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爸爸深度谈

 

哈佛爸爸深度

- 主题绝对不是如何帮助您的孩子进哈佛

 07/27/2013

  

上周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某知名升学机构的教育讲座,特邀的妈妈一上台就把大写哈佛的T恤衫铺在讲桌前,然后侃侃而谈,全是她的孩子如何在这个机构的帮助下打败其他成绩更好,得过大奖的同学,成功进入哈佛的经验,只字未提她的孩子喜欢什么,去哈佛想学什么,好象教育的目的就是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听得我窒息,和在场近三分之一的家长一起,没结束就逃之夭夭了。

  

这和五月十二日观看《硅谷回音》组织的哈佛爸爸 Edward康一席后如浴春风的清爽简直是天壤之别, 所以重温讲座录像,在这里把笔记和大家分享。

  

. “小草都可以快乐地成长

  

康先生用不同实例和在座的家长分享,每个孩子天生资质不同,但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爱好,做家长的需要多细心观察发现,因材施教。有的孩子是小草的种子,无论父母如何拔苗都长不成;有的孩子是大树的种子,再恶劣的环境也有树的枝干。父母能改变孩子的很有限,顺其自然,小草都有自己的快乐。

  

这个观点虽然在我《有机的孩子》一文中多次重复,但在康先生的育子经验中却格外突出。他的长子,Rong,天生智力超常,看东西过目不忘,7年级时去考SAT已经超越了大多12年级的学生,高中时还荣获总统奖和Westinghouse科学奖等,顺利被哈佛录取,之后又到斯坦福进修MBA,是时代儿童杂志(Time for Kids)的最早创始人之一,后来又凭超人的创意,交流和组织能力成为比尔盖茨的Communication Manager,他幽默又深刻的退休短片就是Rong一手策划的。

  

康先生的次子Pei天生只有一个心室一个心房,当年出生时医生曾诚实地解释类似的婴儿大多活不过两岁。Pei不光身体健康受限制,经常心绞痛,而且有严重学习障碍,简单的数学概念无论怎样反复讲解都有困难理解,还不喜欢和生人打交道。Pei在小学时妈妈每晚帮他花很多时间把作业修改整齐,但和他在课堂上的作业程度大相迳庭。康先生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坚持家庭作业能做多少算多少,学会一点总比妈妈帮着写完但一点也不理解有意义。康先生读遍Pei的每一本课本,陪他一起学习,才勉强高中毕业。康先生发现Pei热爱写作,虽然文法等常出错误但想象力丰富,就鼓励他多写作。36年过去了,Pei经在亚马逊上出版了9本书,每天笔耕不倦,乐在其中,找到自己独特的生活道路。(http://peikangnovels.com/)康先生一再感谢养育Pei过程教会他很多,相信如果象Pei这样先天发育不全的孩子都能生活得这样快乐,那其他的孩子如果不快乐不成功,肯定都是后天造成的。

  

这种育儿的坦然心态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望子成的文化里,我看到更多的是铁不成钢遗憾。学校心理学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很多有学习障碍,自闭症等的孩子,同事普遍反映亚裔父母更难接受孩子的评估结果,这和我们文化中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延续,而不是独立的个体不无关系。如果我们可以象康先生总结的那样,孩子一生就和父母相处十几年,好好珍惜,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做为人父母的成绩,才能更坦然地面对成长中的起伏,更看到孩子的特点。如果是就按来打造,可能成为最优质的; 为什么非要变成“钢”呢?

  

. 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和成就, 要从他/她们的兴趣和欲望着手

  

康先生调尊重孩子的欲望,培养他/她们生活中的自主感,将来选择做自己有热情的职业,才是幸福的源泉。花很大心力去教,不如用心去观察,帮孩子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热情和目标,而不是去实现父母的愿望。康先生身边的亲戚朋友中有不少虽然名校毕业,但喜欢做中学或社区大学老师,乐在其中,家长没有必要逼着他/她们去追求自己完全没有欲望去得到的职业或生活方式。康先生分享他的同学,被称作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台湾大师之一杨德昌导演,当初被父母要求去念理工科,拿到UCLA硕士后把学位寄回家,告诉父母他们要求的自己完成了,然后开始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戏剧学习中。

  

