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有那一股铺天盖地的歌坛西北风。这股风什么时候刮起来的,又是什么时候形成铺天盖地之势的,我己说不太清楚,但它带给我的强烈震撼、对我灵魂和思想的冲击却永远难以磨灭,以致永生难忘!
为什么会称之为西北风?我想大约是因为地域的缘故吧,这些歌多是陕西北、山西北的民歌,但又揉进了流行风,它风格的新颖脱俗,歌词的大胆解放,曲调的高亢苍凉,无一不野性十足;它把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强烈的时代色彩合二而一,产生了一种猛烈的冲击力,让人们多年被压抑的感情终于冲破禁锢,喷涌而出,一泻千里……
我喜欢这些歌,感动这些歌的原因很难说清,大约是解放四十年来的歌曲多以歌颂为主,且创作模式过于单一,也大约是这些歌曲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或精神层面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总之,当西北风忽然之间占据了歌坛时,那种粗犷,那种豪放,那种苍劲以及那种悲凉,一下子镬住了我的心我的灵魂,令我震撼感动到不能自己……
那一阶段有多少好歌啊:《西北风》《黄土地》《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山沟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等等等等,电视剧“便衣警察”插曲:《雪城》《天上有个太阳》似应也划入在内。
那个年代也是歌星辈出的年代,不知应该说是好歌蕴育培养了好的歌星,还是好的歌星唱红了这批好歌,总之,应该说,那是一个流行音乐的鼎盛时期,好歌不断、明星层出,歌手更以实力著称:在我心目中刘欢,那英、屠洪刚、孙国庆、杭天棋、范琳琳、胡月、田震、程琳都是用心在唱,用情在唱,他(她)们毫不忸怩作态,相反,他(她)们朴素真诚、热情奔放、他(她)们激情万丈……
记得那时我家的黑白电视已由小换大,录音机也不断更新,这些歌的磁带我是每盒必录每盒必买,。还记得我第一次在电视中收看屠洪刚的《黄土地》,听着他满怀深情和悲愤唱道:
“家乡的那片黄土地
曾经风沙筑成堤
没有那个星星没有那个月亮
只有那个疲惫的北风在喘息
女人的泪水和那男人的汗水
鞭打着那耕牛脚踩着那泥里
等到秋天的收获里收获里
不知道不知道谷场上会有多少米
祖先留下这黄土地
何时才能变模样
这要问我自己也要问问你
不要再有责备也不要再叹息
过去的泪水和现在的汗水
汇成一股长浪融进那黄土地
……
一股悲哀和心痛瞬间击垮了我,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哽咽不已……我眼前过电影一样出现了哥哥上大学时去陕西搞社教看到的贫穷:山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土地还是那贫脊的土地,农民也还是那些贫穷的农民……出现了姐姐四清时去山西长治县一个叫西火山村的遭遇,村里没有水,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井去挑水,吃的饭基本是糠秕,因为姐姐和同学们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染了虱子,还因为饥饿很快全身浮肿……?尽管如此,还是挡不住长久以来的你批我,我斗你……我问自己:黄土地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中国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吃苦耐劳,勤劳节俭,可我们为什么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还在过着这样的苦日子?这究竞是为了什么?
杭天琪的《我热恋的故乡》是在工人体育场看的,内心深处的感觉,这样的歌就应当在大场子里唱,要在人多势众的地方唱,要在热爱它的民众中间唱,要在旷野荒郊里吼,呐喊!杭天棋的一句“我的家乡并不美 ”
……歌声一出,全场立即大声呼应,齐声唱道:
“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
依恋在小村周围
一片贫瘠的土地上
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住了一年又一年
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忙不完的黄土地
喝不干的苦井水
男人为你累弯了腰
女人也为你锁愁眉
离不了的矮草房
养活了人的苦井水
住了一年又一年
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
歌曲唱出了家乡的贫困,土地的贫瘠、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一辈又一辈的像牛马一样的劳作而生活依然困窘……歌词的苦涩和无奈与曲调的高亢、苍凉,对听觉产生强烈的冲击,以致让我有一种撕心裂肺的心痛感觉……试问所有的国人,哪个不爱生养自己的土地?无论她贫穷或富饶,无论她落后或先进,那一望无垠的黄土地,那干涸缺水的平原山区,那低矮的窑洞和土房,那洒满泪水和汗水的故乡……
这些歌曲之所以震撼,还因为歌手充满激情的演绎诠释,他(她)们不是在唱,是在呐喊,是在宣泄……那时我儿子已十一、二岁了,他跟着我这个疯妈妈一起挤在工人体育场的歌迷中,大声地唱着,叫着,跺着节拍,双手挥舞着,狂热地呼喊着……
写到这里,我真心感谢那些词曲作者的精彩,徐沛东、广征、陈哲、苏越、刘志文、侯德健、解承强等等等等,是他们告别粉饰,冲破思想牢笼,直面故乡农村的贫穷和苦难,创作了一首首现实主义力作,用歌声带领我们走出了困顿和迷茫。更应该感谢的,还是八十年代,那宽松的政治氛围,激发了人们的创作激情和活力,给了词曲作者以无限遐想的创新空间和灵感、勇气!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哎,那一股铺天盖地的歌坛西北风噢,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敲打着我的心弦……
梅子 (2013-07-20 08:17:40) |
长治县西火村,我知道这个村子。 |
雨林 (2013-07-21 11:14:03) |
多么幸运我们曾经是八十年代新一辈。 那时候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可以更崇尚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