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双儿女的母亲,经常考虑如何教育培养孩子的道理。前几天读了《古文观止》中《战国策·赵策四》里的一篇文章《触詟说赵太后》,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些体会。
《触詟说赵太后》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触詟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
其最后一段的译文如下:
触詟说:”我心里认为,您疼爱你女儿燕后超过疼爱儿子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触詟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哭泣,十分不舍,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祈祷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触詟说:”从今天往上推三代以前,甚至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人中,他们的子孙继承爵位的还有吗?”赵太后说:”没有。” 触詟说:”不光是赵国,那时,其他诸侯国君中被封侯的现在还有后继人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 触詟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这并不是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这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但没有功绩,俸禄丰厚但没有为国家出过力,占有的国家财富太多了啊! 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去世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使派他吧。”因此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平民百姓呢!”
放下手中的《古文观止》心中的思绪却不能平静。为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是可以为之舍命的爱。我们为他们打理生活的琐琐屑屑,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他们,却可能并没有从长远的立志去培养他们做人的本领,教会他们真谛人生的道理。
在现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非常容易得以满足,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给予他们很多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注重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食粮。物质上的东西总有用尽的时候,可是精神上的成熟却是受益终身的。不注意这一点,就会产生”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现象,靠享用前辈的功劳富贵是不能长久的,只有凭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成功才是坚实的。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具备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的独立性;还记得那句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吗? 我们要教会孩子们打渔的办法,而不是把我们打来的鱼喂给他们吃。生活中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教他们如何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实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秉性情操如:高尚的人格,坚强的毅力,理解别人,助人为乐的品格,辨别善恶的能力,以及各种生活情趣,爱好,让他们有丰富的人生等等。
还记得孟子那句古语“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孩子要经历磨练才能成才,但有时我们常常总是怕孩子受委屈,不忍心看孩子受眼前之苦。要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要自己去过的,孩子总有长大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代替儿女去生活,不可能替儿女去面对命运的挑战。他们将来所面临的问题,总要自己去解决的。就像他们刚刚学步时摔倒了,我们不是不顾一切的去把他们扶起来,而是鼓励他们自己站起来,深厚的父母之爱是教会子女如何靠自己生活得更好,如果忘了这一点,就是丢了灵魂。
教育孩子其实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很多的体会也是因人而易的。只愿赵威后的这篇故事能让我们的思绪在这里沉思片刻。
部分原文:
触詟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於长安君。”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甚!”
左师公(触詟)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
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
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
今令有功於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於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於是为长安君约车百
乘,质於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
以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海云 (2013-02-12 00:08:39) |
很好的思考。 新年好。 |
天地一弘 (2013-02-12 05:27:42) |
学习了,教育无小事! 新年快乐! |
梅子 (2013-02-12 08:10:49) |
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为子女考虑长远的利益”的好文章。 谢谢分享! 祝小小鸟新春快乐!
|
若敏 (2013-02-12 19:00:21) |
说得太好了。溺爱往往适得其反。谢谢分享! |
小小鸟 (2013-02-12 20:49:45) |
谢谢海云鼓励! |
小小鸟 (2013-02-12 20:50:56) |
岂敢!你的教育心得我很喜欢。 |
小小鸟 (2013-02-12 20:52:15) |
谢谢梅子鼓励,新年好! |
小小鸟 (2013-02-12 20:53:16) |
谢谢若敏光临!新年好! |
夕林 (2013-02-12 22:05:05) |
古人的智慧值得推崇!教育孩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父母能做的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有时候管得过多,适得其反。 谢谢分享! |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3-02-13 17:30:37) |
你这样的年龄,能读古文观止,真的难为你了。谢谢! |
小小鸟 (2013-02-14 17:58:45) |
此言极是!其实古今都有相同之处。在我看来孩子的秉性要从小培养,越大越难改, 但也不是不能改。谢谢夕林! |
小小鸟 (2013-02-14 18:03:02) |
谢谢圆老! 在书展上买的书, 有古文有注解, 就容易看懂了。 |
西山 (2013-02-20 14:09:46) |
您说的太对了,现在的父母领悟到这点儿的太少了! |
玮仁 (2013-02-20 14:58:55) |
好感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谢谢分享! |
小小鸟 (2013-02-22 21:31:56) |
谢谢西山!我也是这样感觉,所以才写这篇文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