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是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对“三顾茅庐”的由来作一简明扼要的阐述。陈寿在他的《三国志》中也作了很清楚的描述。陈寿说:“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接纳。”以此来着重“三顾茅庐”对三国的重要性,因为《隆中对》是在此开始的,三分天下在草庐中走出了第一步。
不管诸葛亮自己说还是陈寿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刘备请诸葛亮共请了三次。这所以要三次,那是因为诸葛亮要试探刘备的诚意,这已成了所有历史学家的共识,但当真只为了一个诚意吗?恐怕不尽然。从人性的角度上看,人的决定往往受许多名目的驱使,而能堂而皇之说出口的或让人感受到的往往都是小因素,真正的大因素必然是藏其内心深处,不为外人所知的。当然,这不能怪专家学者,因为以他们的位置必须要讲证据,不能抛开史册而去凭空臆断。但刘备第一次请诸葛亮时,诸葛亮去了哪里,干了什么?这是天大的迷,答案只有诸葛亮本人知,陈寿无法了然,任何史学家脱离资料就更无法研究,因此诚意的试探就成了共识。
我不是专家,我有资格有能力依附各种资料去推理去臆想。人之所以伟大不就是人有着丰富的联想力嘛。那就从联想中去解开这个迷,看看诸葛亮忙什么去了,他为什么需要刘备来三次?
首先,得要了解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这一点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中为数不多的大材,以他的才华,既便放到现在,也很难有人能出其右。当然这样的本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极高的天分,没有失我求谁的使命感,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象这样的人必然不可能把学识精力用于吟诗作赋上,而是以大地为纸,百姓为笔,指点江山,成就大业。学而有成,学而能用是诸葛亮求学的基本也是目的,想只做一个躬耕布衣,是不需要这么多知识的。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很明确。因为乱世,所以他必须站出来指点江山。但如何去做呢?是投奔于某个诸候还是自己干?这是个问题,是困惑诸葛亮很多年的问题,不求闻达于诸候,这同样也说明任何一个诸候在他眼中都有缺点,都不太如意。其它的无须多说,就以三分天下的三个君主来说,曹操应是最好的,各方面条件也都很好,也有包容天下之心,但中国有句古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曹操的店不小,很难不被欺,许攸被欺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曹操顺风顺水,人才又多,竞争激烈,人事复杂,图个荣华富贵不是问题,但想做事是困难的。
再看江东孙权。江东就如一个家,他对外人有着天然的防范性。孙氏集团和四大家族已牢牢地融化在一起,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样说吧,诸葛亮到曹操那儿,谋个位置图个享乐不成问题,但到孙权那儿,恐怕就如现今社会一样,要层层考察应试,要诸葛亮去应付这些不入流之辈的考核他宁愿躬耕了,因此江东孙权是诸葛亮最不愿考虑的。
最后说说刘备。刘备各方面条件也都不错,以仁义名满天下,而且店小,可造性强。但刘备有个极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刘备穷困太久了,这样的人一旦得势,将会牢牢守卫自己的权势,为此将会不择手段。
既然诸候们都不太中意,哪只有两条路。一是自己干;二是重选候选人。
自己干,其实这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诸葛亮很快就明白他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他不是曹操,有着天然的老板性。而作为一个普通阶层,他却又是一个出色的知识分子,只能清高的活着,很难有太多的朋友,更不可能得到众人的跟随。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好钱色,将会很孤独的,因为你几乎跟谁都没共同语言。不管哪个时代,在男权社会中,要想朋友多就得如韦小宝那样,见钱就抢,见色就上,这样才能朋友多,不管这个男人是高居庙堂还是混迹于山野,都将会成为你圈子中的一员。
刘备第一次来草庐时,诸葛亮很可能学业完成,出门察访了。一他还是想看看他有无做一个开创时代宗主的命运,其次就是他想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去辅佐。诸葛亮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其意就是他必须要有管仲的待遇,而不是如汉大师张良一样无法善终,他辅佐的对象不是秦穆公最低也得象齐恒公,能让他尽施所能,完成大业,而不会无端地受到猜忌,迫害。
因此,诸葛亮除了到处走走看看外,还肯定拜访了几个人。他们就是属于当时“清流”派的领袖及其他们的后人,因为诸葛亮本身也同属于这一团体,他也理所当然去看看那些“清流”后人有无一人能继承大统,自己的团队总强过外人,不管是智者还是凡人都会这样想。
当然这一趟并不如意。诸葛亮先是再次证明自己不能也不行。其次他所钟爱崇敬的如曾出任过司隶校尉(京城警备司令)的李膺,曾出任过太尉(国防部长)之职的陈蕃,曾出任过司空(全国最高监察官)的王畅等等“清流”领袖及他们的后人都在党争中耗尽。国难时,最先消失的永远是最优秀的人。
刘备第二次来草庐,诸葛亮还是不在家又出去了,这又是去哪儿了呢?按常理来说,诸葛亮既已知刘备来过,他就应回访,这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礼节。但诸葛亮好象根本不知这回事,看上去很反常理,但却是必要的。因为刘诸二人不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往来,而是一种合作,既是合作,那就要有完善的准备,当没有准备,就无法合作,见不如不见。
因此,诸葛亮第二次出去就是为了更祥尽地了解刘备及其集团。他要仔细地了解刘集团到底行不行,这其中的风险性到底有多大,能不能掌控局势,以及如何自保等种种问题。等诸葛亮一切问题考虑祥尽,得出结论之后,就很急了。他都不敢再出门,他要迅速见到刘备,否则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当时的局势已很凶险,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南征马上就要开始。如此时诸葛亮还不能跑到刘备那儿去,那么刘集团很快就会被消灭,随之江东就会投降,中国就得以统一。统一后的中国,恐怕对诸葛亮而言就真的要躬耕于南阳,这岂能肯呢?
于是第三次则一切顺利多了,不仅诸葛亮在家等候良久,而且双方快速进入主题。诸葛亮甚至把自己准备多年的“隆中对”策略迫不及待地推销给刘备,向刘备构画出成功的前景和路程。一向只知能过一天是一天的刘备哪里见过想过自己还有如此好的明天,一激动怎能不死心相求。妈的,以前的日子算白活了,不知还罢了,知了得不到这且不是比死还难受,一旦诸葛亮还是不肯来,当时的刘备也不准备回去了,随随便便在路上找个地方了结自己完事,有这样想法的刘备自当悲从心来,痛声大哭。
其实,诸葛亮比刘备还要急。大事讲个天时,地利,人和。而现在就已时日不多了,如目前无法压制住曹操的锐气,那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成闲聊。所以诸葛亮的“隆中对”第一步就是要刘备吞并刘表集团,依靠荆州实力完善防守后,再伺机机动破敌,否则以新野危城无兵无粮无纵深,如何破敌。刘备还死活不肯,这倒不是刘备是真仁义之人,而是他不知危险会来得如此之快。可怜地刘备一向只知被动挨打,哪会做战略性进攻的计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隆中对”的第一步都无法走成,显示“三顾茅庐”的一切都是枉费心机。留下一个千古英名以及数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地痛苦中,不知这两者能不能等价起来?
天地一弘 (2012-08-29 06:46:42) |
一个朝代的繁荣,需要国民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