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帖子《下乡好》,一石激起千重浪。
感谢姜医生提起这个话题,把躲进小楼的我刺激一下,竟然想了一个晚上,乱哄哄的脑子。
我幸运的没遭遇上山下乡,但小时候去过知青点住过一段时间;身边的亲人朋友,曾经的知青不少,当年的那一代人,有几个能逃过那一劫呢?
那苦,那痛,精神肉体的被扭曲,被蹂躏,身心受尽摧残,大部分知青都不愿回首过去,只希望噩梦不再困扰。毕竟,要揭开这疮疤,还要咬文嚼字的写出来,没有强壮的心灵,坚强的意志,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是不可能把这段历史还原的。
你想想,那整整一代人,上小学时已经经历了一连串的运动,刚过十五岁,不到十八岁,教育被中断,硬生生的被送到广阔天地,广阔而贫瘠的天地,扛起锄头镰刀却连草都挖不到来充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天斗与地斗?斗得过吗?没几人能真正学到农业知识,因为落后地区的农民,也没有知识和条件来改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多,为了在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学会了与人斗,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你死我活。。。。。。
今天见姜医生删了贴,其实不必。因为现在的后生一代,确实不知道,也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事情!经历过的人,大多数都不愿再回想,很多生活在底层的小民百姓,也没有能力写出来,印出来让后代知道!某些人为达到某个目的而编的故事,拍的优美电影,文过饰非,实在是愚弄大众;就像这些年流行的清宫剧,穿越戏,让孩子以为古代的女人可以满大街乱跑,令人啼笑皆非。再加上整个大环境的限制,国人也喜欢为尊者讳,后人能读到的真实非常有限!
这二十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技术改变了人类的大脑思维,高科技给城市人丰衣足食的生活,以致70后已经不理解曾经发生了什么事,新一代不可能真正体会那种身心被摧残的凄惨,以为下乡是呼吸新鲜空气,吃有机新鲜蔬菜,圆世外桃源的梦!就像我们虽然读过历史,知道南京大屠杀,可没有经历过抗日,所以可以心安理得的使用日本产品。
又能有几人可以有子蕴姐的条件和能力,写出当年的一小部分历史呢?子蕴姐都说,她的同伴比她遭遇更惨,只是都不愿揭伤疤了。张纯如用生命写了《南京大屠杀》,可恐怖的事实,加上日本右翼分子对她的死亡恐吓,逼她精神崩溃,患了忧郁症,最终无法面对而结束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当年的知青,大部分的普通百姓,千辛万苦回城后,面对的又是就业难;然后,当一部分人富起来之后,他们又下岗了!上有老下有少,没房子没医保,不知如何终老!无声无息地消亡了。
姜医生诚实的提问,让我们思考,知青他们不愿或不能写,那么我们这一代呢,我们可以讲是幸运的一代,虽然生在那个动乱时代,却是赶上了好年头,可以读书就业,过上安稳的生活。我们是不是要从小楼里走出来,看看周围的人群,记录点真实,成为历史?
