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探秘16:碧海之梦——猪湾日记》
文/若敏
2024年3月9日,第六日。晨曦微露,我悄然步出民宿,
6点50分,东方渐明,
我赤足行走在细软的沙滩上,
我遇到一只小狗,它趴在我的脚边,很乖。
(我们的民宿)
早餐后,我们离开这个寂静祥和的海湾小镇,
这一带的海水澄澈透明,仿佛液态的翡翠。颜色层层递进,
“鱼洞”本是一处深达七十米的天然天坑,通体碧绿,
穿过一条由岩石铺成的小径,我们走进浓荫蔽日的密林,
春季是螃蟹的繁殖季节,成千上万只螃蟹从海边中奔赴丛林,
它们的甲壳在阳光下泛着珊瑚礁的色泽,
站在猪湾的海滩上,我凝视着眼前的碧海蓝天,
随后我们造访了猪湾博物馆。馆舍虽不大,却陈列详实,
(古巴博物馆门前的“海怒”战斗轰炸机,
斑驳的照片、战斗遗物、
离开博物馆,我心绪难平。历史与现实在这片海湾交错,
1960年元旦,独裁者巴蒂斯塔在新年夜悄然出逃。几天后,切·
(1959年,卡斯特罗在美国演讲)
卡斯特罗曾希望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1959年4月,
“冥王星”计划由比斯尔主导,目标是扶植流亡者武装在古巴建立“
如果没有猪湾事件,古巴也许会有另一种命运。曾经的美国后花园,
(1961年,卡斯特罗在民兵在向吉隆海滩发起冲锋前发表讲话)
我想,如果没有猪湾事件,美国拉拢一下卡斯特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假设。
1. 卡斯特罗最初的立场
卡斯特罗在1959年推翻巴蒂斯塔政权时,
2. 美国是否可能拉拢卡斯特罗?
如果美国政府(尤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
3. 猪湾事件的重要性
猪湾事件(1961年)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
4. 如果没有猪湾事件会怎样?
如果没有猪湾事件,美国又对卡斯特罗采取一定程度的接触策略:
• 古巴可能维持一种“非对抗性”的民族主义左翼政权,
• 卡斯特罗可能保持某种“中立”,而非完全倒向苏联。
• 古巴可能不会成为冷战中美苏对峙的焦点,
• 古巴经济可能更加多元化,不会完全依赖苏联。
(1961年4月17日,吉隆滩,菲德尔·
不过,这种设想也面临现实问题:
• 卡斯特罗确实有强烈的反美情绪和革命理想,
• 美国当时处于冷战思维下,对任何左翼民族主义政权都极为警惕,
结论:
如果没有猪湾事件,
午后,我们继续旅程,前往那座散发着浓郁法式风情的城市——
(完稿于2025年5月1日,星期四,美国亚特兰大)
(感谢汪策医生,Sydney陈医生,Lynn提供照片,部分照片来自网络,感谢校友的陪伴和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