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看中国之三: 中国和多元文化

作者: 马丁.雅克


在上海的一辆出租车上,坐在一旁的是帮助我采访的翻译,一位年轻聪慧的中国学生。她很快就要到美国的一所顶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不经意地提到一些留美的中国学生嫁给了美国人。

我告诉她我在香港遇到过这样的一对夫妻: 一个中国女人嫁给了一个美国黑人。这显然不是她所意料的,脸上露出了反感的神色。我感到很震惊。为什么她对黑人有如此的反应而对白人却没有呢?这已经是发生在十多年前的事了,但我不敢肯定这样的情形有太大的变化。她的反应告诉了我们什么? 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中国人对种族的态度。

中国人口庞大。但人们不大注意的是,十个中有九个中国人认为他们自己同属于一个种族:汉族。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跟世界上其他人口众多的国家如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有很大不同。在这些国家里,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是在不同程度上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混合体。诚然,如此规模的大陆在历史上肯定是无数种族生存的家园。但是,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自己身份认同的现状

为什么?

这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起源。中国是如此的古老,是世界上历史延绵最长的国家。现今集中了大多数人口的东半部或多或少地在公元211前就统一到了一起。

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战争、占领、包涵融合、种族清洗和政府的迁徙安置等等因素,在中国东半部生活的种族间的差异慢慢消失。
这个进程的根本结果就是统一文化的认同。中国,还有今天的中东一带,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安置区。游牧文化逐渐被中央集权管理制代替。

在过去两千年光阴里,中国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世界最领先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有着这样悠久丰富的历史,不足为奇,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民族独特的历史。以美国为例,它的历史开始于欧洲移民的到来和印第安种族的近乎灭绝,紧接着是大量奴役非洲人的奴隶制度。毫无意外,这些历史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作为一个世界超级强国的行为意识。

中国的演进又是如何的呢? 她的故事实质上就是汉族包融 其他种族的历史进程。在公元前221年秦朝前,中国分为许多不同的国家。她的统一诞生了一个帝国。为什么世界上的所有其他伟大的帝国都已分崩离析,而中国独存?一个字:汉。 汉族的认同感就象是胶水将这幅元辽阔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牢牢地粘在一起。没有了这共同的身份的认同,中国恐怕早就支离破碎了。

前面我一直谈论的是人口占90%以上的中国的东半部。而中国的西半部则是另外一个不同的故事。西部占据了中国一半以上的领土,但人口只占了6%。东部大半个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上,而西部被并入中国版图大约只有三百多年。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清朝通过一系列的残酷战争,征服了西部的大片领土。这片土地的居民不是汉族。他们的外貌不同,有着深色的肤色、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相对低下的发展水平。汉族将他们视为“异族”,“蛮族”。好不奇怪,无论是过去的帝国政府还是现今的共产党在统领西部上都存在着麻烦,特别是西藏和新疆地区。

如果说对汉族身份的认同感使得整个国家统一在一起,这是她的优势,那么,我要说,这也同样是她的弱点。这使得汉族对与自己不同的东西缺乏应有的尊重,并自以为是地认为“非汉”都要变成汉一样。事实上,“非汉”最终被熔入了“汉”。这种态度下,不难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几乎(但还不能说完全)就被等同于“汉”人。或者,换一个方式来说,我们就明白了中国是如何形成的。

民族意识决定了其社会观、世界观。那么,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又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呢?

跟美国一样,中国自然会从自己的视野出发。在这点上,中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那就是:如此众多的人口共享一个相同的身份---汉。这有助解析为什么中国人往往认为非洲就象中国一样作为一个单一整体,而不是象马赛克似的组合在一起的不同种族和多元文化。


事实上中国很少有与外界交流的经验直到最近的三十年,这也是促使中国透过自己三菱镜看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也不要忘记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很自豪,有很多人(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认为他们的文明、他们的历史是优越于其他种族的。这样的看法也加剧了中国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

当我第一次接触中国人,我最喜欢他们的一点就是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由此引发的自信。他们在白人面前不亢不卑。我喜欢并尊重这一点。这就象他们辉煌的历史已渗透于每个人的骨髓里,使得他们昂首挺胸。

尽管事实上两个世纪以来最好的时光中国在西方的手里遭受到了巨大的灾难,大大地落后于西方,但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相信自己。这种自豪感和自信心令人羡慕。在我看来,这也有不利的一面: 有看低别人的倾向。如果说中国人至少将白种人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 那么另一个共同的, 虽不能说绝对普遍的态度是 :一直以来视 肤色较深的族群为劣势。前面提到的那个吓坏的学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但为什么如此呢? 其根深远。很多世纪以来,白与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联系在一起,黑在中国文化中呈现的是消极的一面。也许那些整天在田地里辛苦劳作人们肤色变得黝黑,而避免了阳光直射的贵族阶层保持了皮肤较白的本色。有趣的是,就是今天,皮肤美白产品在中国女性间很受欢迎,日本、韩国和其他地方也一样。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中国强烈地意识到白人成了全球的主导力量,而有色人种特别是非洲相对贫穷和落后。成功赢得尊重,失败很容易招致蔑视。不要忘记,直到最近的几十年,非洲在中国的经历认知中是遥远和渺茫的,这也导致了无知和偏见的产生。

出现了一些改变的小迹象。

戴笛尔.得罗巴,来自象牙海安的足球运动员,现效力于上海申花队,欣喜地讲过中国人是如何接纳他的。

今天,在如此戏剧性变化方式下,中国对世界越来越了解,从非洲到拉丁美洲, 从南亚到中亚, 根深蒂固的狭隘和偏见必然会面临 越来越大的阻力。






抱峰 (2012-11-11 22:46:39)

      读这样的文字,无疑受益匪浅。中国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别人,是个漫长的过程。关键在认识自我。中华文化有优势有劣势,怎样开掘和反思,正处于蒙胧时期,探索时期,而且不大自觉。所以有这样的文字出现,就难能可贵了。问好!

林静 (2012-11-12 01:13:24)

自卑和狂傲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往往存在于同一实体内。谢谢月弯儿的时间和精力翻译上贴。很精彩。我这里静等下文。

天地一弘 (2012-11-12 11:13:58)

融入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于是宽容种族和民族的不同特点,才能进步。

henrysong (2012-11-13 00:59:37)

不奇怪,中国人不是有句“一白遮百丑”吗。在康有为的大同社会里,除了白人和以中国人为代表的黄种人,黑人也是没有资格存在的。

月弯儿 (2012-11-15 22:57:50)

谢谢各位,你们的留言给了我鼓励。政治也有点烦,等俺写点别的再继续。

鐡手 (2013-06-22 23:17:51)

民族意识决定了其社会观、世界观?—— 同为汉人,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社会观、世界观、价值观完全背离。即便在中国大陆,你看看能够相对自由表达的网络民意和共产党控制的官方媒体也是差着五万四千里吧。


当我第一次接触中国人,我最喜欢他们的一点就是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由此引发的自信。他们在白人面前不亢不卑。——自我意识任何人都有,不知道马丁先生是从何处调查得出后面结论的?起码在中国大陆,我个人对此说法是完全否定的。这30年的经济发展,让共产党的自信程度有了些许提高,腰包鼓了。其实腰包鼓了就自信这是瘪三心态,真正的自信源于科技领先、文化先进、社会稳定。这三项一样也达不到,怎么可能不亢不卑?有时候打肿脸充胖子还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