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记

一,循循善诱李师母

    Kevin的启蒙老师是慈祥温和的台湾人李师母。因为她的丈夫是一个牧师,所以我们都这样尊敬地称呼她。李师母很懂得儿童心理,每次开门见到儿子,都夸儿 子是“小帅哥”,逗得孩子心里美滋滋的。李师母从外到内的亲切温柔,让孩子们很容易就喜欢接近她,她说什么,孩子们就顺从地照着做,很规矩。


   李师母教钢琴很有特点。她对初学者教课从来不超过半小时,极有耐心倾听孩子讲话,从讲话中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然后又针对性地循循善诱,让孩子们能在钢琴边安静下来。


   李师母自己做了很多的小卡片,用活泼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很难掌握的五线谱。她先让孩子弹很简单的歌曲,还边弹边唱,带动孩子活泼的个性,在娱乐中就上完了课,一点也没有枯燥难学的困难。


   当孩子开始熟悉五线谱、对弹奏表现出兴趣以后,她才慢慢地加长时间,内容也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并且稍微给孩子一点有挑战的曲子,让孩子回家练习。弹得满意了还有小小奖励。儿子总能得到一粒棒棒糖或者一颗巧克力。


   可以说,是李师母的耐心和爱心,外加灵活的授课技巧,让儿子喜欢上了音乐,喜欢上了

弹钢琴,感觉弹钢琴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吾儿学琴流水记(2000年的秋天,李师母在Saratoga 的一个小教堂举办了一次钢琴演奏会。师母的学生有几岁到十几岁不等的学生。表演完毕,大家合影留念。前排左一是李师母,左三是俺家闺女,前排右四是俺家儿子。)

    人生之路的启蒙老师是相当重要的。儿子跟着李师母学了差不多四年的钢琴,他们好得就
像奶奶和孙子一样亲密。后来李师母跟随着李牧师全家搬去了纽约,去和他们女儿住在一起,儿子才不得不重新寻找老师。


二,严谨作风伊利亚

   后来Kevin 也跟着几个老师学习钢琴,但是都不太理想。儿子拖拖拉拉地退步很快,让我很着急。偶然之中,听说一个俄国音乐家愿意当家教教孩子弹琴,我便很快与这位叫做伊利亚的作曲家联系上了。于是,Kevin 有了他的第二个钢琴老师,伊利亚。


   伊利亚是一个犹太人,在以色列长大,战乱的时候去的前苏联,后就定居在那里。他和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刚刚移民来美国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艰难,甚至没有一个像 样的住所用来教孩子钢琴。他愿意上家里来教课,这很对我的口味。因为那个时候,孩子他爹在中国发展,我带着两个小孩子独自在美国生活。时间花费在路上,很 不方便。他能上门,再好不过。他介绍自己在苏联的时候是一个作曲家,收费自然要高一些。孩子喜欢弹琴,收费高些我不太在乎。我们谈妥了价钱,他开始每周一 次的上门授课。

吾儿学琴流水记

( 右图:2005年,开文和伊利亚老师在一次家庭演奏会之后合影。那时,儿子已经是他比较得意的学生。)

  

   伊利亚是个作曲家,到美国带学生教钢琴,实在是委屈他了,但是生活就是这个样子,要养家糊口,他也没有办法。


   他教课很严格,一个曲子,如果不是练习一个月时间,就别想Pass掉从他手里过关。他的标准,基本上就是要培养另一个莫扎特的标准。他很尽责地指正孩子弹 琴中出现的错误,比如强音弱音之间的分寸把握,一个音符到底是用长音还是短跳音,他都要细细推敲。我这个外行虽然觉得没有必要认真到如此细节,但是要听从 老师的安排,所以从来都大气不出,让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几乎我都会弹的枯燥的曲子。


   伊利亚由于刚到美国,英文讲得很糟糕,孩子几乎听不明白。好在音乐有的时候不需要语言沟通,他言传身教地弹奏曲子,孩子也能够明白他要说什么。只是他很少 面带微笑,表情过于严谨,让孩子对他很是敬而远之。他的上门授课,让他生意很好,收了不少的学生,但是由于长时间在路上奔波的缘故,他看起来总是疲惫不 堪,脾气也是越来越不好,有的时候来的太晚了,我稍微提醒了他几句,他就整个课上不言不语。他面露温怒,脾气粗暴,说话口气很强烈,让孩子们常常感到紧 张,一紧张就弹错,越错就越紧张,自信心大减。我家儿子和女儿竟然有几次看见伊利亚进门,就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有几次,我看见他辅导孩子的时候,自己却忘我地弹起琴来,身子左右摇摆地轻微晃动,眼神梦游在很遥远的地方,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忘记了身边还有小孩子。 我相信,他真的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还有一次,我也受邀请观看了一场由他和几个同伴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他们演出的好几个曲目都是出自他的作曲。每次演奏完 毕,他都站起来微微鞠躬,受到观众的鼓掌致意。他穿着高档的西装,彬彬有礼,面带微笑,让我看到了作为作曲家的伊利亚,儒雅高贵的一面。


   我很同情伊利亚这样的虎落平阳、落魄无奈的感觉,但是,他 再有才华,却很遗憾不适合教小孩子学习钢琴。我看到的他,除了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那些枯燥乏味的曲子之外,很少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更别提什么西方人 应该有的幽默感和亲和力了,至少学生们很不喜欢他。最后,我眼看儿子已经越学越怕学,女儿已经厌恶弹琴,公然表示要Quit playing piano,而且伊利亚一来她就拒绝走出房间。 我和伊利亚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希望他能改善目前的窘态,但是他太傲气,根本不听从任何意见,无奈之下,最后我不得不把他辞退。


