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大学(11) 美国孩子的打工和自立

其实这篇文章应该叫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价值观。 

儿子已经上大二了,正像我以前预料的,他是一个不喜欢跟父母做很多交流的孩子。好像一切事情都不用我们过问,我们知道他的学习成绩不错,也知道他参加学校的活动。 但好像还是有让我们担心的地方,比如课外打工啦、交友啦,不过孩子不喜欢我们过多地介入他的决定,我们也只好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掌握他的人生。 

由于我们住在美国的中西部,加上我们所在的学区几乎没有中国人,我家的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在学校接触的同学,几乎都是祖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老美。我的两个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都受到老师、同学、和朋友们很大的影响。 

其实呢,我和老公也都是出身于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两家在三、四十年前的中国,不能算富可也不穷。小的时候,常常帮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妈妈会给我二十元人民币,十五元用来交伙食费,留下五元做零花。一般的情况下,那五元是花不光的,主要是不会花,不知道应该买什么。到了下一个月,妈妈再给钱时,就会说,“十五元够了,上个月的还剩几元呢。”  

好多年、好多年以前,我曾经在读者文摘的杂志上读到过一篇写洛克菲勒家族在已经很富有了,仍然刻意教育孩子勤俭好劳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多吃一点苦,会使他们长大以后更加懂事,更知道人生的不易,也会更尊重别人的劳动。 

二十多年前,绝对没有想到会来美国,会在美国安家,并且养育两个孩子。在我的观念里,我们中国人在美国,无论怎样我们的面孔就已经于大多数美国人不一样了,我希望我们能尊重美国的文化和习俗,能入乡随俗,能让我的孩子们在成长时,除了知道他们是中国人以外,还要让他们懂得做一个尊重他人、有教养、而且也让周围人尊重的中国人。 

有了这个想法,到了女儿上小学时,我曾经刻意去找一些老美同事和邻居聊天,主要是想搞明白他们是如何教育孩子,也曾经重点了解了一下老美是如何处理孩子们的零花钱。调查的结果发现,老美在处理小孩的零花钱上,不外乎两类,一类是给固定的allowance,一类是小孩帮着干家务,按劳动付给零花钱。大家可想而知,按劳付酬就成了我家两个孩子挣零花钱的渠道。 

女儿上小学时就帮助洗碗、叠烤干的衣服。大一点她考了美国红十字会babysitter的执照,除了帮助我们照看弟弟以外,还受雇看邻居家的小孩。记得那时候女儿给老美看小孩,一般人家给每小时给2-3美元,而她看自己的弟弟我们只给她一小时1美元。女儿在刚开始照看弟弟的时候,曾经跟我们提出抗议,她说,“为什么我看弟弟给的工钱比帮别人带小孩低?”我曾经笑呵呵地回答她,“照看别人家的孩子时,你需要全心全意,你基本不能做其它的事情;而在自己家里看弟弟,大部分时间你是在做你自己的事情,工作不一样,报酬也不同。”记得女儿当时非常不感冒地眨眨眼睛。到了儿子十一岁,按威州的法律,他可以独立自己在家了。自然女儿的看弟弟工作也就没了,女儿曾经大大地惋惜说,“唉,一夏天几百元钱的工作没有了!”女儿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在她16岁时,做杂货店的收银员。 

轮到儿子帮家里干家务挣零花钱,男孩子的劳动项目也就有了一定的强度。他的第一份家务是帮我们扔垃圾,然后给家里吸尘,再后来是冬天帮着铲雪,夏天帮着剪草,或者修剪树木。在儿子15岁时,就有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给本地kumon Learning Center当辅导老师。 

可能在许多国内人的眼里,认为家里有钱,孩子就不用勤俭生活, 我认为这在很大的情况下,会应了中国的老话----“富不过三代”,因为娇宠下的孩子,很难成才。其实在美国,小孩子能找到一份合适的课余工作,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自己要在金钱上自立的标志。 

当然也不能说所有老美的做法我们都能接受。 

儿子高中快毕业时,一天放学回家,非常正式地谢谢我和他爸爸。他说他很感激我们让他去藤校上学,而且准备帮他付学费。他跟我们讲,他的好朋友麦克也考进了好学校,但麦克有钱的父母直接跟麦克讲,他们不会供他上大学,因为麦克已经18岁了,麦克的父母要求麦克自己勤工俭学去读他想去的大学。结果,麦克选择了一所给他奖学金的普通大学。 

我们无可非议麦克的父母,他们有他们的理由做他们的决定。但我和老公还是非常感叹麦克父母的做法,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认为我们要鼓励孩子上好大学,而且也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资助。当然,我们家的两个孩子,上大学都需要打工,因为我们只负责学校寄来的账单,其它他们需要的零花钱、买书的费用、以及日常一些开销,都由他们自己勤工俭学来支付。 

也许不是所有家长都同意我的观点。不过大部分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无论是低收入还是高收入家庭,他们基本都是以早打工、早自立为荣。






牧童歌谣 (2013-03-04 01:15:08)

非常同意,非常欣赏百草园的观点! 我孩子还小,但以后也要这样教育!

