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愿望(二)

2

吃过晚饭,文宣走进客厅,打开电脑,搜索《最美好的愿望》。

可是,在网上搜索了半天也找不到,他改用英文片名找,仍找不到,最后用另一个名字《善意的背叛》找,总算在土豆网上搜到了。

影片很长,三个小时,但是文宣却能耐得住性子,听伯格曼将父母的故事娓娓道来:

神学生亨利和同学恩斯的姐姐安娜一见钟情,安娜的母亲认为这个将来要当牧师的年轻人与任性的女儿之间由于出身和性格的差异,是不可能生活幸福的,就 竭力从中作梗,但没能得逞,最终亨利与安娜还是结婚了。婚后他俩来到瑞典寒冷艰苦的北方小镇,亨利成了一名牧师,安娜则担当起师母的责任。安娜生下儿子阿 德后,亨利因工作出色被推荐调往斯德哥尔摩宫廷教会任职。可是亨利不顾安娜的反对,拒绝了这一职位,仍留在当地。安娜不愿再忍受亨利的专断和生活的艰苦, 带着孩子回到母亲身边。亨利最终还是决定接受任命,他来到安娜身边告诉她自己的决定,二人终于和解。

文宣又上网找了一下伯格曼的出身背景。

伯格曼是世界级导演,出生于1918年,父亲是路德会的牧师,母亲出身中产阶级,容貌出众,聪明颖慧,才华横溢。然而父母的婚姻却注定是一桩失败的 结合。两人的个性极端不同,父亲严肃而神经质,母亲则是热情浪漫。父亲对他的管教极为严厉,动辄施加鞭笞叱骂,在他青少年时代渐渐产生对父母和家庭的不满 情绪,变得桀骜不驯,不肯循规蹈矩。父亲对此早已愤愤不满,就在伯格曼大学念了一半决心辍学时,父子终于反目成仇,互相厌恶的情绪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争执 中父亲打了他一巴掌,他也不甘示弱,一拳把父亲打倒在地。当母亲试图调解时,他顺手也打了她一个耳光,然后回房收拾行李,离家出走。

伯格曼一直都不能处理好与父亲的关系,在《芬妮和亚历山大》中,他把牧师继父丑化得一塌糊涂,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在他的晚年却和父亲有了某种程度的和解。因为他自己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五次结婚,生了九个子女,但有的子女他甚至很陌生。在一次采访 中,80岁的他谈到有一次与儿子的对话,他对儿子说,“请你见谅,我可能是个不合格的父亲。”儿子说,“不合格的父亲?你根本就不是一个父亲!”

当他成为儿子批评的对象时,他和父亲之间忽然有了一条桥梁。他曾说,“今天,我比较能够了解父母当时的一片苦心,牧师的家庭生活是公开的,你必须做 榜样给人看,你必须接受教会群众的品头论足。他们的婚姻问题重重,而他们的自我要求又是如此之高。他们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这么严格,正是出于一种深切期许 的心理。”

伯格曼曾坦白地说,“在我的生命中,许多年头,我是如此沉溺于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现在,既然我已经老了,渐渐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桩多么美好而又值得的事啊!”

亲情在晚年时显得尤其重要,这亲情既是对儿子的,也是对已离世的父亲的。在这部《最美好的愿望》中,伯格曼表达了对父亲这个忠心的牧师的理解和尊重。

影片里亨利把自己献给上帝,献给牧师职业,他非常执着,从不计较自己个人得失,同时要求妻子也和自己一起受苦,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妻子考虑。也许伯格 曼在自己晚年的时候才知道,牧师对上帝的忠诚和艺术家对艺术的献身是一样的,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上帝,身为牧师之子的伯格曼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理解父亲当 时的心情。也许这部电影就是他献给牧师父亲的一件礼物吧。

影片虽说有些沉闷压抑,但是,文宣看的时候却特别感同身受。影片中,波涛汹涌的河边,夫妻俩迎着大风在洗衣,背景是布满铅灰色云层的阴沉沉天空,这 一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亨利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虽然最后他无奈地选择接受任命,但这并不是贪图安逸舒服的宫廷生活,而只是想 和妻儿生活在一起。他的无奈正是他的忠于职守的反映。

他非常同情亨利,从亨利身上,他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

92年他看到报上报道时,只能猜测影片的主题。此时他才知道,伯格曼是出于对父亲当年牧师生涯的深刻理解才拍这部电影的。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金棕榈奖,也许就是对儿子理解父亲的赞许,也是对牧师父亲的执着的尊敬。

坐在电脑前,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又拿过九一年的日记本,翻了起来。

幸亏自己当时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今天才能清晰地还原和慧琳在一起的那段经历。

以下,就是十八年前的往事。

 






天地一弘 (2012-07-03 04:23:05)

生命里最美好的愿望!

予微 (2012-07-06 04:02:01)

牧师的孩子,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海云 (2012-07-18 22:53:37)

身为表率都会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