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自由行21:走马观花凯恩斯

文/贝楠 2025年11月5日

 

凯恩斯(Cairns)位于澳大利亚(Australia)昆士兰州远北(Tropical North Queensland),是一个坐落在珊瑚海边的热带海滨城市,也是前往大堡礁与热带岛屿的海上门户。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叫凯恩斯。其实那只是中文翻译的同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英文名是Keynes,这个澳大利亚城市的英文名是Cairns,很不同的。但是一提到城市凯恩斯,就不由得令人想到经济学家凯恩斯。其实Cairns应按澳大利亚人的读音翻译成“肯兹”或“坎兹”为好。

我们到凯恩斯来,主要是它离我们要去的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的莫尔兹比港(Port Moresby)较近,飞机比较方便;其次,我们想去著名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看看,而凯恩斯是通往大堡礁的门户。

在凯恩斯,我们有一整天的时间闲逛。查了一下一日游的信息,没有特别感兴趣的,决定自己到凯恩斯附近的库兰达小镇(Kuranda)转转。

库兰达离凯恩斯约25公里,开车约40分钟。当然也可以乘观光火车(Kuranda Scenic Railway)或空中缆车(Skyrail Rainforest Cableway)到库兰达。我们选择了最快最容易的网约车Uber。

路上的风景很美。凯恩斯市区在海平面,而库兰达位于阿瑟顿高原(Atherton Tablelands)上,海拔约330米。我们这一路从海边平原逐渐爬升进入热带山地雨林带。

司机将车停到澳大利亚蝴蝶保护区(Australian Butterfly Sanctuary)门口。这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在凯恩斯地区非常值得参观的一个景点。

蝴蝶保护区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蝴蝶温室,也是南半球规模最大的蝴蝶生态馆之一。

保护区建于1987年,坐落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面积超过900平方米,内部种植了大量热带花卉与植物,为蝴蝶提供自然的食源和栖息地。

温室中生活着大约1,500–2,000只蝴蝶,约30多个物种。

这里有一个繁殖实验室(Breeding Laboratory)。游客可以看到蝴蝶从卵、幼虫、蛹到成蝶的全过程。

蝴蝶保护区里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在这里生活的蝴蝶的标本。

凯恩斯地区的蓝蝴蝶象征“北昆士兰的灵魂与热带之美”,被印在当地纪念品、旅游广告、邮票上。

可惜我们没有看到这么多种类的蝴蝶,它们可能都躲起来了。倒是有很多很大的蝴蝶在头顶上飞,但手机抓不到,有点遗憾。

从蝴蝶保护区出来,看见停车场有一辆大巴正在招揽游客,是原住民文化体验(Pamagirri Aboriginal Experience)。我们看了看广告图片,挺好玩,就上了车。

先来到考拉与野生动物园(Koala & Wildlife Park)。在这里,游客可以抱考拉合影,这是昆士兰州法律允许的。但我们对此还是比较反感。人家考拉白天喜欢睡觉,你凭什么让它陪着人类拍照啊!想起在野外看到的自由自在的考拉,那才是它们幸福的家园。

这里的小袋鼠倒是没关在笼子里,但也要陪人类拍照----"X陪袋鼠”。

这种食火鸡(Cassowary)是澳大利亚热带雨林的标志性巨鸟,体型庞大、色彩艳丽,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鸟”。就只好关在笼子里了。

隔着围栏近距离观察这只危险的巨鸟。

我们对这些圈养的动物不感兴趣,匆匆掠过。赶紧去看原住民文化演示。

看到上面这块写着“Pamagirri History”的牌子。起初我以为“Pamagirri”是一个部族的名字,后来才知道,它其实来自原住民贾布盖人(Djabugay)的语言,意思是“朋友”。公园用这个名字来象征友好与分享——提醒每位来访者,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原住民的文化世界。

这里的表演者与讲解员多数是当地原住民后裔,讲述的是他们自己的文化。

下面这个表演者手里握着的是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也翻译为低沉笛。考古学家认为这种乐器已有至少15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