杨导演有幸坚持,找到自己的热爱;还有多少孩子郁郁不乐地走着父母设计的生活道路啊。三月底在硅谷回音周年讲座后一位母亲气愤地告诉我她十年级的儿子居然为了游泳队的活动拒绝参加科学杯训练,岂不是捡了芝麻掉了西瓜。我问她孩子喜欢什么,她回答就是游泳,为了游泳可以不顾一切。我说也许他将来就是一位优秀的游泳教练。妈妈看我的眼神好象我是外星人,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是那样的结局,我会非常失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能理解这位母亲想让孩子找到更传统的职业的想法;但一时的失望,总比孩子一生的遗憾好过吧。上周参加多米校友聚会,我和一对MIT姐妹谈到去年一位高中毕业生从小热爱钢琴,不但弹得好还自己作曲,非常向往去大学深造音乐专业,但父母执意要求他申请医学院。妹妹立刻强烈支持,理由是能成功做到专业音乐家的屈指可数,但能成功做大夫的机率大得多,此父母眼光长远,爱心可嘉。姐姐则若有所思,遗憾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愿望。她接着分享,其实她在中学钟爱文学,一心想当作家,但父母强迫她学理工,认为家里讲汉语的孩子用英文写作不可能和英文是母语的人比。十几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工作薪水很高,但只是生活的工具,没有热情。姐姐说一定会给自己两个孩子探索的空间,不再留下一生的遗憾。另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母亲也分享,身边有好几位斯坦福等名校医学院毕业的大夫,上班愁眉苦脸,一问都是父母逼着学医的,看似光鲜的工作成了折磨,这种痛苦和遗憾处理不好会引发许多生理和心理的病变,得不偿失。与此相反,我周围有多位高中老师放弃原来私企的高薪,中年转行做老师,觉得生命更有价值,乐在其中。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工作和度假一样快乐,精神和身体都会更健康。

  

康先生特别指出, 现代社会重视的是那些交流表达能力强的人才,而不是我们华裔传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康先生和他的同学大多都是理工出身,他的观察是学理工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写作和表达能力不好,导致事业在35岁左右就到顶了,还有怀才不遇的郁闷,因为他们当年在学校可是顶尖的学生,现实离期待中事业的辉煌差太远了,不能接受自己。

  

Rong当年去哈佛时犹豫专业的取舍,高中时他就受著名的Merck公司青睐,曾以基因研究夺得过Westinghouse科学奖,选生化前途无量;但康先生支持他选择中文。在校期间有大量时间办杂志,锻炼自己的交流和写作能力,这些都为他将来在时代杂志社和微软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康先生一再强调,千万不能小看文科。

  

当在座家长问康先生对的看法时,他坦白地说那是很愚蠢的教育方式。背离孩子的兴趣去培养的反面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康太太自小显示音乐天分,但成长的过程中被着学钢琴,导致成人后钢琴,几十年从不碰家里的钢琴。康先生辅导的年轻一代中还有好几例被逼出精神疾病的。

  

3. 教育要长取胜而不是以短取

  

康先生观察到欧裔的孩子也许很多科目都平平,但有一项突出,那他/她的父母就会强调那个强项,全力培养,孩子则自信满满。但亚裔的传统教育方式常常背道而驰,象他的侄女,能歌善舞,写作画画都很优秀,就是数学不好;那父母就把她课后80%以上的精力花在补习数学上,结果是孩子不但数学依旧平平,还对学习失去信心。

  

我在高中工作时每年都有优秀的学生因一门功课低于A,丧失角逐Valedictorian资格而沮丧,甚至发生过激情绪反应。包括我自己读高中时也不理解为什么偏科,数学花再多的时间考试也就是80几分,高考时还因对数学的恐惧心理考得比平时更差,本科只去了二类大学。(后来才发现因祸得福,造就了现在的自己,那是另一个话题了。)工作十几年后才清楚地认识到,按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能轻松地门门全A的学生是极少见的,偏科其实正常。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花最多的时间在自己最薄弱的课程上试图提高到A是本末倒置,不如把同样的精力放在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上做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或最有兴趣的活动上做最有创意的领导,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小学到高中的13年是人生中唯一一个要求什么都学的阶段,大学到成人,我们只需要一门精进并热爱就可以了。没人会追问IT专家高中时历史课成绩多少,更没人感兴趣考古专家为什么物理会挂课。(《名校情节》一篇里有更多探讨。)

  

著名的伊利诺依洲"状元"研究从1981年开始跟踪调查81位各高中的Valedictorian14年,其中46位女生,35位男生,发现他们上学时成绩傲人但成人后在工作岗位并无突出成就。大部分从事传统职业,如会计,医生,律师,工程师,护士和老师。一位成为诗人,另一位是社会活动家(social justice activist)。四位没有完成大学,还有五位女生是全职妈妈(其中两位有硕士学位,两位有博士学位)。研究者14年中收集了11,000页的采访记录, 结论是: 头名状元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循规蹈距,上课如鱼得水但缺乏创意,不是改变世界的领袖, 原因就在于没有发现并投入到自己最有热情的一行 “they've never been devoted to a single area in which they put all their passion”Lives of Promise: What Becomes of High School Valedictorians?)。

