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那年暑假,我第一次见到伊。

伊从四川过来投靠她的母亲,我们两家是邻居,只隔着一堵院墙。伊的母亲是二婚,再婚后生了一女一子,我一直以为他家只有两个孩子,直到伊要来时才听说了她的一些信息。
 
那天午睡起床后便听到隔壁吵吵嚷嚷,猜想是伊到了,赶紧擦了下脸就跑去看。屋子里已来了一些左邻右舍,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倚着门框,我非常震惊地看到,伊居然穿着一件藏青色底印有暗纹布料的旗袍,那种我只在电影电视里才看到过的衣服款式。伊的头发很黑,在脑后梳成光洁的一个发髻,儿时印象中只有五十岁以上的妇女才会梳这种发型。也许因为先天的某种疾病,伊非常瘦弱,让人我见犹怜,怎么看也看不出她已经二十多岁了。伊腼腆局促地看着围着她的那些邻居,苍白的脸颊上有些许绯红,她就像是从民国时期穿越而来的柔弱女子,十分突兀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那天只看了伊两眼就跑回家了,隔了二天,实在按耐不住对伊的好奇,我斯斯艾艾地去伊家串门。伊穿着奶白色麻质的连衣裙坐在饭桌边写毛笔字,依然梳着光洁的发髻。我凑近了看,认得出是工整的小楷,对伊的好奇又增加了一些。伊见到我也很高兴,拉着我的手问我的年龄上几年级等问题。桌子上放着几本书,我看到有《红楼梦》就拿过来翻着,伊问我知道这本书吗?我点点头,前段时间在同学家看过王文娟扮演林黛玉的越剧版《红楼梦》连环画。伊听了微微一笑,告诉我连环画和这本书是不一样的,书里的内容要丰富精彩得多。不过,你还小,这本书你看不懂的。听伊如此说,我的犟劲一下上来了,连忙问能借这本书给我看看吗?伊有些为难地看了我一会说,我的书是不借给别人的,怕被弄脏了。。。嗯。。。这样吧,这次我可以借给你,但你要保证不能弄脏,不能有折页划痕,行吗?说完她又说,反正你也看不懂,还是不要借了。我赶紧说保证不会把书弄脏,我喜欢林黛玉,想看她的故事,一定会爱护这本书的。伊看着我想了想才说,可以借给你,但是你必须保证不能弄脏这本书。我使劲点头说一定保证做到。

回到家后我从里到外仔仔细细翻看《红楼梦》,伊果然爱惜书,书上没有任何划痕折页,不细看就像新书一样。为了我的保证,我找来一张牛皮纸认真地做了书皮把书包起来,看书时轻轻翻页,生怕不小心撕烂了。《红楼梦》是我看的第一本大部头书,也是我看得最认真也没看太明白的书。张爱玲的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那时我看《红楼梦》也有一恨,太多不认识的冷僻字。与其说是在看《红楼梦》,不如说是在练习查字典,那本小小的新华字典都快被我翻烂了。曾有人在网上调查【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排行榜,《红楼梦》毫无意外高居榜首,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我不禁莞尔。

千辛万苦查完《红楼梦》归还伊时,伊很高兴书保护得不错,尤其看到我特意包的书皮,我开口再借书伊没了为难之色。我以为伊会问我一些《红楼梦》的话题,但是她什么也没问,也许是觉得我年纪太小根本就看不懂吧。每次去伊家,几乎总看到她在那里写东西,娟秀的小楷像列队的士兵排在竖行的信笺纸上。伊有时会和我说说话,给我讲些她的事情。伊喜欢并崇拜宋庆龄,所以她穿旗袍梳发髻。我知道伊是寂寞的,因为先天疾病,她没有出去工作,也没有什么朋友,几乎每天都待在家里。看着她纤细白皙的手指握着毛笔专注地书写,我总是恍惚觉得伊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更像一位远古佳人,似幽兰般寂寂兀自盛开。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几年过去了,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着。

有天下午,伊听到我放学回家后就在院墙另一边喊我去她家。我赶紧跑过去,伊一脸神秘地告诉我,她已经加入基督教了,信奉上帝,要我今晚跟她一起去学习。看着伊兴奋地发亮的眼睛,我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推说今天功课太多,恐怕没时间,要不先把《圣经》借给我看看。伊失望了,她或许没料到我会拒绝,没好气地说《圣经》她需要用,如果我想看只能自己买。我担心伊生气,连忙拜托她帮我买一本。

第二天下午伊在家门口等我,看到我后递给我一本像小新华字典般大小厚度的书,我把书钱拿给伊,她没有说话就转身回家了。我记得那本《圣经》是全黑的软皮封面,除了烫金的“圣经”二字之外没有任何修饰。接下来一个星期,每天做完功课后我就读《圣经》,大致弄明白了上帝的来龙去脉,可是我并不想信奉什么,怎么跟伊说呢?那段时间我非常怕看见伊,怕她叫我和她一起去学习。伊仿佛知道我的想法,也没再隔着院墙叫我,甚至有次我们在巷子里碰到,她当我透明般视而不见,我战战兢兢的心这才放下来。我隐约觉得属于我们的好时光已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去了。

