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有多大的距离——读融融《开着房车走北美——北美野生圈纪实》

我们到底有多大的距离——读融融《开着房车走北美——北美野生圈纪实》
文/上官人
 
 

 

(散文集《开着房车走北美——北美野生圈纪实》,融融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如果把中西文学比较来看,作为环境文学这一概念的雏形,中国的山水田园文学显得有些肤浅,只是作为人类行为的背景和文人雅士的点缀,蜻蜓点水的工笔手法,没有把自然放在抒写的主体地位,说白了,中国文学从骨子里把人看得太重了。其实,人相对于自然也是微不足道的物种罢了,只不过是其本身显得有些自以为是而已。
  美籍华人女作家融融最近出版的新书《开着房车走北美》,让我们不但看到传统中国作品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看到现代生态文学对自然细节的专注和其主体地位的审视。她的作品,甚难得的是对自身传统文化重负的果敢扬弃,身心里洋溢着拥抱新文化的胆量。而这,正构成当今海外新移民作家迥异于大陆本土作家最宝贵的精神特质。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融融希望通过此书来带动当代中国环境文学的发展,提高国内人们的环境意识,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品质更好。
  通过此书的阅读,我们发现国内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个可能与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关,更与我们现代化进程和环境观念有关。世界到底有多美?我们根本无法说清。那么从这本书,我们一起来看看,面对自然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融融拜访蓝鸟的琼湖,方圆十几英里,公路两旁,藩篱的木桩上到处可见木制的鸟屋,甚至延续到私人的牧场和池塘边。牧场主人都是它的朋友,鸟类成为他们的邻居,共享一片天地。与她同行的摄影师说,一对蓝鸟至少需要两平方英尺的空间。有时燕子比蓝鸟先行到来,他们还得给蓝鸟添些新房子。融融仔细看了木桩上的鸟屋,疑惑上面还写有门牌号码。陪同的摄影师解释说,为了让鸟儿认得家,在这儿筑巢。鸟屋大概比一本书宽点,门前开了个圆圆的窗口,大小刚好够一只鸟儿进出。北美有许多爱鸟协会,都是些群众组织,比如北美蓝鸟协会,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由于众人的保护和努力,北美蓝鸟从频临灭绝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融融在德温家的后院看到的鸟儿比她之前见过的鸟儿总和还要多。八十多岁的老人喜欢有人前来访问,每天天一亮,就给鸟儿添食换水。然后陪着客人坐在房车边,一边聊天一边做记录。他们对鸟儿如数家珍,德温太太从早上七点半到上午十点,就一共记录了三十几种鸟。德温夫妇最近还写了遗嘱,要把这块宝地捐给当地的爱鸟中心。美国的野生动物公园里有很多退休义工,住在房车里,享受免费营地。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大自然爱好者。他们照顾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关照野生动物,也向游客提供许多便利和知识。约翰·缪尔曾说:“大自然的美是上帝的微笑,影响我们的身体、情绪以及精神世界,具有改造人类灵魂的潜在能力。”而房车正是今天通向这条道路最先进有效的工具。遗憾的是,融融四个月的房车生活,无论在途中还是营地,没有见到一个中国同胞。也许有钱的中国人来北美游玩不喜欢这样,他们热衷于赌马场或红灯区。
  融融把房车开到圣地亚哥,到了一个叫福玛沙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是一块面积三十七英里的湿地,里面停栖很多水鸟。这是当地志愿者协会把被现代城市建设和石油开发而破坏的原始沼泽地抢救回来,种上水草绿树,布置成公园。每周定期有志愿者前来拾取垃圾。目前就这么一小块地方,鸟的品种就多达三百余种。
  融融常常想自己与停在枝头的候鸟产生共鸣,那是常识之外难以证明的奇迹,大概只有信神的人才能明白。而在拜访斯葛丽特时,融融听她自言自语地说:“自然界有一种共通的联系,不同语言的互相沟通,你相信吗?”她说自己与海豚相处了二十年。每天都要相互对话,就像家人一样,融融看着她坦诚而深情的眼睛,信服了。斯葛丽特让融融随行的三个中国孩子轮流驾驶游船,用网兜把水草捞上来,抖出一些小鱼、小虾和海马之类的幼苗。让孩子们放在大口瓶,陈列在她创办的海洋生物保护展览馆。让孩子们目睹造物主的伟大,海洋世界的丰富与人类的联系,教育他们从小热爱海洋,保护地球的生命之泉。
  融融在此书里提到一棵枯树的命运,令我感到震撼。一棵廋骨嶙峋的枯树,大约二层楼高,黑不溜秋的。它就扎根在华盛顿州一个小城的开发区的路上,光秃秃,断肢残臂,没有任何观赏价值。可是在挖土建设中,图纸上没有这棵树的位置,为了这棵枯树的去留,当地居民进行了投票,于是枯树成为了新闻。世界在时刻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时刻变化。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死亡只是一种相对存在的状态。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改变它,可喜的是,今天的潮流是,人类延伸了自己的视野,包括一棵枯树,也列入关怀的范围。豪宅面前矗立一棵枯树,任何人都会反感,可是当你看到枯树上停留啁啾的小鸟,又作何感想呢?
  融融在此书讲述了北美的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那种挚情让我们感到新奇,甚至有点不可思议,可是,我们低头怀想一下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是否有一点赧然和羞愧呢?但愿融融的这本新书一如她的初衷,能唤起国内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转自《文心社》





渺渺 (2013-02-03 02:51:43)

融融好!到哪里能看到这本书或者去买到呢(开着房车走北美---)?谢谢告知一下!

融融 (2013-02-03 03:18:37)

网上应该有哇,当当网当时有很多跟贴推荐这本书。不过,库存好像不多了。上次我外甥女从网上订购十本,只寄来七本,另外三本要去别处调过来。

 

我这里有一些,不过是美国价格,多谢你的兴趣和支持。以上文章发表在江苏社会科学院的理论杂志上。

渺渺 (2013-02-03 05:43:52)

多谢!我会去设法买来看的,实在找不到再麻烦你了!

cathay活着 (2013-02-03 07:37:19)

很赞同你的观点。沿太平洋海岸线,有很多自然生物。上次经过一个海狮滩,就有很多爱护海狮的义工把海滩保护起来,更向开车经过的游人免费讲解和提供有关资料。这些义工,从他们的穿着可以看出,他们只是美国普通的公民,但她们的爱心很能感染人。中国现在的社会大气是一切向钱看。能捞一把的都会伸手去抢。人为的破坏是最毁灭性的。

天地一弘 (2013-02-03 13:19:08)

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统一,人类才能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