  

感谢康先生深刻的分享,以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提醒亚裔父母,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而不是去实现我们的愿望。哈佛等名校虽好,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更不是教育的终点。找到适合孩子个性长处的专业和学校,帮他/她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自己热爱的职业,才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心桥 (2020-08-12 19:02:39)
Pei's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on Amazon: https://www.amazon.com/Pei-Kang/e/B002BLNC8I%3Fref=dbs_a_mng_rwt_scns_share
周小哭 (2013-07-27 16:35:04)

因材施教这话我们不是没有听过,我们听过千百回。为什么在实践中还是做得不好?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仅仅是说那是因为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续,想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意,可能还远远不够。

因为自己有心在教育理念上做点事情,所以我很茫然于到底怎么样才能让正确的理念起作用。只有搞懂什么样的理念在大行其道,才能有办法。

当年在国内时,我开放家庭搞读书会,来者都是“人以群分”的“智慧型”妈妈居多。可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小升初了,他们当年的理念慢慢地全让位于应试型教育了。QQ群里的话题除了补课、就是择校,其余方面越来越少。我从群里的发言积极分子,变成了目前屏蔽该群留言的状态,除了谈谈美国的房价,似乎已经找不到和他们的共同语言了。

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这些“冰雪聪明”的妈妈们,不得不屈服,不得不妥协?他们不是没有理念,他们不是不曾贯彻过理念,可是他们坚持不下去,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坚持呢?以他们的观点,我能够这么超然,那是因为我离开了那个环境,如果回国,我会跟他们一样。

为什么这么多爱孩子的妈妈们,不得不放弃“因材施教”的理念呢?他们自己也非常地纠结,这其中的“奥秘”,谁给出系统性的解释?

夕林 (2013-07-27 16:56:37)

父母给孩子指的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而兴趣指引的道路什么样的都有,风险大的很多。可惜的是,平坦的不一定是有兴趣的或者擅长的。所以,太听话的孩子,大多很平庸的,即使是上了世间最好的大学。我的俗见,不必认真。

予微 (2013-07-28 00:03:28)

Dear Xin Qiao,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good article! (I can't type Chinese now.)

雨林 (2013-07-28 00:21:28)

予微,去这个网站 http://www.inputking.com/可以写中文。 只是要再 copy/paste. 祝你旅行愉快。

雨林 (2013-07-28 00:24:16)

心桥的心得总是有理论也有实例, 让我受益匪浅。 谢谢。

心桥 (2013-07-28 06:28:50)

小哭:感谢您的反馈,问题也很深刻。象“不完美的生活”一样,我越来越发现“教育”也永远不会“完美”。没有任何书,更不用提短短的文章,可以"给出系统性的解释"。社区/社会的教育理念确实影响着周围家长的教育侧重点。孩子和我们相处18年,不管他/她生活在哪个国家,在哪个教育制度下上学,只要适应得好,保持求知欲就好,将来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业和职业。我见过许多国内的优秀中学生,能在传统的高考制度下保持健康的求知欲,创造力和社交能力,背后都有民主的父母支持,可见不能把一切都怪在‘制度’上。

心桥 (2013-07-28 18:44:40)

感谢夕林的分享,我非常赞同。父母从未经历过的,自己拿不准,往往也不太敢让孩子尝试。记得1993年选择考心理学系的研究生,我父母非常不理解,因为从来都没听说过“心理学”,在本地当个英语老师多么踏实啊。感谢他/她们没有阻拦我。

心桥 (2013-07-28 06:39:04)

感谢雨林和予微一直的支持。遥祝你们夏日愉快!

天地一弘 (2013-07-28 09:37:56)

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个性化特点,并在孩子的兴趣中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是理性和智慧的父母。太多的父母,具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人为地去改变,反而容易造成一个孩子终生的遗憾。

提倡兴趣教育、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或许才能引导孩子成长得更好。

周小哭 (2013-07-28 17:08:39)

当成一个长期课题去研究如何?