海云 (2013-03-04 03:10:31)

呵呵,我儿子高四,现在打两份工,赚钱特起劲儿!

阿朵 (2013-03-04 03:13:20)

白草,我看了看权重集数,正负各100,应该可以贴200集啊,你只看到正负10?

百草园 (2013-03-04 14:02:11)

牧童,小孩可以让他们干轻微的家务,比如整理房间,把玩具放回原地。

百草园 (2013-03-04 14:03:49)

呵呵,海云,你儿子正是打工的好时机,大学录取完了,高中还没毕业。让他赚钱自己花,反正美国孩子都这样。

百草园 (2013-03-04 14:06:02)

朵儿啊!,我加链接时,那个连上一篇的地方最大只显示到我的第8集,无法继续加更多的了!这个系列的地9、10、11,都跟第8集连一起了。

阿朵 (2013-03-04 15:04:29)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的所有文章2,3,4.。。。11,12.。。。。,都要选: 儿子上大学(1),每集只是权重不同而已,我帮你改过来了。

 
老来天真 (2013-03-04 16:45:53)

在德国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会为孩子从小就买一个教育基金,等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就动用这个基金,基金不够孩子用打工来贴补,如果孩子优秀,家庭条件也允许的话,不会做出像麦克父母的做法。

百草园 (2013-03-04 17:14:33)

谢谢阿朵!自己好笨啊!这回知道怎么用了。

百草园 (2013-03-04 17:17:26)

刘瑛,美国也有这样的计划。但不是要求家长一定要参加,大部分父母不参加,包括我们。我们不参加的原因是,如果孩子名下有教育基金,我们就更拿不到校方的补助了。麦克的情况是父母没给存基金,也不要给他付学费,由于父母的收入高,他连贷款都不合格。

若敏 (2013-03-04 20:36:32)

谢谢百草!很有帮助!

桑妮 (2013-03-05 01:15:58)

报告阿朵,其实不必每集权重都加一个数,我的螺旋目前只用0-4,职场写了60多集,好像只用了0-7。

桑妮 (2013-03-05 01:16:56)

写得好,这篇应收入下一期子女教育文集。

外星孤儿 (2013-03-05 01:29:13)

中国的思维,“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想不通麦克父母怎么就不帮孩子一把。我觉得我做的最有魄力的决定就是出资帮助儿子读藤校。当时儿子有几个offer,有奖学金的校是一般校,藤校没有奖学金,对我们挣人民币的人来说,那学费还是不低的。儿子呢,处于两难抉择——不想再花家里的钱,又非常想去藤校。我毅然决然选择藤校。选择藤校的好处不言而喻了,儿子至今感谢妈妈呢。

百草园 (2013-03-05 01:50:17)

老天,桑妮,那你咋连接的文章,我一直用你的下一集看文章呢。

百草园 (2013-03-05 01:52:32)

呵呵, 若敏,希望大家能有借鉴。

百草园 (2013-03-05 01:54:41)

呵呵,桑妮,你是以一个编辑的眼光读文章呢。昨天春阳也提这个问题,看看到时我们能收集多少文章,如果不够,可以在这个系列里找几篇,我来润色充数。

百草园 (2013-03-05 01:59:18)

外星孤儿,wow,你这笔名很独树一旗啊!

老外和我们想法不太一样。我能理解麦克的父母。其实,如果麦克真的那么优秀,他可以以后在工作中崭露头角。当然麦克要走一些弯路,我们中国家长不喜欢这样,我们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基础去面对以后的人生。

玮仁 (2013-03-05 02:24:32)

把孩子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特别是各种生活技能,不容易!

孩子一步步走来,需要自己努力,还有家长的心血。

看到孩子的成长,好欣慰!

天地一弘 (2013-03-05 05:12:00)

谢谢百草,学习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地生活能力。

外星孤儿 (2013-03-05 05:35:27)

嗯,所以说我们是中国式的思维。其实走弯路、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中国人对孩子太呵护了。

这个笔名来自于一个我原创的科幻小故事,看到您的留言,我搜索了一下,好像还有别人写的外星孤儿的小说。我写这个小故事并在报纸上发表于2002年,应该我的故事在先呢,呵呵。有时间我整理一下这个小故事,在文轩上晒晒。

予微 (2013-03-05 06:39:31)

百草会动脑筋,有办法把孩子教育得独立能干。

我也培养儿子做家务,收碗碟,倒垃圾,剪草坪,洗衣服(洗衣机和烘衣机)都是他的工作,但儿子却不热衷赚钱。我让他剪了草,打扫干净,就给他5元,可这小子,宁愿只拿一元,光剪草;让妹妹去打扫,赚4元。暑假让他去找暑期工,不肯!真让我无可奈何。

西山 (2013-03-08 17:42:25)

还有给邻居溜狗也挣钱,就是孩子要能够去捡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