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shock(震荡)

 

 

我的大学生活是北京广播学院度过的,现在这所学院改名叫传媒大学,可我们班同学还习惯称之为北广。我是学电视导演专业的,属艺术类,所以,照常规说法:咱曾经是个搞艺术的。

 

我们那一届导演班只招收二十人,男生十二人,女生八人。班上人不多,大家相互知根知底,二十个人同学四年,朝夕相处,同学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同学里有个男生老A,特逗的一个人。虽然称他为老A,其实他跟老字无缘。原因是他生就一张长生不老人参娃娃脸,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皮肤白皙,阿娜多姿,从外表看不出年龄,用现在的说法叫“逆天”。其实老A入学时已经二十五岁了,老大不小的人了,在班上不是排第一就排第二,考大学报名差点超龄。老A是从某文艺团体考入大学的,他原先就是搞表演的,现进入大学深造,不存在入门、出道问题,为的是继续提高。 

 

上表演课时模仿秀,老A常出绝活儿,他掐着兰花指,扭着水蛇腰,迈着小碎步,好似春风杨柳一般飘然而至,一脸妩媚,满怀柔情,捏着小细嗓轻声细语,活脱脱一个闭月羞花的古典美人!他的表演真是气死女生不偿命,我们班女生常被他气得火冒三丈,垂足顿胸----他比女生还阴柔!尤其是我,一生气就发飙,我常叉着腰,横眉立眼、呲牙咧嘴地追问:老A!你气人不?还让我们真女的活不活了?你个长胡子喉结的,怎么那么妖娆啊?变异啊变异!变态啊变态!长得比我们女生还女生,让我们于心何甘,情何以堪啊?

 

 

老A脾气特别好,从不恼,只是笑,煞有介事地回答:这事不能怪我,要怪就怪爸妈,当初这是怎么整得来着?他这么一回答,我们全班差不多都乐爬地上了。

 

老A是老生,上大一时便开始谈恋爱,女朋友是演艺界的一个名角儿,我们全班都认识,私下里戏称其为:A嫂。大学一毕业老A就跟女友结婚了,A太太这时已经是演艺界大腕,年年上春晚那种,A是北京人,成绩优秀,毕业时被分进中央电视台做编导,夫唱妇随,比翼双飞,很快就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早就进入小康,家底雄厚,非一般普通人能比。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北京出差,A便开着一辆铮亮的豪车来看我,那时,家有豪车对普通中国人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极的,人家已经兑现了。因为有经济实力,做派理所当然地超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旬,我还在江苏卫视工作,一天接到A的电话,说是要到南京出差,顺便小叙。我自然不敢怠慢,热情接待。老同学聚会,毫无顾忌,话匣子就打开了,想起什么说什么,A告诉我他们夫妇已经把儿子送到英国留学。

 

当时,北京演艺圈流行到英法游学、嫁外国人和送子女读英国寄宿学校三大行为艺术,最后一项号称培养贵族。英国寄宿学校费用不低,当时就一年三万英镑,这笔巨款对A夫妇来说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既然圈子里的朋友都纷纷把孩子往英国送,A夫妇当然也不甘落后,跟风随着演艺圈里的流行色走,也把儿子送到英国寄宿学校读中学。

 

听了A的介绍,记得当时我心里咯登一声,随即表达了自己的关切:这么小的孩子独自在陌生环境生活,能适应吗?尤其像你儿子那样的宝贝疙瘩,从生下来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十二只眼睛盯着宠着长大的孩子,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温室里的花朵,能否经受得住风吹浪打的考验?寄宿学校?听起来美丽诱惑,换一个角度看,其实是传统、刻板、严格、艰苦的代名词,看看英国文学作品中有关寄宿学校的描述,就不难理解对孩子来说,那种悲喜交加的感受,不知道是幸抑或不幸?少年寄宿学校的经历给人终身难忘的印记,各种体会,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他人难以揣摩,但以我个人的感觉,我是绝对不会把我的孩子往那儿送的。 

