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我,上帝知道中国人太多,便让你内斗,不然太强大了,那世界不全成你的了?但,如是我还要说……)
《黄帝内经》是反对不得的
中国人的某种劣根性表现为奴性,分解开来就是表现为装洋,或表现为装圣。经考察发现,装洋辐射出了假洋人;装圣辐射出了假圣人。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便出现了崇洋与崇圣两种人,随即内斗开启。内斗的结果,同时暴露了争论双方的劣根性,即奴性。这种奴性,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产生;这两种人,顺利地进入了国家的精英阶层。正是因为其地位的特殊,所以特别引起了国人的注意。
装圣的特点就是一个“装”字。圣人应该是完人:貌必压众,语必惊人。所以,要装成个文化人,还想要有个文凭。对于有成就的人也务须将其“妆”点成为一个没有缺陷的人。一个人学装,其他人也跟着学装。君不见成功人物之有绩,公众便敲锣打鼓;若有缺,公众会痛哭流涕。这个,你不要以为是好高骛远,也不要以为是弄虚作假,或是文过饰非,其情它完全符合于中国人的做人理验:你本来不是一路人,大家装着是一路人,装着装着也就成了一路人。
装洋的特点就是一个“唬”字。洋人个性张扬、浪漫,喜欢“唬”人。为体现个人价值会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所谓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你不懂,那么就全听他的吧。假洋人以所谓打假为其特征,成为了假圣人的克星。君不见假洋人一发威,捏着个大拳头,蛮横无理,假圣人个个吭哧瘪肚败下了阵。成功人士之行销不免会有妆扮,露出点破绽想是必然。一旦被其抓住了把柄,烂泥巴“糊”上了墙,假圣人往往会很难脱身。
近百年来,洋人从海洋上走来,催醒了大陆人。崇洋者纷纷装洋,崇圣者纷纷装圣。出自于中国人的内省,装洋对装圣进行了多次出击,装圣者一直处于守势,直到如今。自从洋务运动以来,装洋屡屡进攻装圣的腹地——《黄帝内经》——这个中国人几千年赖以生存的医学宝典。由于这个问题的产生,引出了评判辩论双方的动机问题:到底是为了民族,还是为了个人扬名。同时,也冷酷地暴露出了假洋人与假圣人的真实身份。
《黄帝内经》不是医书而胜似医书,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奠基。有了《内经》便有了《伤寒》张仲景,有了《伤寒》张仲景便有了《本草》李时珍,这便有了中国医学。中国人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依靠中医治病,人口生生繁衍不息,几千年来可并没有谁送来什么西医。是中国人自己创造了中医,中医体现了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成为了中国人的命门。
诚然,中医在其个人的辩证理解上,可能夹杂着某些中国个人的某种劣根性。但这并不能归罪于中医,不能依此而否定中医的。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因为否定了中医就等于否定了假洋人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有关《黄帝内经》与中医理论已经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诠释,现代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无比遵从,我们不必在此纠缠,重要的是对中华文化要有信心。
《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气贯阴阳”的理论,明显表明了中华文化的传承。西方人喜欢将问题复杂化,中国人喜欢将问题简单化;西方人习惯于演绎与分析,中国人习惯于归纳与整合;西方医学针对病体(一方一病),中国医学针对病人(一病多方、一方多病);西方医学重视人体结构与构造的可改变性,中国医学强调气贯功能与体内阴阳的可调节性。
假洋人国外装熊、国内耍横,常常拿中医说事,否定中医,从而暴露了崇洋媚外的真面目,终于是奴性。假圣人怎么就没有了招数,原来他们也是怀疑中医,崇圣是假的,终于也是奴性。中西医的差异不存在什么优劣性。通过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将会得到相互的补充与修正才是正理。中医、西医都还在发展,人体科学的构建也正还在一步一步、缓缓前行。