伊的继父是个脾气暴躁的河南人,他一直不满伊在家里白吃白喝多年,经常骂骂咧咧。这天一大早不知何事又闹起来,愈闹愈烈,母亲和另一个邻居去劝架竟然劝不住,伊和继父先是对骂,后来两人都动起手来,伊像发了疯一样不论抓住什么东西都向她的继父砸过去,母亲夹在中间不幸被伊从院墙上扒下来的砖块砸中后背,光荣负伤回家。母亲说没想到伊这么瘦,力气却很大,拉都拉不住。母亲摇头叹息,伊以后的日子更难过了。

没想到伊在那次打闹后就走了,据说去了北京,原来伊和一个当兵的是笔友,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几年了。难怪我总看到她在写字,也许就是写给她的那位笔友吧。我在心里默默祝福伊能找到属于她的幸福,毕竟她已经二十七八岁了。伊的母亲在她走后更加沉默了,以前她是信佛的,家里供有观音,每逢初一十五都会焚香祭拜。伊走后,她的母亲又信了上帝,几次看见她先拜观音,然后又对着挂在墙上的一个小十字架念念有词,祈祷上帝保佑,也许她认为多一份信仰就能给伊多一份保护和祝福。

三年后的一天,伊突然回来了,跟着她一起回来的还有她的儿子,小家伙一岁多,长着一双大大的杏仁眼,精灵可爱。屋子里围满了邻居,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大声说笑着。我倚着门框,看见伊春风满面地和邻居们寒暄着,她紧紧地裹着一套枣红色的套装,长发烫成波浪卷,刘海喷了摩丝,被吹得高高地像钢丝卷翻翘着。伊望了我一眼就继续和邻居交谈,我看到伊纹着两条粗黑的眉毛和眼线,嘴上涂了厚厚的红色口红,这个浓妆艳抹的伊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伊了。

伊回来后就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听说她的先天疾病已经被某个神秘的人用气功治好了,伊这次回来就是要向更多人传授的。我曾经远远地看到一些人跟着她做些奇奇怪怪的动作,有人说伊是某大师的关门弟子,学会了某种巫术,可以治奇难杂症。。。

很奇怪,伊就住在附近,但直到我两年多后离开家乡我们却再也没遇见过。想想人生真像一场旅行,我遇见你,你遇见我,然后擦肩,各自向前,各自修行。






玉山峰 (2013-08-15 22:07:11)

 

好特別的,人與人相識得靠緣分.

 

雨林 (2013-08-16 00:07:06)

你笔下的女子伊在婚后没有能够保留待字闺中时的那一种韵味,让邻家的简单小妹妹失望了。

简单最美 (2013-08-16 00:19:10)

人与人相识真的是缘分,与其攀缘,不如随缘。

简单最美 (2013-08-16 00:26:09)

她对我的影响其实蛮深的,但我们的缘分在她给我《圣经》后的一转身就结束了。

林玫phoenix (2013-08-16 04:41:42)

真是一个人物

朴康平 (2013-08-16 04:54:02)

清淡笔触,浓浓情意。

抱峰 (2013-08-16 08:08:01)

追求自由,柔弱的外表也会暴发.独特的性格.问安!

panda11 (2013-08-16 15:09:02)

好文笔!欣赏!

棹远心闲 (2013-08-16 15:15:26)

"总是恍惚觉得伊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更像一位远古佳人,似幽兰般寂寂兀自盛开。"可惜,这朵幽兰后来还是开残了。非常喜欢你的文章。

莫愁 (2013-08-16 20:36:49)

喜欢你的文章,人物塑造得好,伊是个有个性的女子。

简单最美 (2013-08-18 00:52:48)

第一次看见伊是惊艳,最后一次看见伊是惊悚,我觉得非常戏剧化,不知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

简单最美 (2013-08-18 00:58:38)

多谢来访点评Smile

简单最美 (2013-08-18 01:03:18)

兴许是压抑得太久,伊那时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好在她和那个当兵的笔友结婚了。

多谢来访,祝一切安好!

简单最美 (2013-08-18 01:05:06)

换头像啦,多谢国宝临赏!

简单最美 (2013-08-18 01:13:45)

最后看见伊的那身装扮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最时髦的装扮,也许是为了所谓的衣锦还乡吧,只是不知伊为什么会变成了巫医式地人物,但她的身体是真的好了。

多谢来访!

简单最美 (2013-08-18 01:16:30)

欢迎莫愁到海外文轩落户,期待看你的佳作,多谢来访Wink

天地一弘 (2013-08-18 06:08:57)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遇见的和错过的,就在刹那!

anna (2013-08-18 11:16:14)

简单最美的文字芬芳韵致,典雅蕴藉,谢谢分享。很喜欢最后一句: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也许离开前后的伊真是两个人。

夕林 (2014-02-19 20:52:19)

好文章!应该是真人真事。谢谢分享。 提醒一下: 斯斯艾艾 应当是期期艾艾,估计是ty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