心很乱,所以这篇思维也乱。但下决心放上来,记录未死的心。
渺渺 (2013-05-01 05:19:07) |
予微的这篇思考,写得太好了!话语不多,却说出了问题的实质,哎,那插队的生活我本人虽未经历,但我的哥哥,姐姐们及周遭的亲朋好友们,可是多了去啦!从身边亲人们的种种遭遇,已经知道这经历是是好还是不好了。呵呵! 谢谢予微! |
阿朵 (2013-05-01 05:59:34) |
我没下过乡,我的姐姐也没下过,所以没有这种切身经历,对很多事情都是从电影,电视,书籍中了解到的。可是文学作品,难免有粉饰太平的地方,更何况,有多种因素的考虑,作品都是”高于生活的“。想象中难免失真。 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可能不能感受当事人的那种痛。就像没上过战场的人,再怎么想象,也不能体验战士那种经历生死的经历。 相信姜医生也没下过乡,大家都是文友,以文会友,互相理解,保函一些吧。 |
渺渺 (2013-05-01 07:45:26) |
阿朵好!其实大家都是文轩朋友,只是就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是对事不对人的,姜医生更没必要删去自己的文章,为了那几十年前的往事,伤了彼此间的友谊,不值得哦。我们大家都等着看姜医生的医生日记呢! |
木桐白云 (2013-05-01 08:20:05) |
一个人的社会生活的体验是有限的,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予微讲有经历有能力的人走出自己的小楼讲述自己的经历与体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很赞成,我们写些东西并不是为了成为作家,这年头说作家的头衔有多少价值?我们之所以坚持,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很有意义,为后来者也为不了解者提供一些可能的认识途径,哪怕是糟糕的文字起码也会起到一点引起思考的作用。 |
林静 (2013-05-01 08:23:25) |
我想姜医生的帖子引起了很多误解,可惜那个帖子不在了,没法回头重读。就像我们开导人在非常不顺的时候,经常劝那人同样的事情多往好处想,不要想不开,尽量能放下就放下,尽量把很负面的东西吸取点正能量出来。比如说别人丢了东西,咱们劝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甚至有些不耐烦地抱怨:这么久了怎么还惦着。我读「下乡好」的第一感觉,姜医生针对下乡的五六点好处更多的是调侃地对"放不下"的态度着急和不理解,并不是歌颂上山下乡运动。如果因为缺乏敏感的评论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我想那绝不是姜医生的本意。我在跟贴里说愿意参加姜医生的团队下乡看看,是真的觉得有必要亲自去看看,亲身去体会一下,或许理解的更深刻。如有误解,在此我仅代表我自己请大家多多包涵。 |
鐡手 (2013-05-01 11:12:05) |
我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73年刚进高中,就在全国上山下乡的洪流裹携下去了农村……
文革后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国家而言,中断了正常的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事实上是文革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极大政治动荡不安,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的经济建设和教学读书了,国家的经济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大量的青年人在社会上游荡无书读,无工做,只得把他们支使到农村去以减轻城市的压力。对家庭而言,当时的农村绝大多数非常贫穷落后,孩子不能正常的接受高等教育,不能正常的进厂做工,很多家庭因上山下乡而被迫改变了生活的轨道。对许许多多的知识青年个人而言,上山下乡经历了劳动锻炼,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制度下,知识青年是无法靠自己所学有限的知识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空有一腔激情抱负也只能成为劳动机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后来虽然回到了城里,却又因为在农村仅仅成为劳动机器,失去了在高校学习知识,在城市作工经商积累资本才干的机会而最终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沦为下岗工人,从而一生彻底成为文革、国家的牺牲品。
不可否认,知识青年中也有极少数有政治背景的人下乡不久就被家人设法捞去了部队、捞回了城市,这种下乡镀金的好事绝大多数的普通知识青年是享受不到的。也有一些知识青年通过上山下乡运动增加了阅历,增加了才干,最终从无数的知识青年中脱颖而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对这些少数人而言,你或许可以从他们那里听到“青春无悔”、“激情岁月”的高论,但是,评价整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能以这些少数人的经历、成长为样本,而应参考绝大多数的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
如果有人把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想象成到农村短时间游山玩水,体验生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下面我转发一下我以前写过的一篇回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散记。
|
鐡手 (2013-05-01 09:47:03) |
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政治运动每隔三、四年就会来一次,所有人要被迫表态、站队,昨天还是夫妻、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今天就有可能互相揭发、批斗,为的是在政治运动大潮中自保。有独立思想、敢于表达清醒认识、那些遵从纯粹人性生活的人,都在无数只指向自己批判的手指、无数只高高举起打倒的拳头中遭遇恶运……。一切物件、言论、思想都必须打上“红色”、“革命”的标记,领袖言论一出,所有人疯狂地上街庆祝,每一个人都站在领袖的神像前“早请示”、“中对照”、“晚汇报”,“忠字舞”舞遍神州大地。 |
鐡手 (2013-05-01 09:47:23) |
一切疯狂的行为都不会持久!红色风暴席卷而过,老猫的政治对手被置于死地,国家生产经济一片潇条,那么多被鼓动起来的青年不分白天黑夜在城市里游荡……。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安定的绊脚石。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了…… |
鐡手 (2013-05-01 09:47:42) |
