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 _少女情怀总是诗


Amoy,你好,

 谢谢你勤奋地写作, 这样我也不敢因为任何原因有所怠慢呢。

《巨流河》中,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描述,的确也是我受到感动最多的地方。我们都已经读过了许多关于那场残酷的战争的故事和文字,经历的事情多了,好像心里会长一些茧子而麻木。渐渐地,因为炮火和死亡的场面已经是无法改变的越来越远去的历史,那里面的人群,就好像被停留在一部无声电影中,不再会惊天动地振聋发聩般地哀伤。于是我们心里的同情也就变得模式化了,很少有个人层面的深切。可是这本书里面年少的邦媛,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触动着我的神经。当我读到她和同学们在躲轰炸的过程中还能够阅读计算辩论歌唱,在饥寒交迫中可以读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人文杂志,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迎接一个又一个考试朝着上大学的计划努力,一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少女也就从历史的默片中走了出来,变成一个现在我们随时可以相邀着去咖啡馆里坐一坐的邻家女孩。可能是因为她缓缓写来的故事中有我们心里面喜欢的早慧和懂事,我们于是就可以坐下来谈心。

南开的老,以任何准来看,都是注重性灵启的有之士。整个初中期确似童年的延,但从小到处转学的我,从此定的成期,在南开良的读书风气中,得师长之春化雨,打下了一生读书为人基。老师说:“不好好做人,就会被淘汰。”就像不好好起来就会被炸死那慎恐惧。从此,功不只是功而是学,自一切课题开始由浅入深,处处着我。在成长岁月中这样,使我日后阅读,旅行都有适当的期待,借着少年代的知和渴望,可以探索人文化的深度,而不甘于浮光掠影式地盲目赶路。

Amoy,以上的段落也是你文中引用过的。你思维停留处,也一定是和我一样想到,这样的早慧和懂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 “功课不仅仅是功课,而是学问”,说得多好啊。好的教育的标准不是要培养现在流行的精致的利己者用来彰显名和利可以衡量的成功,而是“可以探索文化的深度,而不甘于浮光掠影式地盲目赶路”的独立思考的年轻人这个过程对邦媛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我想我们后面的写作中一定还会提到。

在这一章中,我们读到这个年轻的女子在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有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家国情怀:

在那个苦代,受异族欺凌而在火的延中逃命。竟有机看到中国山川的壮。从津浦路黄河铁桥,从南京到湖,由湖溯江到口,由口到沙,到湘潭、湘,在永丰那世外桃源看到丰美的土地和文化。万份不舍地离开湘后,在那颠镀的湘桂路上看到真正的湘江,渡湘江到株洲、衡阳,往南走,郴州(怪我在南开中学时读到秦少游《踏莎行):“郴江幸自郴山,为谁流下湘去”句后,至今每逢想起,仍是泪盈眶)

         而且,这个流泪的女子在举手投足之间是这样的诗意,眼角眉梢处,应该也都是清风明月吧:

       那年开学前,妈妈做了几件浅的和阴丹士林布(洗一子也不褪色,到台湾后几乎没看到)的制服衫,因我要上高中了,不能再穿童服了。有一天早上我穿了一件浅短祖的制服,从家口小坡走上田梗,走那种长满了草的窄田梗需要灵活的平衡,两旁的稻用在大雨后积满了水,在一低,我看到了稻田水里一个女孩的倒影,那是穿了衫的我啊! 我正伸着双手保持平衡,满脸的快注。上的天那么高,那么化不已的白云飞驰过去。十六的我,第一次在天地之,照了那么大的……”

       “十六的我,第一次在天地之,照了那么大的……” Amoy, 我读到这里, 怎能不感动啊!  你在读后感里面说到中学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我真是太由同感啦(just can not agree more)。我进入高中年代时,有幸碰到了开始“拨乱反正”的年代。那时候,学校里还留有不少文革时期下放到县城中学的名师,是他们的循循善诱,把我带进了知识的殿堂。以下是我在高中毕业三十年时写的一段文字,让我和七十年前的高中毕业生邦媛一起来感谢我们的中学老师:

们这些六十后。清的童年中,最好的零食是白糖水的冰棒吧? 可是77年后我的高中年代:  我在“重点班”,突然有了那末多好老师说话时总是看着我的眼睛可再的数学他只是描一眼, 然后吸一口烟,答案便在那渺的烟雾浮现高中的文大都忘了。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总还记得。“金叵倒淋漓噫,千杯未醉胡老长长的脖子, 戴一副眼每每里,摇头,便望到窗外很的地方;师潇洒地在黑板上画一道抛物线,就把我们带去牛的苹果下;  彭老师轻描淡写,便送我一个几乎分在高考的化学卷上;而当年每一次走进课堂,轻声细语,都会感到离大学校更近了…..“

当然邦媛笔下的中学老师更有趣呢,“有一位孟老国文的得意弟子——四十一班的学长谢毕业考物理科了白卷,但在上面写了一首述志,自思是不了啦。魏老师评阅考卷也写了四句: “卷白卷,却好,人各有志,分六十。” 考上西南大法律系,后来在北京大学教。校园里流着不少这样的故事,不理解何南开的老师们这么令人怀. Amoy, 读到这里时,你也和我一样开心地笑了吧?

