。”

采薇道︰“哥﹐你快点将那也先打败﹐咱好回山去。”

“呵呵!好好!”

“阿弥陀佛!”只听门外一声佛号﹐乘云向门口一望﹐只见少林掌门虚相﹐领着了真进来﹐向原野草等人合什问讯。

原野草抱拳还礼﹐便招呼道︰“掌门﹑了真大师﹐快快请坐。夫人﹐快快看茶。”

采薇道︰“师父﹐薇儿去给大师端茶。”说着跟了柳絮﹑竺芝去了。

虚相﹑了真落座﹐原野草道︰“了真大师﹐一别二十载了﹐不知大师一向可好?”

了真道︰“草先生还是草先生﹐贫僧却非贫僧了。自恩师收列门墙﹐贫僧便随师父山岩为寺﹐参研佛理﹐不理世事。”

原野草道︰“令师乃当世高人﹐在下二十多年前曾与令师有一面之缘﹐多受教悔﹐得益良多。”

了真道︰“家师亦曾与贫僧说起过草先生﹐尽是溢美之词。”

原野草道︰“这次得大师相助﹐一举扭转颓势﹐实乃大师之力也。”

了真道︰“草先生过奖了。本次出山﹐乃奉家师之命而来﹐本欲将那格日乐图擒下﹐令其皈依我佛﹐怎知他顽冥不化﹐竟然自刎身亡。此事已了﹐贫僧亦要回山上覆师尊。今特来向先生告辞。”

原野草道︰“大师﹐后日便与也先决战﹐不妨等事成之后﹐再回山不迟?”

了真道︰“师父临行时嘱咐﹐不可杀生。因此﹐贫僧留此﹐并无用处。”

“既然如此﹐大师请多留一日﹐待在下备办筳席﹐给大师送行。”

“草先生﹐送即不送﹐不送即送。出家人并不在意迎来送往。”

“哈哈哈﹐大师说的是﹐在下着相了。如此﹐请大师喝了这杯香茗﹐就此拜别﹐待此间事了﹐在下便往宝山﹐拜谒令师。”

了真接过茶杯﹐将茶喝了﹐道︰“阿弥陀佛!有缘便得相见﹐贫僧于山前专望先生到访。”说完双手合什﹐转身出门﹐虚相相陪着﹐直送出城外﹐方始回来。

柳絮与竺芝望着了真去了﹐柳絮不觉对竺芝感叹道︰“世事真个往往出人意表。”

竺芝道︰“妹妹说的是﹐谁能想到这个昔日大魔头﹐今日变得如此一心向佛﹐一身正气。”

原野草道︰“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善为恶﹐便在一念之间。金巨灵有此结局﹐真是可喜可贺。”

柳絮﹑竺芝免不了又感叹一番。

又早到了夏六月﹐天气炎热﹐万木俱荣。平明时分﹐石亨﹑郭登率五万人马出城﹐至城外二十里开阔处﹐布下阵势﹐只等瓦剌前来决战。

未几﹐只听得号角连响﹐赛刊王领着三万精兵作前锋﹐伯颜帖木儿﹑阿剌各领五万兵马为左右翼﹐也先领七万兵马为后应﹐进至石亨阵前一箭之地﹐列成阵势。弓箭手各以弓箭射住阵脚。赛刊王出马﹐扬鞭高叫道︰“请对面主将说话。”

石亨拍马出阵﹐道︰“鞑子听了﹐今日决战﹐你那阵中可有不怕死的来与吾死战?”

赛刊王道︰“有何不敢?”便欲亲战。副将兀胡奴台道︰“主将不可轻出﹐待末将先擒下这个蛮子。”拍马挺枪﹐抢出阵前。

石亨正要迎战﹐却听得脑后銮铃响处﹐一将飞马而出﹐大叫道︰“鞑子休得猖狂﹐大将郭登来也!”

只见郭登挺丈八长枪﹐来战兀胡奴台﹐双枪并举﹐各展神威﹐二人斗三十合﹐不分胜负。郭登抖擞精神﹐要逞神威﹐把一条枪使得出神入化。眼看兀胡奴台渐次抵挡不住﹐赛刊王拍马出阵﹐大叫道︰“兀胡奴台﹐你且少歇﹐得我来斩此蛮子!”