那是红的剌眼的岁月,广播里传来“伟大领袖”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居委会送来“光荣批准”上山下乡的大红通知,额全然不顾爹娘的担忧,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将独立世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喜悦…… |
鐡手 (2013-05-01 09:48:03) |
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锣鼓欢天喜地敲滴震天响,一辆辆大卡车满载着身披大红花的青年学生。突然人群中冲出一位母亲,手扒住车箱呼喊着爱女的名字,因为情绪激动而晕倒在地,旁边值勤的冲过来两位警察,把母亲架起来就走。锣鼓还在敲着,女生哭成一片,男生黯然情伤…… |
鐡手 (2013-05-01 09:48:22) |
也曾有,挥舞镰刀奋战田野收割新麦,一年的辛苦劳作到了金秋回报的时候,劳动的喜悦洋溢在心头,歌声此起彼伏,肩头挑着沉甸甸的麦捆,一曲“桑木扁担轻又轻,挑担茶叶上北京……”冲破喉咙飞声田野…… |
鐡手 (2013-05-01 09:48:42) |
也曾有,油灯下居然手捧《毛选》能连续看几个钟头,还人模狗样地写读书笔记,就是在这种自觉不自觉的互动中,忘记了自己,心里只有领袖。 |
鐡手 (2013-05-01 09:49:00) |
如果没有文革十年动乱摧残人性的社会政治背景,充满激情的生活足以绽放出英雄主义的自豪与无悔。也正是有了和中国百姓最底层人们共同生活的经历,额在面对农民、农民工、小商贩、穷人时,总是觉得额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额们可以宽容地把那段磋砣岁月看做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历练、一种生活体验,可是这掩盖不了大多数知青经历造反、下放、失业、失教、再经下岗的轮回最终成为社会与政治牺牲品的事实。 |
鐡手 (2013-05-01 09:52:13) |
因为客观的原因,额们现在还不被允许对1949年到1978年这段中国历史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希望人们忘记那段历史,有些人却在津津乐道中盼望着回到过去,现在的80后、90后许多人都不知道中国曾经经历过什么,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忙里抽闲多做些了解,或多或少可以从中探知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
老来天真 (2013-05-01 10:06:30) |
猛烈的炮击使姜医生撤回了帖子,多少都使人感到有点悲哀!文轩是一个自由的地方,有言论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如果只有一种声音的存在,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呢! 阿朵、渺渺问候你们!! |
渺渺 (2013-05-01 10:34:21) |
支持铁手!看来我们是同一时代的人了,你是73年进了高中,我是70年进了工厂,虽然我自己不曾上山下乡,但我的三个哥哥姐姐们却经历了这一切。而且他们的生活状况的确如铁手所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后来虽然回到了城里,却又因为在农村仅仅成为劳动机器,失去了在高校学习知识,在城市作工经商积累资本才干的机会而最终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沦为下岗工人,从而一生彻底成为文革、国家的牺牲品。” 以上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哦,所以自己或家人没有这种状况的人,是难以想象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难处的。像我们习主席,像子蕴姐那样的后起之秀,在知青中是凤毛麟角,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虽然国家后来也试图对这群牺牲品做某些补偿,例如“插队年限算工龄等等”,但这短短的几年工龄补偿比起宝贵青春的荒废又算什么呢? 文轩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家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并发不同的声音,都是对事不对人的,完全不用太介意彼此的争论和分歧啦! 如果我也有得罪大家的地方,在此先给大家鞠躬道歉啦! |
鐡手 (2013-05-01 11:49:59) |
跟经历过同时代生活的渺渺握个手! ^_^
我的家庭和你的家庭差不多,我家是兄妹两人,我不下乡,妹妹就必去。我们当时的政策是每个家庭只能留下一个孩子。那肯定是我下去了,妹妹进了工厂。你哥哥姐姐的付出换来你进了工厂大门。
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轨迹,也不能说下乡锻炼5年对自己一点好处没有,起码我吃苦耐劳的能力是提高了,意志品格得到了锻炼,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现状了解更深。当时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知识青年,下乡时还是怀揣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理想,也确实努力付出过,不过个人的积极努力在面对国家极左的红色政治恐怖环境时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最终只能是“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映沟渠”。
我后来有幸78年考进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工作,与绝大多数知识青年相比,混的不算坏。不过我同一生产队的另十几位知识青年伙伴后来虽然都回到了城里,有七、八位最终还是在改革开放中下了岗其实就是失业,还有两位终因生活落泊早逝。我们这个生活队的知识青年们的经历只是几千万知识青年们的缩影。邓小平上台后停止了知青上山下乡,后来国家也把知青上山下乡的时间算做工龄,但正如渺渺你说的那样:“这短短的几年工龄补偿比起宝贵青春的荒废又算什么呢?”,所以评价整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应参考绝大多数知青的人生轨迹就不难得出客观结论了。 |
林静 (2013-05-01 12:39:33) |
是啊,agree to disagree,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一起努力。 |
姜尼 (2013-05-01 13:11:10) |
予微, 我来文轩其实就是来玩儿,不想捅了马蜂窝。我发现“知青”这个话题对我很“disturbing", 对于有麻烦的事或人,我从来没兴趣争论是非曲直,只是简单的”delete",让那些事或人远离我就完了! 大家都挺忙的,上网玩儿图个高兴,不高兴就不玩了,你要是能把我的名字从你的帖子标题去掉,我会很感激。“知青”离我的生活很遥远,我对“知青”的话题一点兴趣都没有。
谢谢!
