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听读完了《红楼梦》。用喜马拉雅,开车时听听,做饭时听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翻开电子书来细细阅读,或边听边读。精彩的地方,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每到诗词歌赋,就会逐字仔细阅读,体会中文之美,或翻阅注释,理解其义。看见不认识的字,就查百度,了解词义和读音。时不时打开《红楼梦》人物关系图,理解对话者的关系和对话含义。特别地,凡是涉及亲密关系的地方,就会思考所适用的模型。
这次听读《红楼梦》,主要是为了写关于亲密关系原理的书,有两个目的:其一,体会中文的美妙,语感和表达;其二,了解封建社会中,男女亲密关系的形态,试用我的亲密关系模型来解释和契合。此外,从小就知道,每个人都应该读《红楼梦》,好像是人生应该做的一件事。听读了《红楼梦》,也了却了一个心愿。
文革期间,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曾经读过《红楼梦》。妈妈没有上过学,只是解放初参加了识字班,因此认识一些字,可以读一些书 —— 给妇女普遍扫盲,是新中国成立后扫盲运动取得的成绩之一。尽管识字不多,妈妈很喜欢看书,夏天晚上在外乘凉,她就会给我们孩子讲书中的故事。因此,家里有妈妈买的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包括《红楼梦》。虽然文革中破四旧,基本禁止出版古典书籍,但是《红楼梦》这样的中国古典名著是允许出版的;听说毛主席很欣赏《红楼梦》,说人人都应该多读几遍《红楼梦》;江青在位时,也说要读《红楼梦》,后来又说不让读,不知这些传说是真是假。虽然妈妈允许我们孩子读《红楼梦》,却不让读《西游记》,说是有孩子读《西游记》中的鬼鬼神神,自己也变得鬼鬼神神、精神不正常,因此我只能偷偷地读《西游记》,但是可以自由地读《红楼梦》。家里的《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书,都是用繁体字写的,只要是学过的简体字,我都认识相应的繁体字,因此阅读没有感到很困难。曾经一个比我大两三岁的孩子知道我在读繁体字的书,就问我是否认识繁体字,我说认识。他专门拿了一本书来考我,挑了一些比较难的繁体字给我认,我都说对了字义,他感到很奇怪。我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认识了简体字就可以自然地认识繁体字,相反,后来听说,只学了繁体字的台湾人,读简体字写的书感到很困难。初中时读《红楼梦》,主要是读故事,遇到诗词歌赋,就跳过去。尽管如此,大概读了一半,我就放下了,因为文革中,孩子们自由自在,好奇的、有趣的事情太多。一次初中班里几个喜欢读书的同学谈《红楼梦》,有男同学女同学,谈到男女亲密的事情,大家都不自觉地脸红起来。私下里,只有男同学的时候,也有把书中描述的粗鄙下流的内容说出来的,好不尴尬。高中语文课,学习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老师主要讲述分析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和穷人的悲苦,感到牵强附会、索然无味。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再读《红楼梦》,感觉收获很大。
其一,感叹作者的伟大,《红楼梦》的宏伟、深厚,难以用语言描述。
其二,感到中文之美,作者用简洁、准确、丰富、智慧、机巧、优美的文字来讲述故事,表达各种人物的内心和之间的情,呈现人性百态和复杂的社会。
其三,初中读《红楼梦》时,看见的只是故事,却没有体会到其中丰富的情感。现在有了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阅历,才能理解其中的情深意长。
其四,正如我所预计的,在不同的社会,人性是不变的,亲密关系的本质也是不变的。差别仅仅在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亲密关系的表现会折射出社会的影响。《红楼梦》描述了男女亲密关系的各种形态和情感状态:情窦初开,爱情,失恋,殉情,绝情(出家),纳妾,通房丫头,偷情,移情,滥情,乱伦,始乱终弃,中年男人的厌妻症等等,这些和现代社会中的现象是相同或相通的。除了纳妾,这些现象都可以用我的亲密关系模型来很好地解释、契合。
其五,虽然《红楼梦》从出版以来,已经被学者们研究了两百多年,也有专门的红学研究会,但是这些研究应该主要从人物关系和故事、文学、社会、历史等等方面研究。从我的亲密关系模型来说,多种亲密关系的模式之间有微妙的共性和区别,而一个人可以介入多种亲密关系中,具有多种亲密关系的模式。因此,研究分析《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亲密关系的模式和性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其六,社会的确是进步了。清朝离我们并不久远,但是封建社会中,人有阶级和尊卑贵贱之分,恋爱婚姻不自由,主要由父母、高阶级的人和媒妁之言来决定。由于科技的落后,普通人命低贱,常常出现非正常和疾病死人的事件,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我小时候经历过文革的武斗时期,对这种轻视生命的现象仍然有印象和感觉,尽管已感到久远。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仍然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每个人处在社会的特定位置,过着各自的日子。作为下层的穷人和农村人,刘姥姥的智慧令人印象深刻。
总之,听读《红楼梦》,一个美妙的经历,达到了我计划的目的。
2022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