   虽然伊利亚后来再也没有教过我的孩子, 但是他的严谨已经影响到了Kevin, 无形当中,开文从此学琴,不敢松懈放任,有了更加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头,弹琴也按照伊利亚常常教导的那样,在练习当中体会作曲者要表达的思想,用手指的弹奏表达出一首曲子的内在意境。

 

三,双料硕士玛丽

 

 孩子在长大到少年时期时,情形又有了改变。这个年龄段的少年,世界观正在形成,已经
有很多独立的思考,一般的教导很难让孩子们轻易信服和听从。


   开文弹琴已经好几年了,童年时候启蒙老师的肯定鼓励,循循善诱,让他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又有过俄国老师的严格要求,让他在演奏技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后来,因为没有找到合适他的老师,他的自觉性就变得差起来,弹琴缺少了动力和激情,练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慢慢地几乎就要荒废和放弃弹琴。我感到不安,四处打听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合适我儿子的好的钢琴老师。


   好朋友丽丽及时推荐玛丽老师给我,真的是救了我儿子。

 

   玛丽老师很小就从台湾来到美国读书,后来拿的是心理学和声乐双料硕士学位,天性活泼

乐观,英文中文都相当流利。关键是她很美国化,又很传统中国化,很了解ABC青少年在这种

中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特殊心理。她善良婉约的气质,让她自己融进了孩子们的心里。本来玛丽

老师的学生已经超满,她婉拒了接受Kevin做她的学生,但是红花也是不放弃,一再地说服老

师收留Kevin,并且很自豪地告诉玛丽,收留Kevin不会让她失望。玛丽本来柔软的心肠被打

动,终于同意教我儿子跟从她学琴。

吾儿学琴流水记

  

   自从跟玛丽老师学琴以后,

我又看见了那个坐在钢琴前面全

身心投入到音乐当中的让我喜爱

的孩子。我不知道玛丽老师用了

怎样的魔法让孩子重燃热情,只

是看见孩子在音乐声中陶醉忘我

的神情,让我感动和安慰。


   Kevin找到了他喜欢的老师,玛丽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她中意的学生。哈哈,有些“两情相悦”的感觉呢。

 

   玛丽老师说话很慢,常常带着笑意,平时学生弹琴时,她在旁边仔细听,并不打扰,当听出错误,就马上指正。有的时候我看儿子有自己的想法,想加到曲子当中 去,玛丽老师也鼓励孩子去尝试,并且也参与出主意,反复帮助修改,帮助孩子感觉修改后的不同。修改后的曲子往往更加动听,同时孩子也对玛丽老师更加佩服和 尊敬。


   有的时候上完课了,儿子还不愿意离去。他总是喜欢和老师多聊几句话,比如学校的事,自己的功课,甚至家里的事情,俨然把玛丽老师当作了好朋友。也有几次,我去接儿子,都看见玛丽和开文用两架钢琴,同时弹奏一首曲子,陶然忘我,好像“二重唱”那样。曲调浑厚荡漾,充满了说不出的流淌的感觉。两人还不时地用眼神交流,那种默契和投入就是最温馨的画面。听音乐会演奏,还不如我听儿子和玛丽老师的重奏来得陶醉。

吾儿学琴流水记

(玛丽老师临离开硅谷之前,在家里举办了一次家庭音乐表演聚会。开文是最后一个学生表演钢琴。表演之前,儿子即兴讲了几句话,一是感谢玛丽老师的这几年来 的辛勤培育,二是告诉面前的小学弟小学妹们,学习钢琴是一件很快乐和享受的事,鼓励他们不要害怕练琴的枯燥。练习越勤奋,才会把钢琴弹奏得越好。玛丽老师 坐在后面,准备为儿子伴奏,此时也听得入了神。)

   儿子做玛丽老师的学生有三个年头,直到现在,玛丽老师因为丈夫在缅因州找到了更合适的工作,不得不全家离开。前几天,儿子在他朋友的推荐下,又认识了一位 新老师,是一个英国老太太。跟着学了几次,儿子不喜欢,感觉老太太太古董,挑选的曲目也很沉闷枯燥,教得也死板,不如他的玛丽老师。Kevin决定先自己 练琴,等遇到真正合适的老师,再说。


   开学以后,学校和课外活动已经把孩子的时间填充得满而又满。即使这样,儿子却说到做到,坚持自己每天练琴半个小时。那股子的认真劲头,让我知道,儿子已经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他做这些,不是在为什么人做,他是真的喜欢,他在为自己做到最好。


   音乐,让孩子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在教会里,他是Keyboard的弹奏者;在学校,他是乐队的长号手,兼职着钢琴伴奏。儿子不但自己喜爱着音乐,同时也在用音乐传递给所有人快乐,学习音乐的目的他已经达到了,作为妈妈,我已经相当满足了。






牧童歌谣 (2013-03-30 14:35:13)

红花,图片看不到啊。

我很喜欢开文学琴的过程,真正培养了兴趣。 我在孩子练琴上有点不能放松,稍微有一点偏差我都觉得刺耳,要是强弱音没搞对,装饰音不够快速清晰,该连的地方不连该跳的地方跳不起来,我简直脑袋嗡嗡响。 有时候老师说可以过的曲子我硬是不让过。两年前女儿开始中提琴,跑调,还该sharp不sharp该flat不flat,整惨了,还好现在调子准了。 我真应该学会放松,看了这篇很有启发。

林玫phoenix (2013-03-31 01:53:59)

学琴就是让孩子接受音乐熏陶,好老师就是帮助孩子培养音乐的感觉,如果孩子将来不是以音乐谋生的话,真没必要让他们受折磨,能在愉快的环境里轻松弹琴就足够了。

若敏 (2013-04-02 01:19:08)

好老师,能因才施教,是孩子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