传统的迪吉里杜管并不是人工挖空的,而是由白蚁蛀空的桉树干制成。原住民会寻找合适的树干,砍下后清理、晾干。这种乐器的吹奏方式独特,需要吹奏者在不间断发声的同时,用鼻子吸气、用口挤气,让声音不断流出。

视频:吹迪吉里杜管

迪吉里杜管的声音被原住民视为与大地共鸣的象征。演奏者吹着长管,那声音时而低沉如雷,时而颤动如蛇的嘶鸣。它并不像普通乐器那样有旋律,而是一种震动胸腔的原始共鸣,仿佛从地心深处传出。迪吉里杜的演奏往往象征着与祖先和自然的连接。

视频:吹迪吉里杜管2

表演者还演示了如何制作并使用投矛(Spear)和回力镖(Boomerang),并让每一位观众都尝试投掷。

最后,我们观看了原住民的舞蹈表演。表演内容包括狩猎、动物模仿、庆典仪式、彩虹蛇的神话等。

原住民贾布盖人及其祖先在这片雨林地区居住至少一万年或更久。19世纪,白人开拓者的到来使贾布盖人被迫迁移,生活受限制,失去自由狩猎捕鱼和在自己土地上的移动权利。直到2004年,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才确认了贾布盖人对原住民土地权利的存在,以及他们作为传统所有人的地位。

至今,贾布盖族可能只有数千人左右了。希望文化旅游项目能让他们的文化被看见、被尊重,而不是被消费。

看完表演,我想乘空中雨林缆车回凯恩斯。到库兰达的信息中心问清了缆车站的位置。一个工作人员老太坚持要到外边为我们指路,让我们感受到了小镇人的热情。

信息中心附近非常热闹,游客熙熙攘攘。库兰达坐落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湿润、翠绿、充满鸟鸣和浓郁的原住民文化气息。镇子虽小,却富有特色。除了我们先前去过的景点,这里还有库兰达传统集市和巴伦瀑布观景台等吸引游客的地方。

我们匆匆赶往缆车站,却也被街边高大繁茂的巨树所吸引,驻足拍照。

空中雨林缆车(Skyrail Rainforest Cableway)是一条全长7.5公里的缆车路线,连接凯恩斯和库兰达终点,穿越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昆士兰湿热带雨林(Wet Tropics Rainforest)和巴伦峡谷国家公园(Barron Gorge National Park)。

我在查找凯恩斯旅游景点时,看到了这个缆车游,被告知尽量提前在网上买票。有往返票,也有单程票。因我不确定在凯恩斯的行程,就没有事先买票。想碰碰运气。

到了缆车站一问,果然从库兰达到凯恩斯的票已经卖完。售票处的女孩说,今天是周日,又是复活节假期,人特别多,所以最好提前在网上买票。

我们很失望,刚要离开,她又说,就你们两个人吗?我问问我的老板。接着,她就打电话问能否再卖两张票,并问我们需不需要在凯恩斯坐大巴回到城里,如需要,就要再等等。

我们一听,赶紧说不需要。谁知一等能等出什么变化来呢。

这样,我们很幸运地买到了缆车票。这是因为当时是2点多,还不到大批买了票的游客回程时间。如果再晚些,我们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缆车从库兰达缓缓驶出,车厢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远处的山谷像被雾气笼罩的梦境。

脚下的树冠在阳光下闪着深绿与金色的光,密密层层,一眼望不到尽头。我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从高空观赏热带雨林,有点兴奋地不知所以。

缆车轻轻滑动,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巴伦瀑布(Barron Falls)就在脚下。那是一道深切的峡谷,白色的水流从陡峭的岩壁上倾泻而下,仿佛整个山体都在呼吸。