 

作为朋友,当时的我只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再罗嗦就有羡慕、嫉妒、恨的嫌疑了,尤其是人家已经花了钱把孩子送去了,难不成就因为你的一句话撤回来?事到如此,只有祝福和期待的份了。

 

当时A的儿子差不多十岁左右,刚刚小学毕业,还是一个心无芥蒂,天真无邪的小豆丁。我不清楚一个十岁的儿童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父母独自踏上旅途的,也不知道他该如何面对那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又如何在孤独和惶惑中战战兢兢地学着适应,我只能想象。都说儿童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有谁知道,那些到异国他乡的儿童,他们也要过culture shock(文化震荡、文化傻客)这一关?普通孩子们在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在自己熟悉的城市里转个学还需要适应好几个月,因父母换工作,搬家,从美国西部搬美国东部,没出国,还在自己熟悉的英语环境里生活,即便这样,孩子们还痛苦、焦虑呢!更何况是一个十岁的中国孩子,远离父母,远离亲友,告别熟悉的环境,万里跋涉,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一个连语言都生疏的环境,独立支撑,其内心的紧张、惶恐和不安该会是怎样的情形?

 

不知道A夫妇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我想他们考虑过,没担忧是不可能的,但他们对儿童留学所遇到的问题,儿童文化震荡带来的心理冲击究竟有多深的认识和了解,多少理解和研究,我就不得而知了,但凭跟A的交谈我感觉:他们对日后出现的问题明显预料不足。

 

那年A常到南京出差,记得在交谈之后的半年里,还跟A有过短暂的会面,那次大家都有事,匆匆忙忙,说起他儿子在英国的学习生活,记得A曾描述说他儿子极度不适应,打电话给父母哭着喊着要回国,说不让回国就自杀,闻听非常吃惊,从这个侧面可以判断出A的儿子着着实实被culture shock(文化震荡)给震住了。

 

Culture Shock(文化震荡、文化傻客)是心理学、社会学、文化比较学诸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所有移民或者到异国长期生活的人都会遇到的、在脱离母体社会进入异文化社会后面临的种种不适和困境的心理反应和外在表现,是一种因文化差异、环境差异、语言障碍带来了的心理与行为的挫折感、焦虑感的综合表述。经历文化震荡的当事人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出现某些功能障碍,以至影响他与社会、与其他人的正常交流。通常情况下,文化震荡会在达到新环境后的三个月至六个月期间出现,症状持续几周或者数月,多数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条件的改善而愈合,但对少数适应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的人来说,文化震荡的冲击波足以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不小的撞击,并打上深深的烙印。

 

通常情况下,文化震荡在年长者、妇女、母体文化沉淀较深的人身上的反映更为强烈,儿童因较容易适应环境,可塑性强,文化震荡在他们身上较少出现痕迹,但并不是说儿童就没有文化震荡了,A的儿子就是一个典型,从他哭喊着要回国,甚至要自杀的行为看,他的文化震荡症状较为严重,假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必将在他心理上造成创伤,甚至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就在跟A交谈之后不久,我赴美陪读,相距太远,我又忙着生孩子,照顾家庭,整天焦头烂额,跟A的联络就此中断。

 

十五年过去了,年初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主题介绍的是演艺界大腕A夫妇,内容写的是他们如何帮助留学归来的儿子适应现状。我仔细一读文章,立刻明白,当年的担忧不是没道理。

 

原来,A的儿子两年前在英国完成了商科硕士学位,回国了。据文章介绍,A的儿子在英国先后完成了初中、高中、大学教育,又获得了商科硕士学位,按理说,在英国读的商科硕士,毕业后应该在欧美求职,但A儿子竟然选择回国,在国内求职,这个反常规的求职方向让我心怀疑虑:什么不在欧美求职?是不想求?还是不能求或者求不上?问题一多再一琢磨,原因就复杂了。据我所知,欧美大学商科毕业生特别吃香,硕士生更是香饽饽,我们州大商科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供不应求,人还没出校门呢,早就有公司挂钩了,很少有剩下的,几乎都能某到高薪职位。