那边石亨见赛刊王出战﹐也拍马来迎﹐叫道︰“郭将军请回﹐待石某来会他。”飞马接住赛刊王﹐一场好战﹐但见八只马蹄翻飞﹐两柄大刀闪寒光﹐刀去处惊天地﹐刀来时泣鬼神﹐寒光射北斗﹐杀气蔽日月。

二将于阵前一来一回﹐斗五十合不分胜负。斗至分际﹐石亨佯装不敌﹐卖个破绽﹐回马便走。赛刊王不知是计﹐麾军冲杀过去。也先在后﹐大驱士卒前进。

石亨与郭登且战且退﹐赛刊王﹑伯颜帖木儿﹑阿剌三路大进﹐追杀明军。突然一声炮响﹐四下金鼓齐呜﹐两边杀出两路明军。左边是朱谦﹑纪广﹐右边是乘云﹑禤而立﹐将瓦剌兵马拦腰一截。石亨﹑郭登回马杀来﹐瓦剌大军﹐登时大乱。

乘云一骑当先﹐杀入敌阵﹐正遇平章毕切赤﹐交马只一合﹐被乘云大喝一声﹐斩于马下。瓦剌士卒大吃一惊﹐纷纷逃避。

禤而立与一众护国盟兄弟﹐随后涌至﹐各展身手﹐奋勇冲杀。

也先在后正催军马大进﹐闻报吃了一惊﹐慌道︰“中计了!快退。”令中军吹起号角﹐令众军急退。

明军见瓦剌兵马溃退﹐大举掩杀过来。也先退至大营﹐抬头看时﹐营中尽是明军旗号﹐原来己被武兴﹐刘安﹑范广﹑顾兴祖夺了大营﹐将守营兵将尽数杀了﹐不曾走漏一个﹐因此也先不曾接得消息。

也先大惊﹐正没理会处﹐被武兴﹐刘安﹑范广﹑顾兴祖两路驱兵掩杀过来。后面明军如赶羊一般﹐将瓦剌士卒往前赶杀。两下夹击﹐瓦剌兵马死伤过半。

也先在众将﹑亲随保护下﹐斜刺里狼奔豕突而走。比及得脱﹐收聚残兵﹐只剩得六﹑七万人马﹐却喜赛刊王﹑阿剌知院﹑伯颜帖木儿等将皆逃得性命。于是不敢停留﹐领着残兵败将﹐急急退入瓦剌本境。于谦便教石亨﹑武兴﹑范广﹑乘云各领兵马﹐分四路﹐乘胜追杀二百里方回。

自此﹐也先再无力南窥﹐龟缩于也失八秃儿﹐不敢再南侵半步。

于谦便整顿军马﹐分兵守山西﹑宁夏﹑甘肃﹐并加固大同﹑宣府﹑雁门关﹑居庸关﹑紫荆关﹑八达岭等城防。

自正统秋八月土木之变﹐京城被围﹐将近十个月﹐以明军大胜而告终。京中军民闻报﹐奔走相告。

景泰帝大开朝会﹐封赏有功将士﹐又给散钱银﹐抚恤阵亡将士﹐郊祭﹐祀宗庙﹐大赦天下。

景泰帝退朝﹐召乘云于养心殿中﹐道︰“乘云。”

“臣在。”

“可记得当日王半瞎谶语?”

“记得﹐现今其言全皆应验﹐果然灵验无比。”

“嗯﹐这谶语最后一句﹐廓清狼烟﹐上皇必然要复归了。却是如何处之?”

“皇上﹐迎回上皇﹐乃朝廷之首要事务﹐不然﹐任由上皇流落瓦剌﹐便是我大明之耻。”

“朕何尝不知?只是﹐上皇既回﹐朕……朕……岂非要退位?”

“皇上大可不必担心。当日有孙太后懿旨﹐众臣拥戴;今皇上杀退强敌﹐救大明于水火之中﹐使国祚不至断续。有大功于社稷﹑宗庙。皇位已固﹐即便上皇归来﹐亦无能为也。”

 “言之有理。乘云﹐那护国盟勤王有功﹐朕已下旨给予赏赐。今大敌已去﹐依你之见﹐如何安置之?”

乘云道︰“皇上﹐护国盟中﹐尽是义士﹐并无企望朝廷赏赐封官。虚相﹑翠微二长老已向臣表示﹐事毕之后﹐便各回原址﹐不复于京中逗留。”

景泰帝听罢﹐大悦道︰“好!果然是义士!你就代朕往盟中宣谕﹐再到户部多取银子﹐赐与有功人等。”

“是!臣领旨﹐并代护国盟上下谢恩!”