低头望去,瀑布的水雾在阳光下升腾,绿色的森林环绕着这条银色的水线,岩壁上斑驳的纹理在光影间闪动,像是一幅巨大的雨林壁画。

令我们惊喜的是,缆车在半山腰缓缓停靠在巴伦瀑布站(Barron Falls Station)。我们可以下车去观赏瀑布。

沿着木栈道走向观景台,栈道旁是热带雨林特有的植物。那巨大的叶子让我想起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丛林中矗立的信息牌告诉我们,“您周围的雨林是湿热带世界遗产区(Wet Tropics World Heritage Area)的一部分。该地区于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近巴伦瀑布,白色的水流从峭壁上飞泻而下,撞击岩石,溅起无数水雾,像一条披着光的银龙。我们到来时,雨季刚结束、瀑布水量明显减少。巴伦瀑布只剩下几股细流,从高崖上蜿蜒而下,露出下方的岩壁和深褐色的石台。

巴伦瀑布的水来自阿瑟顿高原((Atherton Tablelands))的热带雨林,汇集成巴伦河,从山顶飞泻而下,经峡谷穿越库兰达雨林,最后流入珊瑚海。这是一条连接“高原—雨林—海洋”的生命之河。

登上缆车继续前行。四周的树冠层突然变得浓密,古老的热带雨林几乎近在脚边。

这里是巴伦峡谷国家公园(Barron Gorge National Park),属于湿热带世界遗产区的一部分。各种各样美丽的树冠令人眼花缭乱。

红峰站(Red Peak Station)就位于巴伦峡谷国家公园最茂密的区域,这里保存着约一亿三千万年前形成的原始雨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态系统之一。

我们再次走下缆车,沿着木栈道在林间漫步,欣赏这亿万年的雨林。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的气息,蕨类植物、藤蔓、榕树根交织成一片绿色的迷宫。不时看到这样笔直挺拔、高耸入云的大树。不知树的顶端是何模样,也许,我们已在缆车中看到它的树冠,却又不知它的树干是何模样。

红峰站有一个小展厅,为游客讲述这古老雨林的故事。

再次登上缆车,离山脚越来越近,雨林渐渐散开,取而代之的是低地的芒草地和平原。远处的凯恩斯海岸与珊瑚海出现在天际线上,闪着淡蓝的光。那一刻,我们仿佛从森林的怀抱中缓缓回到人间。

傍晚,我们到离住处不远的凯恩斯海边散步。没想到下午观赏的雨林延续到了城市。

凯恩斯的海边没有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滩,也听不到海浪拍岸的声音。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泥滩与红树林湿地,潮水退去后,滩涂在余晖下泛着银灰色的光。

凯恩斯位于三角洲与红树林生态区,巴伦河和其他溪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珊瑚海,在此形成浅滩和沼泽地。这里没有传统的沙滩,却孕育了丰富的海岸生态系统,是候鸟与涉禽的天堂。

这里是观鸟圣地之一,尤其在退潮时分,大片裸露的滩涂成为候鸟的餐桌,吸引了上百种水鸟与候鸟。

真想不到,在城市中心的海滨,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的野生水鸟。

视频:凯恩斯海边的水鸟

沿着海边走,看到了这个大游泳池。这是凯恩斯滨海泻湖(Cairns Esplanade Lagoon)几乎可以说是这座城市的心脏,也是当地人最喜爱的休闲地。

泻湖位于市中心的海滨步道(Esplanade)上,面朝珊瑚海,背靠高大的椰树与城市天际线。它占地约4800平方米,水质清澈,水面在阳光下闪着浅蓝的光。泻湖引入海水净化循环系统,既安全又干净,全年免费开放、全天候可游泳。

由于凯恩斯沿岸是泥滩和红树林,没有真正的沙滩,这个人工泻湖便成了人们“面朝大海”的理想去处。

一天的走马观花,让我们对凯恩斯这个海滨城市及周边有了初步印象。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空中雨林缆车之旅啦。

 

在美篇上可以看到视频。美篇链接:https://www.meipian.cn/5hk0s5in?share_depth=1

<< 上集:大洋洲自由行20:乌鲁鲁光之原野
游记从头看:大洋洲自由行01:从不顺开始的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