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涩时光 六十七 乡村生活

半涩时光

 

 

                                                                 六十七

                                                     乡村生活

 

 

         方桐带着对童年稀疏的回忆走上灌溉渠的高堤,如果顺堤向东就可以直接回家了,而不必原路返回,平原地区这一点的确好,如果没有水,那么哪儿都能徒步通过,不像山区,如果没有台阶就很难行走。但方桐站在这没有动,这里有个涵洞,灌溉渠里的水从涵洞东西过人在涵洞上南北通行。这个涵洞其实就是两个水泥桶,上面压实了土就成了最简陋的桥,但很实用,成本也低。方桐站在这里向北望,这里又是一大片的农田,顺着涵洞的这条小路为界分东西两片,东面大,是稻麦轮种的田。西面的稍小,是旱田,靠灌溉渠的这一头是各家的菜地,四季有内容天天吃新鲜,是颜色最丰富的地方,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是立体套种模式,最规范的架子是为长豆角架的,山药也需要架子。方桐望的方向并不是菜地,他是顺着这条小路望的,这条小路历史悠久,却并不像村子前的垄那样正规,显得有些落寞,两边的杂草倒很有生机。就是在条路上走过了自己的小学时光,早晨鸡蛋黄似的太阳挂在东边,田地里浮着薄薄的水雾,三三两两的同庄的伙伴们半走半跳地上学,还喊“等等我奥!”边喊边追,小书包一起一落地打在屁股上……放学更热闹,一群的人一起走,放晚学更好玩,因为时间比较宽裕,追逐嬉闹的此起彼伏。连路边的野草都被玩出了名堂,有的草有白色的嫩芯,是可以吃的,只是火大,有的可以用来钓皮猴。皮猴是一种钻在土里的小虫,一般是晒场的地才有,地面有小小的圆孔,把这种草伸进去,一边念着童谣另一手在地面有节奏地轻拍,慢慢地把草拉出来,草上就抱着个小小的黑虫子,得了手的哈哈大笑,还没得手的还趴在地上一边拍地一边重复着那童谣:“皮猴皮猴快上来,你大舅喊你回家啦,天要下雨了!”小路旁的小沟里也有点蒲,长长的肉肉的葱绿的蒲叶也是很好玩的……

         学校就在县际公路的西侧,从这向北的小路走到北边东西的路上,转个弯过了那大路就到了,算下来也就二里多路罢了。北边东西路的北边就是另外的一个庄子了,东西路与县际公路交叉的地方有座水泥板搭成的桥。桥头边有卫生室,这卫生室现在是私人的,上天挂水就是从这喊的医生,这土医生家也在方桐所在的庄子。那会上学的时候还没这个卫生室,一开始是大队集体的卫生室,在小学的后面,后来分了田,也就有了这个卫生室,人来人往的还挺热闹的。

         小学也挺有意思的,前后两排房子,一到五年级,一个年级就是一个班,做操就是靠人喊口令,记得二年级的时候自己被选作喊口令,站在前排房子的后檐屋基上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也不知到大家是否听得见,反正也都这么着了。老师基本都是本地的,也都沾亲带故的,但好像不是代课的就是民办的,基本没有学校毕业的,农村基本都靠自己,什么都靠自己,国家都办大事去了……

         方桐有点没了兴趣,惆怅了一会儿就顺渠向东走,渠里的水很清澈,流动带起的纹很有动感,直叫人想去搅上一搅,细看还有小虫子从水面划过去隐藏到水边的草丛里。世界真是神奇,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在适应这个世界也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只要还在地球上,哪里都这样,不同的是人的认识有不同,一部分人认为那样好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好,真能比较客观全的人很少,还有的自己意识到了却不能表达和坚持……也就随了俗,真想发现点什么还得靠自己的感受。

        太阳已经快到头顶了,有些人家的烟囱已经开始冒烟,没什么风,烟很直很高。方桐感觉到有些热了,快回去凉快凉快吧。回到家一看在忙包饺子,番瓜丝馅的,这个好,夏天吃了去火,蘸了蒜蓉和面酱别提多么香了!方桐帮不上什么忙,就剥点大蒜拍拍。

        水饺煮好了就盛到盆里,端到凉棚里吃。凉棚外的阳光很热辣,知了那知了知了的声音就成了背景音乐。方桐吃的满头出汗,奶奶吃的慢,不时用手里的蒲扇帮方桐扇些风。顺着凉棚向外望,南边过道屋顶上有浓密的树梢,那是前面人家的树,但此时的绿确实让人舒服不少,夏天看不到大片的绿,尤其是这样的热的天,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方桐想起在学校在苏州在杭州,都不容易看到这样的绿,那一点稀疏的绿在高楼的掩映之下几可忽略……要论自在还真得数农村,只是农村受气候的影响大了些,要靠天吃饭。

        下午还在睡觉的方桐被几个雷惊醒了,窗外光线已经暗下来了,不好,要下雨!后面晒场上还有麦子呢!方桐赶紧地下床,跑到屋后一看,各家都在忙把晒的麦子堆起来,再用薄膜覆盖好。方桐也插上帮忙,七手八脚的。等忙差不多的时候,一阵凉风吹过,很爽快。不多时雨就砸下来了,砸在地面上还冒起点烟尘,不过随着雨点的密集很快就亮亮一片了。回到屋里望着外面密集的雨线,方桐暗自猜测这雨能有多大,如果大了鱼塘就会漫掉,鱼就会顺水跑的。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大雨,能连上下几天,下的让有些人家都没吃的了,粮食没来得及去加工,只能冒雨端个干瓢跟要好的人家借一点,有的连草都不够烧,草堆堆的不够好都淋湿了。但孩子们却得了势,寻到那缺口有流的地方,把个破篓子一堵,就等着拾鱼拿虾的,半天下来怎么也够一顿吃的,运气好吃不了还送别人家呢!成人一般没精神弄这点东西,不是凑一起玩玩牌就是睡睡养精神,雨一住了就要到田里放水排涝,有时候雨水太多到处都平了根本排不了,只好干着急,这样的年头定是要减产的了。

 



                                                                               0一三年五月十三日十点






春山如笑 (2014-01-25 00:34:44)

奶奶不时用手里的蒲扇帮方桐扇些风的情景动人, 还有方桐猜测雨的大小...我们当年下乡天旱, 常常盼下雨, 这种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木桐白云 (2014-01-25 01:31:25)

乡村的生活促进人对自然的感知。

梅子 (2014-01-25 11:38:41)

“人定胜天”喊了几十年,还是得靠天吃饭,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木桐白云 (2014-01-25 22:56:39)

一切都很不容易。

雨林 (2014-01-26 15:55:17)

木桐,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_《一城一味》,有一集说的是宿迁。当时猜想你家可能就在那附近。 果真,你写的乡村系列原来是在淮安。

木桐白云 (2014-01-26 23:45:49)

是的,家乡与宿迁是邻近的,那个可是霸王项羽的故乡,现在还有霸王庙在呢。

天地一弘 (2014-01-28 16:09:31)

夏天那雨儿下过之后,鱼虾很多。

木桐白云 (2014-01-28 23:39:07)

是啊,下一章你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