乘云领了圣旨﹐带上魏彪﹑秋实﹑巫天阙﹑巫为霜几个年青人﹐以及慈莲师太﹐至户部领取赏赐等物﹐回到扬威侯府﹐都交与师父处置。

原野草便聚七长老商议道︰“今也先败退﹐京师解围﹐本盟人数众多﹐若再留京师﹐恐招朝廷猜忌。因此﹐本盟宜早早撤离京师为妙。”

虚相道︰“本盟以护国为宗旨﹐今战事已了﹐便可各回原处﹐安居乐业可也。”

翠微等六人俱各点头称是。原野草却道︰“虚相掌门之议﹐乃大伙一心向往之事。然而﹐那炎夏帮渠首是谁﹐尚未知晓﹐其在京中势力虽遭重创﹐但其根本尚未动摇。在下所虑者﹐炎夏帮经本盟严重打击﹐日后必然报复。”

关节达道︰“盟主所虑极是﹐一旦我等各回原处﹐炎夏帮来个各个击破﹐以其实力﹐我等无人可以抵抗﹐必死无葬身之地矣。”

翠微听得耸然动容﹐宣声佛号道︰“无量寿佛!关长老之言﹐实乃醍醐灌顶﹐一言惊醒梦中人。”

麹三剑道︰“盟主既有此虑﹐如何处之?”

原野草道︰“自无相寺一役及城中清剿之后﹐炎夏帮在京中势力料己清除﹐自可放心。只是其帮主是谁﹐无人知晓﹐还须彻查。如其匿而不出﹐则实在是无可奈何。”

郁天舒道︰“盟主﹐当年俺在黑煞卧底﹐黑道中的规矩﹐还是略知一二﹐不如就请秋长老相助﹐细细侦查其踪迹﹐一但得其剿穴﹐便即通知盟主﹐率大队围剿可也。”说完望向秋中明。秋中明点头﹐表示愿意相助。

原野草道︰“这样吧﹐我等过两日便大张旗鼓地撤离京城﹐暂回白虎寨歇息﹐却暗中留下数人﹐以观动静。再命乘云将天安楼开张营业﹐以作眼线。天舒﹑秋长老便即展开侦查﹐一但有消息﹐便即送至天安楼。”

慈莲师太道︰“贫尼同意盟主之议。”

其余各人﹐再无新议﹐于是各各准备回西北白虎堂。

原野草又召乘云至房中﹐道︰“乘云﹐本盟过两日便离开京师回西北去了。你在京中﹐有数事为师要吩咐于你。”

“师父示下。”

“其一﹐你在皇上身边﹐好生小心在意﹐如有机会﹐就请皇上放玄灵出宫﹐速回师门。如若皇上不准﹐你便让玄灵诈病﹐言道须回师门医治﹐方可无碍。”

“是﹐徒儿记下了。”

“其二﹐我请麹长老留下﹐重开天安楼﹐你有事便与麹长老相商。再有﹐你利用现今北镇抚司镇抚使之身份﹐暗查那炎夏帮踪迹﹐务要将之连根拔除而后已。为师令秋实﹑魏彪﹑弓玄﹑杨展等人留下助你﹐你将他们都安排于锦衣卫中供职。再会同禤而立﹑不隐﹐暗中行事。”

“是﹐徒儿照办。”

“其三﹐你可于方便之时﹐提醒皇上﹐将上皇接回京中。”

“是﹐徒儿自当时时提醒皇上。”

“乘云﹐伴君如伴虎﹐千万不可留恋富贵。合适之时﹐你便向皇上请辞﹐回晒甲山罢。”

“是﹐师父放心﹐徒儿一俟事了﹐便即辞官﹐回山侍候您老人家。”

“乘云﹐那日你去也先大营救王显忠﹐听得那金面人曾道后悔当初没有杀了你﹐反而助你疗伤?”

“师父﹐那金面人确曾这般说来﹐当时徒儿并无在意﹐现在师父再提﹐确实奇怪。”

“如此说来﹐那金面人必然与你曾经相识﹐而且相助过你。”

“徒儿只有一次受伤﹐就是与那李哲俊相斗﹐中了他毒剑……后来去到甘家庄……”乘云突然惊道︰“师父﹐难道是他?”

正是︰旧事不堪再回首﹐江湖又见龙虎斗﹐毕竟乘云想起谁来﹐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篇文章:《御寇群英录》 第三十七回 除叛徒乘云佯中毒 复失地众侠显身手
下一篇文章:《御寇群英录》 第三十九回 深入漠北大侠猎头狼 只身探囚文垚责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