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存在论”(Ontology)在《存在与时间》中被详细阐述,构成了现代哲学中关于存在问题探讨的核心。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不仅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思想框架,也为文学创作带来了独特的视角和灵感。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含义

  1. “存在”的问题: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将“存在”视为理所当然,忽视了它的深层意义。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是“重新提出存在的问题”,即探讨“存在”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何存在的意义如此重要。

    • 他区分了“存在”(Sein)与“存在者”(Seiende):前者是普遍性的“存在本身”,后者是具体的“存在的事物”。文学创作中,作家常常描绘“存在者”(具体的人或物),而通过“存在论”的视角,作家可以深入挖掘这些具体事物的本质意义。

  2. “向死而生”:

    • 海德格尔提出,人类是“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终点,但正是这一点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宝贵性。

    • 这一思想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主题,比如短暂生命中的挣扎、意义的寻找,以及面对死亡时个体的恐惧与觉醒。

  3. 日常性与真实存在:

    • 海德格尔认为,大多数人生活在“非本真状态”(inauthenticity)中,也就是机械地重复日常行为,被社会规范和外部期待所裹挟。他呼吁人们通过“本真状态”(authenticity)重新拥抱自己的真实存在。

    • 这种观念对于描绘个体在庸常生活中的觉醒尤为重要,为人物刻画注入真实与深度。

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核心内容

  1. “此在”(Dasein):

    • “此在”是海德格尔用来描述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它既是世界的一部分,又是对世界意义的发现者。换句话说,“此在”是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存在者。

    • 在写作中,“此在”的概念可以激发对个体意识的深刻探讨: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又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价值?

  2. “时间性”(Temporality):

    •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与时间密不可分。个体的存在是被时间限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同构成了人类体验的整体。

    • 写作中,“时间性”可以成为结构性工具:交替叙述过去的遗憾、当下的挣扎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增强叙事的深度与复杂性。

  3. “世界-内-存在”(Being-in-the-world):

    • 人类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始终与世界发生关系。世界不是一个外在的背景,而是个体存在的场域。

    • 这一思想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构建环境与人物关系的新角度。故事的环境不再只是情节的舞台,而是塑造人物心理与存在意义的关键元素。

三、海德格尔“存在论”对文学创作的价值

  1. 激发哲学性主题的探讨

    • 文学创作中可以围绕海德格尔的核心问题展开:个体如何在庸常生活中找到真实存在?如何面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生命的意义是否只能在有限性中显现?

    • 例如,故事中的人物可以通过一次重大事件(如亲人的离世或自身的濒死体验),从机械化的日常生活中觉醒,重新思考自己的存在价值。

  2. 深化角色的内心世界

    •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提供了探索角色内心复杂性的框架,尤其是他们如何面对恐惧、孤独、死亡和自由。

    • 在创作中,角色的内心独白或梦境描写,可以通过“向死而生”的视角展现更深刻的情感冲突。例如,一个人物可能因为生命的有限性,放弃追求社会认可的成功,而转向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3. 增强叙事结构的复杂性

    • 通过引入“时间性”,文学作品可以打破传统线性叙事,采用多时态交错的方式,展示人物如何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纠缠中寻找存在的意义。

    • 例如,一个叙事可以围绕主角对过去的悔恨、对现在的疏离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开,每一部分都反映不同的“存在状态”。

  4. 丰富环境的象征意义

    • “世界-内-存在”的概念可以让环境成为人物心理的象征。例如,荒凉的废墟可以象征角色存在的虚无感,茂盛的森林可以象征生命的活力。

    • 在故事中,环境的描写不只是视觉呈现,而是角色内在世界的外化。

四、具体写作场景中的应用

1. 描写死亡与生命的觉醒

  • 场景:一个新移民父亲在梦中与已故的孩子相遇,亡灵告诉他:“我虽然已不在,但我的存在被每一次呼唤、每一幅画承载着。我活在你为我保留的爱里。”

  • 哲学内涵:死亡并非结束,而是一种存在的延续。

2. 揭示日常生活的非本真状态

  • 场景:母亲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完美家庭”照片,一边压抑内心的孤独感。她的孩子问她:“妈妈,我们什么时候真的开心过?”

  • 哲学内涵:人们被表象的幸福困住,忘记了追寻真实的自我。

3. 时间性的结构化表达

  • 场景:故事中多个时间线交错:

    • 过去:父亲与孩子的温馨回忆。

    • 现在:父亲对孩子早逝的痛苦。

    • 未来:父亲试图让幸存的孩子自由成长。

  • 哲学内涵:时间的线性表象背后是复杂的情感与记忆。

五、结语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通过对“存在”的深刻探讨,揭示了个体在生命有限性中的意义追寻,这不仅为哲学研究提供了启发,也为文学创作注入了哲学深度。将其融入写作,可以让故事更加复杂和深刻,使读者在角色的成长与矛盾中,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下一篇文章:尼采的“超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