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式反讽”:回毛毛的信 1


 

“苏格拉底式反讽”:心理学家“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之间的背离——就小说《翩然入梦的女人》的创作方法回复弟子毛毛的信(一)

亲爱的弟子毛毛:

你凭着对文学的极大热情,花时间来读我这不像样的小小习作,真是太感谢你了!你天然的文学悟性对我的启示很大。下面就你提出的几点评论作如下回复:

你在信中说,“1. 表达之意可以含蓄……4. 最后的结局有些直白 (可以参考莫伯桑式的结局)。”尽管你的表述也很含蓄,但我还是能看得出你想要说什么。如果我揆度不错的话,这涉及本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或旨趣问题。

是啊,初看之下,或这小说的表层意思,似乎不过就是一个荒诞得无以复加、近乎于无聊的简单故事:一个堂堂的专攻两性欺骗问题的中年心理学家,居然在一个星期之内(实际上,到“结局”之时,还差那么几个小时哩),被一个19岁的陪唱少女给骗了!问题还不仅仅在于被她骗去了近两万块钱(当然,对于中国的穷教授来说也够戗的!),而在于教授由此所承受的心理伤痛:当我们的女主人公“消逝在那烈日下闪着刺眼亮光的镂空的漆黑大铁门之后……”,我们的教授

常识相就这么呆呆地、一动不动地原地站立。一辆满载施工土方的超大型翻斗卡车,轰隆一声擦身而过,那巨大的气浪波仿佛是要欢迎他跳一跳撞车舞……一辆又一辆各样式儿的汽车唰唰地飚过……他还是这么只身孤影直立着,宛如一尊了无生气的雕像,又如一爿被晴天霹雳打楞了的鬼魂。哦!他想要再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再看上一眼那份弃他而去的卑微的爱情,犹如眺望一抹渐渐淡去消逝的落日余晖……

哈哈!人们可能会提出多重质疑:有必要写这么一个看似很不合情理的故事吗?有必要塑造一个“常识相”这样的人物吗?甚至有人会干脆喝斥:你这不是在蓄意讽刺心理学家吗?我们中国堂堂的心理学家,有你这么糟鄙的吗?

是啊,这些质疑或喝斥,我是蛮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常人眼中,心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包括女人的心思——是明察秋毫的,更何况他“常识相”是反情感欺骗的两性关系心理学专家!故而这篇小说初读起来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说一般的男人被女人所骗,那非常好解释。这正是“进化心理学”的拿手好戏!因为男人嘛,进化出了对风情万钟的女人特别偏好的心理机制:他们,尤其是已婚男人,对年轻貌美的女孩有着强烈的欲望;这种先天的强烈欲望在特定的情境下就会被激活——恰如常识相在K歌厅遇见少女“李冰”,从而势所必然地导致他们背叛妻子的行为。如果进一步追问,这样的心理机制是怎样进化来的呢?这就要从进化生物学的层面来分析。简单说有两点:一是男人对子女的投资——比如在孩子身上所花费的资源、时间和精力等——比女人要少得多,他们就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追配偶之外的女人;二是女人的“繁殖周期”——一生能生多少个孩子;哪个年龄段生得最多;何时还有性欲——比男人要短得多,几乎比男人短一半。这样就决定了男人特别看着女人的年轻(一般来说对四十岁以后的女人不再有兴趣)。

但是,我们女人可不傻!她们进化出了专门对付男人的心理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性感操纵策略”——利用自身年轻美貌的性感来引诱男人,特别是籍此从男人那里获取她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所以呢,我所塑造的李冰这个人物形象,不过是从远古女性进化而来的擅长与男人调情的最优秀的后代。

应该说,上面所讲的这些道理,作为写出了《两性欺骗心理学》的常识相不可能不知道。我在小说中,还专门刻画了他如何“意识到”自己被骗的可能性:

偶尔,蓦地一下,常识相也会意识到他受骗的可能性:李冰真的会爱我吗?或者退一步说,她是真的崇拜我吗?作为两性欺骗专家,他太懂得男女之间的相互欺骗意味着什么了……常识相毕竟是成熟的中年人。他的理智多少在起作用。他知道男人有一个先天的缺陷:狂热的恋慕会导致男人的谵妄状态;而谵妄状态弄得不好,就会导致男人的自我毁灭。是呀,当下此刻的我,是不是处于谵妄状态中?他忽而猛然觉得是像那么回事儿,但立马又寻找根据加以否认。

可最终,常识相还是受骗了!至少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相,被骗得一塌糊涂。说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就会自发地引出一个深层的思考——也是我这篇小说隐隐绰绰透露的一个旨趣:作为心理学家的常识相竟然如同一般男人那般同样地受骗,这里面必定有什么蹊跷不成?

有哩,肯定有的!