 

A儿子属哪种毕业生,不得而知,知道的是他学成回国且精神心理上严重水土不服。奇怪的是他回国就业,更奇怪的是他虽然回国,但无论干什么都不适应: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工作方式不适应,家庭感情不适应,最后,连起居饮食都不适应了。总之,他干什么都不适应,看什么都不顺眼,怎么都不舒服!

 

爸妈疼他,给他做各种美食,他说吃不惯中餐,爱吃西餐;给他做西餐,他说口味不正,没食欲;自己闷家里,不出去接触人,爸妈就想方设法开派对找朋友来,他却抱怨说太吵闹;没有工作,爸妈托朋友介绍,他嫌父母多事;让他自己出门面试,他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想干;在别人眼里他言辞突兀,行为举止古怪,在他眼里,家人和别人都是陌生人,面对一个他应该熟悉的环境,他所能表现的就是极大的不兼容。

 

其实,A儿子的行为和表现说明,就如同当初他到英国经历过的culture shock文化震荡一样,他现在正经历着所谓的反文化震荡。

 

在英国读了十五年的书,A儿子已经熟悉适应那里的环境和生活,现在,重新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今非昔比,恍若隔世。

 

很多留学归国的人并不知道所谓反文化震荡的厉害,正如初到异地会遭遇文化震荡一样,刚刚回国的那一刻,同样会感觉不适应。通常情况下,越是带着怀旧的心情回国,越会感觉到反文化震动的冲击力。所以,凡是留学的海归在回国前有必要反复提醒自己,故乡早已日新月异,当你在国外留居的那段时间里,你所熟悉的故乡就不复存在了,迎接你的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全新世界!

 

A儿子来说,道理也许懂,但做起来真难!好不容易经历了文化震荡,适应了异文化环境,治愈了心灵创伤,现在又要拔开伤口,再往上撒点盐,再来一遍,这种痛楚使得A儿子有些手足无措,心灰意懒。

 

A夫妇急坏啦!花了大价钱培养出的贵族,却成了与谁都不兼容的四不象,外国待不下去,中国又不好好待,外资公司他干不了,中资公司他不好好干,快三十的人了,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没一个干得久,没一个干得下去!跟谁都不合拍,聚会去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朋友也交不上,这不是出问题了吗?

 

为了拯救儿子,A夫妇想方设法,头发白了一大把,嘴皮子都磨破了,最后,好说歹说算是让儿子稍微面对了点现实,弄得象个人样。英国贵族派的儿子在哪家公司都干不了,无奈之下,A夫妇只好自己出资,给儿子开了个文化传播公司,说是儿子主持,其实还不是老爹老妈动用自己的人脉老本在后头撑着,让儿子顶个门面,老大不小的人了,总得给他找个饭碗吧?

 

读那篇文章,看得出记者是在用文字赞扬A夫妇父慈母爱,字里行间弥散着暖暖舔犊之情,然而,擅长胡思乱想的我却从华丽辞藻背后体会出A夫妇的无奈,也许还有些懊悔。

 

如今国人发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鼓励孩子出国留学,把教育当投资。自费留学的学生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为孩子年龄越小,接受能力越强,越容易融入当地生活环境,得到欧美教育、欧美文化的真髓,其实不然。

 

留学和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严肃的课题,并不象在超级市场花钱买东西那样简单。投资留学涉及教育,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心理、心灵的完善,人格的塑造,做父母的假如不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以为花了钱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砸大笔钱让低龄子女留学,却从不客观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相关素质,能否承受文化震荡带来的冲击,是否具有独立生活能力,能否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妥善地管理自己,统统都不考虑,只管盲目投资,到头来,闹不好事与愿违,鸡飞蛋打,花了大价钱,收回来一个“四不象”。