|
海云 (2013-05-01 13:33:00) |
姜医生,网路是个小社会,慢慢你会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看法不同没有关系,更何况在文轩,大家都很友好,我也常被别人批,批得我能接受的,令我成长,批得我有时接受不了的,一笑置之。予微、你、我包括亨利宋,都属于幸运的一代人,没有经历上山下乡,但是,很多不幸的人经历了,大家探讨,意见不一,别太介意。我们都喜欢读你的医生日记。 我说个例子,前两年,大陆大唱红歌,我正好回国探亲,听着觉得挺好玩的,因为令我想起小时候的情景,我父亲却对那些红歌特别反感,因为那令他想起很多不愉快的文革时的经历。同样的一件事情,每个人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带出的联想甚至回忆和解读都会有差异,只要我们能稍微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很多时候就能释怀! |
姜尼 (2013-05-01 13:45:30) |
海云,那个日记我肯定要写的,那是我所经历的生活,过些日子我会继续的。 |
予微 (2013-05-01 15:17:34) |
姜尼好! 网上是个江湖,也是个小宇宙;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们各尽所长。文友都非常欣赏你的写作,希望你不要被这“瞬时阵风”刮走了。 |
姜尼 (2013-05-01 15:37:24) |
予微,我就是在网上瞎转,不小心点了个链接,就跑到文轩来了。文轩挺好的,这么多人很认真的做文学。我对下乡的概念完全是从电视剧得来的,我挺喜欢看的。铁手,木桐关于知青的文章,是第一手资料,非常有价值。喜欢看这样的直接来自当事人的文字。 |
henrysong (2013-05-01 19:47:06) |
得,看来我这个直筒子大嘴巴又得罪人了。 |
panda13 (2013-05-01 19:51:07) |
海云说得非常好,同样的一件事情,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会让每个人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包容别人的想法。我没有当过知青,但是我跟我父母下放到乡下去过。那时年纪小,不体会父母的悲哀,却觉得乡下很好玩。像我这样到乡下去过的都有这种想法,更甭提姜先生了(估计姜先生是70后或80后)。。。 |
panda13 (2013-05-01 19:54:24) |
Henry 是个性情中人。大家都知道你是个好人。要不你在文轩上有这么多女粉丝呢 |
海云 (2013-05-01 20:07:15) |
姜医生九十年代在中国做心脏科医生,怎么想都应该是我们的同辈中人。80后那会儿还在读小学,70后也最多在读大学。:) |
海云 (2013-05-01 20:09:01) |
很容易送童鞋,你知道我们都灰常爱你这个”直筒子大嘴巴”。 |
予微 (2013-05-01 21:16:15) |
我原来是佩服,现在是崇拜你这个直筒子大才子了。我正想着要抵抗你的谏言,鼓励儿子读文学!同样一件事,我想出满头乱发,送童鞋却想得那么深,表达得那么逻辑! |
若敏 (2013-05-01 21:36:20) |
谢谢予微的文章,文轩真是特别好的地方,因为大家都认真地以文会友,非常喜欢这样的地方。 |
henrysong (2013-05-01 21:52:12) |
谢谢国宝的安慰。 :) |
henrysong (2013-05-01 21:53:11) |
谢谢海云,真抱歉,老是给你这坛子惹乱。 :) |
henrysong (2013-05-01 21:53:45) |
秀美最会拿我开心了!:) |
予微 (2013-05-02 02:22:14) |
真心大白话!IT的人发明创造了电脑,网络,就是让好文章流传世上。 |
予微 (2013-05-02 02:26:52) |
