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贤的《中国知青梦》,更是以纪实的描写,将“知青一代人”曾经的梦想,撕扯的鲜血淋漓……
从此,我决不再碰“知青文学”,因为我曾从那个岁月走过,那段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一道长不好的“伤疤”,揭开一次血流如注,是在心里。
网上看到子蕴的《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由台湾出版又由外转内,光看这书名就有种傻傻自恋的,甚至还有点满心欢喜。起码冲这书名,不至于有太多撕心虐肺的凄惨。毕竟也在兵团战天斗地过,上周当当网购得一本,本着能看则看,不能看一边去。没想一个周末竟已看完。虽免不了也有泪湿的当口,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质朴的,满是生活气息的,充满温情底色的中国式“人间故事”。叙事手法虽絮絮叨叨,从家庭、从上小学起,一大家子的事,直写到当下。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命运及悲欢离合已跃然纸上。甚至我都觉得,知青生活并非本书的主弦律,它就是一部家庭的命运史,只不过主人翁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兵团团场,家庭的命运终跳不出那时代的络印。
本书令我赞叹的是,本是一出悲情的历史故事,却让你感受到那真实的暧暧人间。
子蕴的叙事方式有点“絮絮叨叨”,但正是一件件小事的叙叨中,那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一幕幕写实的情景,鲜活于纸面,铭刻于心怀。她的记忆力使我望尘末及。父女温情在春节周六爷家拜完年回家路上“我”大嚼周六奶奶送的糖果那看似责怪的“好虚伪”,从外地回京直奔女十二中看“我”做操的对话场景;而哥哥三赴场团看望“我”和弟弟留下的诗句和泪水;听说“我”也要下乡弟弟专程从北大荒前来劝阻的场景,不胜凄凉,又满是温情。至于和母亲和姐姐,还有小姨之间的那种亲人情怀,并非体现于刻意的描画,却只从一件羽绒服的记挂这样简单的叙事中,一览无余。这种亲人之间的牵挂与温情,胜出了所有因命运而带来的种种不幸。
子蕴的学生时代是令绝大多数同龄人羡慕的。毕竟是在北京,布谷鸟合唱团也好,女十二中也好,并非平常城市孩子所能企及的,因而才情突显情理之中。子蕴十年北大荒只7个月的连队生活。确只是命中的福份。而在颠沛与坎坷中所遇真爱,并拥有一个幸福家庭,更是一种上上之福。至于对一个个同学,一位位同事的记挂,以及对所帮助关心过自己那些人的感念,更增添了一种沧桑过后的生命质感,那份从容与无悔,令人感佩。
我曾有过兵团生活的7年经历。距家遥远的那种心灵守望,那种面对从无体验超体力劳作的无耐与无助,枯燥粗俗对斯文腼腆的恶意欺凌,美好愿景与现实割裂的巨大反差,小小年纪就不得不面对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挤压甚至是迫害。你无路可走,更无路可逃!
文化大革命以及上山下乡运动,对我们整个民族都是一场浩劫!在这场浩劫中,每一个家庭终无法幸免。那1800万曾怀揣梦想的青春儿女,如子蕴者已是幸运,而他们大多数生活并不如意,有80万仍扎根在农村,有上百万在城市再分配后,踏入了下岗待业的序列!
我赞同子蕴的观点:对上山下乡决不歌颂,它注定是我们一代人的命运劫难!所以“岁月不如歌”。
子蕴所叙说的如烟往事,其实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一般。父亲经“反右”之后的胆小怕事,面对红卫兵将来抄家的退缩和自保; “我”扪心自问,在北大荒十年,“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努力付出”的那份自慰。那份命运弄人的无助凄凉,终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心结”。这样的往事真得就能如烟尘般,从我们的心里挥撒而去?改革开放36年,我们虽然日子看似好过,但造神的功能还在,那虚枉的说教与运动仍如影随行,也许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我们的往事无法成烟,因为我们的历史决不能再在下一代重演。
“命运无法改变,诗心永向美好!”这或终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归宿!
雨林 (2014-11-20 01:58:36) |
子蕴姐好。冬天来了, 多保重。 今天在新浪还读到你朋友陆幸生先生怀念高仓健的文章。写得真好。 |
子蕴 (2014-11-22 10:03:46) |
你也保重啊。陆的文章我没看到啊?马上去看。为了不耽误你们的宝贵时间,我试试关了评论吧。衷心感谢、祝福海外文轩的朋友们,我们心中有彼比就什么都有了,再会! |
子蕴 (2014-11-22 10:10:48) |
在哪里关评?怎么没找见? |
鐡手 (2014-11-23 05:53:51) |
我赞同子蕴的观点:对上山下乡决不歌颂,它注定是我们一代人的命运劫难!所以“岁月不如歌”。——我也赞同对知识青年上同下乡运动“岁月不如歌”的看法。 |
鐡手 (2014-11-23 05:54:32) |
子蕴为什么要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