所以,当我读到《巨流河》的第二章时,已经不能自制地给你写了信想和你一起来写读后感。我知道,邦媛和 Amoy ,雨林,还有我们在文轩结识的文友们,不分年纪,不分时代,原都是一样地,对人类心灵的财富,有着这样地一份痴情, 并且希望分享。

一九四零年暑假,我看榜知道已由初中直升高中,功课压暂时解除了。漫的夏日。我常常穿中大校园往嘉陵江找小岩石角落坐下看,那地方似是孤江上,没有小径,下面就是相当清澄的江水。我大量地看古典小,《水浒传》看了两遍,《楼梦》看到第六遍仍未倦,因为书中男男女女都很漂亮可,和争、逃是两个世界。《西游》里的人都不好看,《三国演》,我想大只有爸爸才看得懂…..”

那个喜欢读书的女子,也是我们中的一个。所以,我们穿过战争的烽火,邀了邦之美媛的齐老师,来谈心…..

感谢我们的家人, 让我们在中年的年纪还可以随性地读书, 并且写些与生计没有直接关系的文字。 也谢谢你, 小妹妹。

 

                                                                                                                        ……………..雨林  2014, 1. 10






天地一弘 (2014-01-11 04:51:51)

欣赏文字和情感的美好!

春山如笑 (2014-01-11 05:17:28)

文革前我们县城和学校正月里的秧歌队演出时都穿阴丹士林布做的有大襟的那种衣服雨林高中毕业三十年的文字好棒!  谢谢你如此细致周密的书评!

木桐白云 (2014-01-11 06:10:37)

在品味里诠释生命的细腻与感悟。

Amoy (2014-01-11 07:54:32)

雨林的感受与视角总是这么细腻而独到,读你的读后感是种享受!邦媛的这句“《西游记》里的人都不好看,《三国演义》,我想大约只有爸爸才看得懂…..”,我读到这里就笑了。一样的心思啊。我从小就认为男孩子才爱看三国,女生都是读红楼的。至于浅阴丹士林布,对我来说有点远,但也能猜到是种什么样的布。我一直认为写作是最好的沟通和交流,不光是和周围的人,而是所有读你文字的人。在我们还有写字的冲动的时候,还是多写吧,管它有没有人看,写出来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交待。就像齐先生写书时绝对不会想到,还有我们两个这样的读者。

感谢我们的家人, 让我们在中年的年纪还可以随性地读书, 并且写些与生计没有直接关系的文字。”这话说出了我的心声,再次握手!

捷润 (2014-01-11 08:20:57)

羡慕两位女士能如此交换读后感。是否女性之间更容易沟通?好文!岂能不顶。

雨林 (2014-01-11 15:28:58)

谢谢捷润。 感谢你加入文轩, 带给我们别致的文字和风景。

雨林 (2014-01-11 15:30:19)

生命的细腻和感悟。 我总是喜欢咀嚼木桐的遣词造句。

雨林 (2014-01-11 15:30:49)

谢谢一弘。 也喜欢你大气的文章。

雨林 (2014-01-11 15:33:01)

谢谢春山。 如果你也能写写你的感受, 就更好啊。 

很喜欢你拍的照片。 想问问你是否拍过月季花? (文轩出书需要一张)。

雨林 (2014-01-11 15:34:38)

Amoy, 谢谢你把这些读后感转载到新浪。 我最近不太有时间打理那里的博客了。

梅子 (2014-01-12 01:14:59)

在文轩、在雨林的文字里,总是能读到感恩,这种感恩之心是可以传递的。

春山如笑 (2014-01-12 18:38:19)

谢谢雨林, 我只有两张比较还可以的玫瑰图片, 但根据月季的定义, 它们应该是月季, 而不是玫瑰。连接如下:                    

http://www.overseaswindow.com/node/10124 

http://www.overseaswindow.com/node/9445  根据玫瑰的定义, 这里的标题图片才是玫瑰. 

请参考玫瑰与月季的区别: http://www.douban.com/note/31652146/

费明 (2014-01-12 14:10:32)

阴丹士林,Indanthrene的音译,是一个系列人工合成的蒽醌类的染料的总称。有蓝、红、绿等多个色调,其中以蓝色最著名。“阴丹士林”往往用来特指以此蓝颜料染成的布的两种蓝色之间的颜色。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开始流行,后来,阴丹士林蓝布的长袍成了高等学校师生的代表服装。

去年才知道在中国流行的蓝Indanthrene颜料是一个留学德国,专攻化学的天津人发明的。他的一个女儿嫁给我的一个熟人,吴熹。听说后吓了一跳,没想到世界这么小,我和世界是这样接近。

——这也是我在读你和Amoy写的读后感的感觉。

有机会当读《巨流河》。

雨林 (2014-01-12 15:03:14)

费明兄你说的掌故(往事, 网事, 今事)都有趣。 呵呵,“掌故”这大概是东北话, 读了你的棒槌小说的缘故。

夕林 (2014-01-13 19:36:55)

谢谢两位才女,我也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