我小时候见过胡子洋人、红头洋人、东洋人,现在也在洋人堆里,当然对假洋人有一定了解;但是,我是中国人,故难识别假圣人。然而 《黄帝内经》是一块试金石。你如果装洋批判中医,你就是假洋人;你如果装圣慢待中医,你就是假圣人。有人以打假为幌子反对中医,其关键在于真与假的标准。你是站在偏执西方的立场、奴性的视角,无端反对中医,这就犯了逻辑性错误。若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必将搬起石头砸向自己的脚。
中国人的内斗也许是一种自律或自省。他们没有抬着普世价值,去绳之以外国的法律,也还算着是一条美德。然而,对旁人爱揭短、对故人爱翻老账却是不厚道的。其实谁能无错,非要将凡人扶成圣人,将圣人打成坏人?我认为,成功者是需要赞叹的。地球上有哪个民族没有被崇拜的英雄?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没有被崇拜的人物?所以,中国人毫无必要对其成功者求全责备。须知,扫除烦恼,赖以修身养性是中国做人的根本。这也是《黄帝内经》的根本精神。除了自宫的某人,或者自毁长城的国家,或者自丢文化的民族不予苟同之外,其它都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呜呼,佳作仁,可知礼也。
中华文化追求君子风范,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人人都装着有文化、装着有教养,但绝不是装洋或装圣。然而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认知,有文化、有教养并不等于没有缺点、没有错误,或者也还有失错的时候。外国人追求的绅士风范或武士风范是强调个性,中国人的君子风范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所以,根据中国做人,或修身养性的原则,只能要求君子有缺点而不犯众怒,君子有错误而不违法纪。啊,减少一点儿怨气,就会多一点儿志气;减少一点儿闷气,就会多一点儿才气; 减少一点儿怒气,就会多一点儿福气。
《黄帝内经》讲了做人的道理:人心顺天意,行为一定暗合天机。我以为,装圣总比装洋好,装君子总比装无赖好,装高贵总比装卑贱好,说话谨慎总比宣称“我是流氓我怕谁”、“我是范逃跑又能怎么的”好。当然也未必,凡人很潇洒,圣人活得太累。有时候装洋可闯过难堪,装无赖可敌过枭雄,装卑贱可较比高贵更聪明。这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现如今,有人装洋,有人装圣;有人装葱(聪),有人装蒜(傻);有人装机灵,有人装糊涂;有人装正经,有人装无赖。总之,正如有人喜欢礼乐,有人喜欢淫曲,有人喜欢红歌,不可强求的。中国人多少年来的思想禁锢,终于又遇到了一次大解放的好时机。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当中,在求知方面有两种需要:一是学习,二是问答题。合而论之为学问。学问是能够分类的,叫分科。学起来,称科学。科学,其实有两种含意:一是具有可分科性,二是可重复性。两条具备,称显科学;如果重复性受到质疑,那只能勉其难而称为潜科学了。
不过,大家几百年来已经形成习惯,凡是先进的都称为是科学的。比如社会主义,有称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好科学啊”;发展好不好,当然好,发展观“好科学啊”,被称为科学发展观。很好理解的,新中国刚成立,凡新事物都称“好解放啊”;当今,凡没曾想的事物都说“好开放啊”。
这样一来,科学一词滥用了。凡合自己意的就是科学的,不合自己意的就不科学。比如同是医学,非说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诚然,西医分科是更多一些,但其治疗疾病也是经验性的啊。而且也不具备持久的可重复性。相反,中医从整体出发治疗疾病,具备持久的可重复性更高,更加靠近人体基因科学理念啊。
人生是一场戏,微博世界更是一个大舞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愿意装什么就装什么,但我还是要好心提醒:《黄帝内经》是反对不得的。
天地一弘 (2012-09-15 13:57:29) |
如果真正领悟《黄帝内经》,还是蛮有道理的,怕就怕中国人今天的领悟已经变质了。 |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09-15 14:18:23) |
《黄帝内经》是一本修身养性的书,是中国医学的鼻祖。她是要靠时间的缺失才能显现其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