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与感激
这趟旅途,我见到了两个老同学。 天水市有我们高中的李同学,进入甘肃武威,我与徐医就分别联系了他。 得知我们不日将到天水,他很开心,一直追踪我们的行程。 我们的路线从张掖、嘉峪关、酒泉的敦煌进入青海境内,他不淡定了。说:“你们一定要来天水,咱们见一面啊!天水有好多美景呢!” 他说,家里有他儿子春节时拿回来的五粮液,天水有著名的八大碗,一定要请我们吃顿饭。 我们告诉他,行程有麦积山石窟,一定会去天水叨扰他的,他才放心了。 我们去天水那天,李同学两口很早就在家门口等我们了,隔一会就询问到了哪里。 及至见面,那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觉溢于言表,使我们倍感温馨。 中午饭饱酒足,下午香茶款待,晚饭说好我们回请,却被他老伴把持着怎么都付不了钱,又让他们破费了。 次日一早,李同学又给我们带着洗好的小西红柿与樱桃来给我们送行。这种情谊,我们怎能不感激呢! 我们1963年入高中读书,毕业时,遭遇了那场浩劫,没能高考就各奔东西了,连一声再见都没来得及说。劫后余生的八九十年代,同学们大都成家立业,稳定下来,并且联系上了,唯独李同学,没人知道他的下落。后来,他妻子回老家参加一次同学聚会,我们一个同学才知道他到了甘肃天水工作生活,才有了联系。 他与同学们见面,是我们离别四十多年后的2009年了。这一年母校校庆,他一个人车马劳顿从天水来见同学。这一别,又是十六七个年头了。 我们相识时是十六七岁,毕业后第二次见面,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人生能有几次重逢呢? 离开天水后,我发微信对没能回请他们夫妇表示歉意时,他说:“多话不说了,不管怎样也是心甘情愿,招待你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我们旅游结束,告诉他平安到家后,他说,“自从你们离开天水,我就一直担心你们,这下可好了!” 这就是同学!这就是曾经同窗共读的同学! 在旅游的最后一天,我还在运城见到了我的大学同窗武同学。 本来我们计划是11号到运城,结果10号下午就游览了解州关帝庙,住下了。 联系他时,他说:“你们怎么提前来了?我还在洪洞(他比我小十多岁,退休了,还在发挥余热呢),下午回不来。” 他表示要找个朋友代他请我们吃晚饭,我当然不会同意。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一大袋新鲜欲滴的黄桃来酒店看我们了,并且执意请我们吃了早饭。 他说要找一个大点的车,陪我们去万荣县的后土祠与李家大院游览一下,可惜我们都累了,归心似箭,谢绝了他的美意。 他看着我们五个人,看着我们的车,感慨地说:“你们这五个人,也敢出游,你们这个车,也敢上路!” 他甚至想用一个大点的车,送我们回家,被我们婉拒了。然后,他一再叮咛我们路上慢点,小心点。那样子,倒像他是个老大哥。 和武同学见面时间虽然只有一顿饭功夫,但我们都能感到他发自内心的真诚。
2025年6月20日
我的留言
先登录本网站, 方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