 






鐡手 (2013-01-31 00:54:43)

也许心里面悔不当初了……

桑妮 (2013-01-31 03:20:32)

花了大价钱,收回来一个“四不象”

类似的故事,我也听说过。送孩子出国留学不能太盲目,把孩子弄成四不像,后悔都来不及。

予微 (2013-01-31 04:30:28)

所以,凡是留学的海归在回国前有必要反复提醒自己,故乡早已日新月异,当你在国外留居的那段时间里,你所熟悉的故乡就不复存在了,迎接你的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全新世界!”

可惜,很多急着海龟的,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我昨天才劝好友,你想清楚了,早出来的孩子,多数回不去的。

林玫phoenix (2013-01-31 04:35:32)

既来之则安之,天涯何处无芳草?哪里黄土不埋人?随遇而安就行了。

林玫phoenix (2013-01-31 04:36:01)

多失败的投资啊

林玫phoenix (2013-01-31 04:36:52)

还不如留在国内

天地一弘 (2013-01-31 13:24:00)

看来有能力生活最重要,不管是在哪儿。

海云 (2013-01-31 13:25:39)

很好的思考和反思。

倒数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少了一个字。

渺渺 (2013-01-31 14:38:46)

林玫的题目很有教育意义,让所有要送孩子出国的家长要好好考虑考虑了。砸房子卖地换回来了的"四不像“那多得不偿失啊!谢谢林玫分享!

好奇 (2013-01-31 16:53:57)

孩子太小离家首先就是一个shock。何况一个才10岁的孩子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和无家人爱的环境。

林玫phoenix (2013-01-31 17:04:46)

火眼金睛,再给看看还有哪里有问题,这两天赶稿子,昏天黑地。“从早干到夜,从夜干到早,眼睛都迷糊了,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林玫phoenix (2013-01-31 17:07:12)

好多人觉得子女自费留学就象跟风买IPHONE,买寇奇包,当时尚时髦行为,殊不知------

林玫phoenix (2013-01-31 17:07:54)

凭心说,那孩子其实给毁了。

海云 (2013-01-31 17:15:54)

呵呵呵,不容易把你按到书桌前。你看,一用心就写出好东西,这两篇都不错,看来桑妮会很高兴。

林玫phoenix (2013-01-31 17:41:53)

宁养贼子不养吃儿

林玫phoenix (2013-01-31 17:43:24)

就是为了给她赶稿啊,我牢牢地坐了三天,院子里堆着十吨石子等我铺,急得我百爪挠心,赶紧把稿子赶完,我好干活去!

春阳 (2013-02-01 00:10:46)

林导,这接二连三都抛出重磅炸弹呢,两篇都特棒哎,喜欢。不知道那些人都怎么想的,好好的守着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多少快乐,真是想不通。

林玫phoenix (2013-02-01 06:36:48)

老蜜,多谢夸奖,我这个人就是经不起夸。这两天赶稿,眼圈都黑了,改名大熊猫了。

林静 (2013-02-01 07:11:22)

林导,为什么要赶着交稿,难道有截稿日期?这么看来我也得向你学习,抓紧写了。

林玫phoenix (2013-02-01 17:15:58)

子女教育文集第二期五月截稿,我给看成一月底,结果日夜赶搞,人就是有惰性啊,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你看一压我就写出来了,否则,我能拖则拖。

henrysong (2013-02-01 19:58:25)

为了留学而留学,根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条件,与其说是为了孩子,不如说是害孩子。这样的事例,我看到不少了。

 

百草园 (2013-02-02 03:26:51)

痛心啊!这孩子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真有花钱找罪受的感觉。

老来天真 (2013-03-03 19:22:32)

写的太好了,切中了要害!

anna (2013-05-07 06:03:34)

我看A儿子不如留在英国,好歹适应了,既然一路读到商科硕士。

林导说的极对,跟风都没啥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