我总是觉得看了很多零零星星的观点,其实是有着深层次的理论来解释的。可惜自己从前只是在教学的第一线上讲授着具体的知识点,在教育的理念上反而没有多少知识和积累。但是,现在思考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特别想寻到答案。

我知道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得到的,可是只要一直去研究,总是会离答案越来越近,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给自己和别人的孩子带来帮助。所以,我非常期待着看到心桥的文章,大家一起来探讨有关教育的话题。这个话题内容很广,太多东西值得去思考了。

教育因为“心桥”而更美丽:)再次感谢心桥百忙中发此好文。

Sujuan (2013-07-28 17:36:09)

完全同意心桥观点,很有说服性!如何发现各个孩子的长处再诱导帮助是父母的极大智慧!在美国这衣食无忧的环境下,用头悬梁椎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励志哲学只会被孩子们当笑柄!现代儿童心理学认定人必有内在探索环境的能力( inborn curiosity),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大大利用这随生而来的内在求知欲,孩子学习起来就不那么痛苦也会对自己有自信心。当然教育机构测试标准不一定能准备测出每个孩子这种与生而来的能力,所以有些孩子无法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成功,但并不意味孩子今后就无法立足社会有成功的人生。父母亲更多的是希望孩子未来能有一个稳定收入差不多的职业,当然其他骄傲自我炫耀的成份也在里面而希望孩子们符合教育体制的要求走传统名校出高徒的道路。从统计数据上说,进名校读传统的医工商法是有较高稳定职业较高收入的概率。但是否每个孩子都能适合这样的道路呢?当然不是了。所以亚洲父母子女在教育成长上的矛盾就体现在这对矛盾上。

本人工作中见过许多名校毕业痛苦人生的专业人士,轻则生活无味重则长期吃药看心理医生酗酒毒品缠身甚至自杀!每当看到这些人,我就想孩子有健康的身心灵,有好的人生信仰带领一生胜过这些所谓名校名专业!人生苦短,瞬间即逝!能够有喜乐感恩的激素伴随终身胜过一切功名虚幻!谢谢心桥

抱峰 (2013-07-28 23:48:41)

这个是人类久远的话题.说来也巧,这几天我正琢磨它,翻看孟子关于揠苗助长的论述;读了此文,差不多失去了写作勇气.

这篇文章,说得层层入理.可惜我们的家长明白多少!

家长把孩子当作生命独立的个体,朋友,尊重它,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兴趣,快乐,千万不可揠苗助长,催苗徒长,以草作树.

问安!

玮仁 (2013-07-29 00:44:01)

很受启发,这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真是任重而道远,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引导他们快乐地成长

西山 (2013-07-29 02:48:21)

这样用事例讲解专业特别让我们做父母的受益匪浅。道理是在这儿了,但具体怎样发现、鼓励、支持自己孩子的爱好和成长却不是个易事,需要父母的智慧、耐心和恒心;有些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做不到,汗!

心桥 (2013-07-29 06:27:04)

感谢Sujuan的分享。红花曾在这个讲座上举自己的一双儿女为例,长子热爱读书,爱美丽表达,写作和交流能力强但不爱读书,被好大学录取还拿不准选什么专业,只好填“marketing”。康先生告诉她“把宝押多一点在女儿身上”。适应学校制度的不一定在职场游刃有余。象您说的:"有些孩子无法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成功,但并不意味孩子今后就无法立足社会有成功的人生"。希望家长都能在育儿的路上看长远一些。

心桥 (2013-07-29 06:32:17)

感谢报峰的精辟总结。教育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我们能发现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和长处,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帮孩子找到最适合他们的生活道路。

若敏 (2013-07-29 19:18:14)

心桥:这篇文章太好了。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谢谢你!

予微 (2013-07-29 21:05:25)

多谢雨林!

叠兰 (2013-07-30 23:18:10)

谢谢心桥的介绍和笔记,受益非浅。大树和小草的比喻令人深受启发。我也听我儿子讲起,他在一个活动中认识的一位拉美裔少年,是电脑天才,8岁就会写程序,今年被MIT录取,可他父母却连MIT都没听过。我想如果是亚裔子弟,父母干预从小不让玩电脑,却让做很多数学题,可能就扼杀了这个才能。因才施教就是要打破家长脑袋里固有的那些框框,还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对自己不懂的不要横加干涉。

心桥 (2013-08-04 03:01:57)

感谢一弘的精辟点评。很喜欢您写的“幸福教育”。

心桥 (2013-08-04 03:09:54)

感谢玮仁,西山,若敏和叠兰的鼓励和分享。我也是在做母亲后一点一点摸索,越来越感到做“完美”的家长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活中其它因素的影响太多了。不管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只要我们真正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将来他/她们一定会自尊,自强。

杏子花开 (2013-08-12 12:41:43)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生活更美好!

杏子花开 (2013-08-12 12:44:36)

谢谢心桥对我们的指导!

以成人来说,有兴趣的事,即便没人督促,我们常常也乐此不疲地去做。小孩亦如此。

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做自己爱好的才是开心的,才不会“上班愁眉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