没想到铁手曾经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啊!:) 非常感谢铁手分享这段并不愉快的经历!这一段历史,对中华民族,根本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就是一个大灾难。 |
予微 (2013-05-02 02:28:16) |
多谢渺渺,我这篇文章是随笔写来,很散乱。就是想到知青们的遭遇,特别心痛。 |
予微 (2013-05-02 02:31:54) |
是啊,阿朵,没有经历过时,实在很难理解那种心情。就像有次,我爷爷,一个平静儒雅的老医生,很愤慨的说他不用日本产品,出门要坐我们的日本车,是无可奈何。我很惊讶。后来想想,他经历过抗日战争啊。 |
予微 (2013-05-02 02:33:47) |
谢谢木桐,是的,我们写,不是为了“作家”名头。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自己常常想忘记不愉快的过去,但发现后人误解了,有可能导致另一场灾难。 |
予微 (2013-05-02 02:36:56) |
林静好可爱,“仅代表我自己请大家多多包涵”。哈哈,我也是! 我也觉得姜医生是调侃,他挺幽默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过往,像电影一样浮现,让我心乱乱的,就写了这么一篇。给大家添乱了。呵呵。 |
予微 (2013-05-02 02:40:19) |
渺渺说的对,各人经历不同,肯定有不同的意见和感受。大家畅所欲言,可以开我们的思路。 |
姜尼 (2013-05-02 02:42:46) |
木桐,我那不是给“下乡好”多找几个理由吗,还当真? |
予微 (2013-05-02 02:44:09) |
呵呵,当年我去知青那个生产队住的时候,也是跟熊猫一样,觉得可以抓鸡追狗,捡番薯,很好玩。后来长大了,见到回城知青的凄凉,才慢慢体会他们,看到现在某些人粉饰灾难,觉得悲哀。。 |
予微 (2013-05-02 02:46:06) |
是啊,文轩的人很有才,更是有爱心,各有看法,这样才精彩。 |
予微 (2013-05-02 02:47:18) |
问好若敏!大家以文会友,增广见闻。 |
鐡手 (2013-05-02 03:53:58) |
很惭愧的是我在广阔天地里没有能够大有作为,要不然现在也不会混的这么一般了,呵呵……
对我个人而言,那段知青生活的经历也并非那么“不愉快”、“不堪回首”,但是我确信,那段历史包括文革对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灾难。如果硬要从中找出什么“积极意义”,那就是应该警示后人,永远不要把自己送入思想的牢笼中去。 |
予微 (2013-05-02 05:48:01) |
哈,海云,我有次请人吃饭,我忙着煮,LG说他刚买来《东方红》和一些“老歌”,要放给客人听。谁知客人立即摆手加摇头,说,不要听不要听,这让我想起那恐怖的过去,不要听! |
林玫phoenix (2013-05-02 23:56:44) |
你老有才了,正经一江南才子,上一辈子你是什么来着? |
林玫phoenix (2013-05-02 23:59:20) |
每个人对社会,人事的看法都不相同,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做出诠释,一个文革,在谢晋的心中,那是<牧马人><天云山传奇>和<芙蓉镇>,在姜文的心中却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
予微 (2013-05-03 03:00:40) |
林导就是导演的专才,几个电影名字,就说明了一个大道理!服。 |
黎玉萍 (2014-03-31 03:27:18) |
我想,所谓下乡好和多难兴邦的思想基础同出一辙。在无可选择,无可奈何的腐肉中,更要吃出美味和营养来,大概只有我们的一些同胞有这本事。 |
予微 (2014-04-01 03:56:57) |
“在无可选择,无可奈何的腐肉中,更要吃出美味和营养来,大概只有我们的一些同胞有这本事。” 多谢玉萍姐,很耐人寻味的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