在长期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一直有一个直觉性的想法:人类的心理学应该有两套系统:一是“常识心理学”,二为“科学心理学”。当我们一般说到心理学的时候,当然是指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当不言自明,凡是今天以《心理学导论》教科书形式表达的心理学,都是科学心理学;而常识心理学则需要解释一下。因为这个术语一般读者还很陌生。所谓“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是指我们一生下来就具有的天赋的心理知识。“常识”嘛,就是大伙儿都有的。我们都有关于“心理”(MIND)是什么的先天知识。只要你的大脑没爱损害(所谓“自闭症”,就是大脑受损了),只要你生下来就与社会(父母、亲属和他人)发生互动关系,那你就必然具有洞察“他人是怎么想”的常识性知识。比如,我们在议论我们同伴的心理活动时,经常使用一些日常心理词汇,像“愿望”呀、“意图”呀、“信念”呀、“动机”呀,等等。若用比较理论的行话来说,常识心理学就是把人当作是有信念、愿望和意图的,并此基础上推测和解释他人的行为。

可我发现,确乎悖谬的是: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这两套系统,往往有不相融、不自恰或不一致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科学心理学知识,有时是要依赖常识心理学的,或以常识心理学为基础的(此时,就显示出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之间的一致性);可有时呢,科学心理学的结论与常识心理学的信念往往又大相径庭、格格不入(此时我们会说,常识心理学是靠不住的,需要上升到科学心理学;要不然,干吗有那么多人想学心理学呢!)。

呵呵!为了说明这个心理学上的理论难题,我就试图通过小说创作,来形象生动地表达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之间的这种不一致性(这可能是我创作这篇小说的最隐潜的动机或意图);而且,颇为诡谲的是,要把这种“不一致性”充分地表现在心理学家本人身上。

好!若顺此思路,我们来看看爱情问题。爱情知识,既有常识心理学,也有科学心理学。对于某个男人——女人亦然——来说,他首先具有天赋的爱情知识。至少到了青春期(我用“至少”这个限定词,是因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就已经是有“性”的人了),他就会本能地去追女人,而且还会利用天赋的爱情知识去引诱女人。但是,既然爱情知识是天赋的,那就意味着:男人之间(或女人之间)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有的是“猎艳高手”(比如西门庆、唐璜、萨尔瓦多),有的资质平平(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有的则笨拙木讷得出奇(如《包法利夫人》中的夏尔)。因此我认为,对于爱情、特别是就爱情的能力和行为而言,人们所拥有的、并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常识心理学。如果一个人平生都不曾学过科学心理学的话,那么他的一生都将受常识心理学的支配。

可惜!常识相就是个常识心理学匮乏至极的人。我在小说中这样描写:

问题是在他从不敢主动追女孩子。他在女孩面前腼腆得扎眼,胆怯得唯唯喏喏……从此以后,他对爱情更觉惶惑了。他最大的困厄是,他不知道人家女孩子对他“是怎么想的”。每当需要做出爱情决策的关键时刻,他总是出错……

既然常识相天赋的爱的能力很差,那么他学了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尤其是作为擅长两性欺骗问题的专家,这对于他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女性情感欺骗的识别能力,有帮助吗?根据我的理论预测:未必!由于存在着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相背离的情况,常识相的科学心理学不足以弥补他常识心理学的先天不足,从而导致他在现实爱情生活中受骗。

毛毛,我要提醒你一下:如果考虑到这篇小说的哲学背景的话,我运用的是苏格拉底式反讽的方法。所谓“苏格拉底式反讽(Irony)”,不好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但意思却很明晰。最早出自苏格拉底关于“无知之知”(knowledge about ignorance)的说法。比如,他一方面承认自己拥有“智慧”(通常在私下),另方面却又说“除了自己的无知以外,我什么都不知道”(在公开场合);他一面说“我除了懂情事,别的都不懂”,可另一面又声称他关于“爱欲”的知识是从一个神秘的女人那里听来的(见《柏拉图的〈会饮〉》中“苏格拉底忆述第俄提玛的教诲”);他在大众场合表现出对妻子的某种温情(参见我的《心理学大师的爱情与爱情心理学》第79页),可私下里净说婚姻的不是(不幸)。这种看似矛盾、而实质上不矛盾——所谓“辩证法”或“对话”——的修辞手段,就是“反讽”。

运用到常识相的案例就是:心理学家自己说自己对人的心理一无所知!

好了!一写就很长。希鉴谅!下次再谈。

你的老师

2012-2-29

 

附:弟子毛毛的来信

老师:您好!

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过了。我觉得通篇文笔流畅、比喻非常形象精彩、标题吸引人,还穿插很多心理学知识(比较有技术性),不过也有些小小的建议仅供你参考。

1. 表达之意可以含蓄。

2. 好像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有些混乱(尤其是他和我的想法)

3. 李冰的可疑之处表现的不够明显,最后她的一句心理活动显得有些突兀。

4. 最后的结局有些直白 (可以参考莫伯桑式的结局:)

其实,看了你的文章令我联想到《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茨威格著),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茨威格也是近来我非常喜欢的一名作家,其对女性心理的描写太精彩了。

     另,以熊老师丰富的哲学和心理学背景,大可写一些意识流的文章会更精彩。我觉得有时我们可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或窥探出心理学痕迹,但是很少会直接写出概念。如果多一些这些含蓄的描写我个人认为会更出色。

 同祝老师 龙年大吉

期待您更多的作品

毛毛

2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