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文友——罗清和
惊闻清和文友猝然辞世,实在宁愿相信,这仅是传言。
二十三天前,他还在小说创作讨论会与我们相聚,会上他介绍了自己的新书《方老壳怪相》,还为到会的文友签名、赠书。怎么可能就这样一走了之……
提起他,我想到的“方脑壳”这个名字。维基百科有定义:“其意义大致是‘死脑筋’、‘笨蛋’、‘蠢人’,常用来表示一个人反应迟钝、行事鲁莽、不懂人情世故、做事不会变通。”让我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
对他的了解,也就是一次饭局、几次聚会的交流,连他签送的遗作还没有来得及拜读,所以只敢谈印象而不敢说了解。
低调、简洁、略显严肃。
互联网上找到,多年前几篇有关他的报道,恐怕看过的人并不多,故附于文后,以作为对罗清和兄长的追思。
如今,罗兄已经鹤去,定有祥云相伴,放心上路……
有方脑壳在,我们依然有你……
详情请看08-15-2013《世界日报》B1、B2
<!--[if !vml]--><!--[endif]-->
2012-11-15 11:01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描绘,显示实际存在的样子。一百多年前,美国移民法曾规定,禁止白痴和意志薄弱者进入美国,说明美国创业艰难,有其渊源。”这是罗清和先生写在新书《方脑壳美国行》前面的话,这句话既预告新书的现实主义风格,亦传递了一个信息:美国是坚强者生存的国度。
罗清和先生为着名旅美现实主义作家,笔名罗鹤,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弱冠丧父,家道清贫,又逢母亲患病瘫痪。为了让母亲能够恢复健康,罗先生除了四处求医,还自学中医,为母亲处方、按摩。几十年间,罗先生做过苦力,亦当过知青、工人、公司经理、研究所所长,饱经忧患。
丰富的生活经历使罗先生有许多需要表达的愿望。罗先生自学成才,十年前出版的《方脑壳传奇》是他集几十年生活经历而创作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当时被誉为是继李劼人的《死水微澜》和巴金的《家》、《春》、《秋》之后又一位成都作家写成都的力作。着名文学评论家吴野先生亦评价“《方脑壳传奇》是一部奇人奇书,是一个经过苦难的作家以苦难为墨汁,以生命为白纸,含着眼泪写出的一部黑色幽默的作品。”?2001年元月,《方脑壳传奇》开始在美国《国际观》杂志连载,该刊对罗清和与他的《方脑壳传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高行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今天,深入探讨大陆文学,罗清和是必须重视的人物。”
2004年,罗先生旅居洛杉矶,发现了新的创作素材。在美国,多达四万多家中餐馆,加上从事其它类型餐馆的华人,有将近百万同胞生活在餐馆里。他们之中大多没有外语基础,语言不通,他们恐怕是全美劳动时间最长、工作最累、最枯燥的廉价劳工。一些餐馆工人因为身份原因,在异国他乡提心吊胆地生活着,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完全生活在一种全封闭的小世界里。他们是“被遗忘的一群”。罗先生以作家身份,有计划地溶于这个打工群体、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工,长达整三年,矢志不渝地去观察、去描写这个群体。他们的困惑与苦痛,他们的期待与彷徨,他们那些卑微的快乐与无奈、辛酸,都因作者的身同感受、零距离接触而极为生动、真实、感人地奉献在读者面前。
这部40万字的日记体长篇纪实文学《方脑壳美国行》,2010年6月由纽约商务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没有繁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展现成功,也没展现失败,它只是真实地记录了生活,如罗先生在后记所言:“本书记录的是那些靠山山要崩,靠墙墙要倒,山崩墙倒无处靠,命里注定靠自我奋斗的赴美打工一族的生活。”
罗先生在《方脑壳美国行》中使用的语言是质朴平和的,带着点辛酸的幽默。就是这种语言,不动声色就让人感受到真实生活的惊心动魄。读此书,我们能够明白“运气与福气”、“有缘再相会”、“感情缺氧”等美国打工阶层独有的特殊语言内涵,那是让人心酸的绝望感;我们也能体会到“搭伙抗战夫妻”、“皮包夫妻”、“钟点夫妻”这些自我幽默所蕴含的巨大悲哀;会品味到打工者们每天最幸福的时刻,以及当休班“皇帝”的快乐滋味,这种简单的幸福,背后却是一种深深的哀愁,而更背后的,是罗先生的悲悯情怀。正是有了这种悲悯,让《方脑壳美国行》更打动人心。野草诗人纪廷孝,读罗清和先生《方脑壳美国行》,感慨赋诗:纵观巨着正新秋,异域烟云眼底留;却待罗兄功德满,故城话旧再登楼。
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不是靠坐在书斋里空想情节而产生出来的。那种用文学技巧营造出来的故事很难深入人心,而那些具有长久魅力的作品,往往出自作者丰富人生之后对生活最深的体认。
后来,罗清和先生与朋友新买了一间按摩店,店名Eurasian,Foot Reflexology and Full Body Massage。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现在还属于三干一兵的创业阶段,所谓三干一兵,就是三个股东,请了一个工人,自己必须也要干。我把这称之为三干一兵,自命为‘三干一兵的创业老板’。”从《方脑壳传奇》到《方脑壳美国行》两本书的创造经历来看,说不定,这间按摩店又是罗先生下一部杰作的故事发生地。
实际上,现在,罗先生正在创作一部新的小说,还有一部以《方脑壳美国行》为底本的电视剧本。
2002年03月02日03:56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
<!--[if !vml]--><!--[endif]--> |
| ||||||
海云 (2013-08-15 17:36:20) |
同悼念。 |
杨超 (2013-08-15 23:44:49) |
我们失去了才子文友,太突然了! 谢谢海云关注。 |
雨林 (2013-08-15 23:55:08) |
刚刚在万维网站读到了罗清和先生的故事。深为感动。杨先生节哀。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578729&id=1288432 |
杨超 (2013-08-15 23:58:51) |
谢谢雨林关注! |
简单最美 (2013-08-16 01:28:56) |
请恕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罗清和先生,一定找他的文章拜读。天妒英才,请节哀! |
杨超 (2013-08-16 01:42:23) |
他行事低调,从不张扬。 谢谢简单最美关注! |
予微 (2013-08-16 02:11:53) |
今天看到新闻,不禁唏嘘,这罗清和先生确实以文为乐,令人钦佩;华人为了绿卡,在这里艰苦奋斗,与家人分离,很让人痛心。 |
春山如笑 (2013-08-16 02:38:27) |
谢谢雨林提供的link。 深为罗先生的不幸离去惋惜,难过,与杨先生同悼念。 |
杨超 (2013-08-16 03:19:53) |
谢谢春山如笑! |
杨超 (2013-08-16 03:22:12) |
实在令人惋惜! 谢谢予微关注! |
天地一弘 (2013-08-16 14:51:32) |
很是伤感! |
杨超 (2013-08-16 15:11:02) |
谢谢天地一弘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