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宋人(1)

最近在读宋史,又听了一些关于武侠的讲座,不禁把两者联系起来,对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究竟是不是大侠、侠客产生了一些疑问。

史书说,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他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后唐都城洛阳。五代时期,战乱频繁,但赵匡胤出生后的那一段时间,是属于后唐难得的小康之治时期。和平年代,父母有条件送他上学读书,于是,他接受了系统的儒家文化的启蒙教育。但他毕竟是生于军人之家,住在骑兵营里,舞枪弄棒才是他的最爱。据说他擅射,是个百发百中的神射手;而且他臂力惊人,能够做到绝力断弦;至于驭马狂奔那更是不在话下。这样的人,自然是有些英雄气质的。

成年后,他曾有过数年浪迹江湖的日子,这段日子,他练就了过人的拳脚和棍法,被人冠以江湖侠客的称号。金庸曾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写道:“宋太祖赵匡胤以一对拳头,一条杆棒,打下了大宋的锦绣江山。那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是北宋武林中最为流行的武功。”可见,赵匡胤在江湖上的地位和名头都是响当当的。

民间流传着赵匡胤一些侠肝义胆、除暴安良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千里送京娘了。这个故事基本上人们耳熟能详,讲的是他单身一人步行千里,将一位被强盗劫掠的姑娘平安送回家乡的故事。毋庸置疑,这当然是侠客所为。

问题是,被救的京娘对他产生了感情,有意以身相许,但被他拒绝了,后来京娘因为不堪父母亲朋对她清白和贞洁的怀疑而悬梁自缢了,令人扼腕。史书上说,赵匡胤并非不懂怜香惜玉,更不是不解风情的莽汉,他之所以坚决拒绝这门婚事,是因为他千里相送,出于一个义字,讲的是江湖豪侠的义气。

我对此有些质疑,京娘和赵匡胤两人是否有爱情,这个不重要,当然从后来赵匡胤成就帝业后,追封京娘为“贞义夫人”来看,赵对京娘还是有好感的。可是在当时,赵难道没有想过:孤男寡女相伴千里,京娘回去后难道不会被家乡人怀疑吗?他一走了之,成就了一个“义”的好名声,可是,结局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悲剧,京娘被坏人劫掠都没有死,却悲催地死在了被解救后的家里头。

若是赵匡胤当时能够为京娘着想,好好向其家人解释说明,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

应该说,造成悲剧的主要责任是在京娘的家人,而赵匡胤正值志向高远的青年时期,岂肯为儿女情长所束缚?所以,虽然我对此有不同观点,也觉得尚可理解。

可是,当我看到赵匡胤成就帝业的经过时,我对他的大侠称呼又怀疑了。

后周末年,皇帝柴宗训只有八岁,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娃娃;皇太后也只有十八九岁,只是一个妙龄的青春女子而已,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由于皇帝年少无法亲自处理政务,周世宗临终时,向几位大臣托孤,要求他们精诚团结,共同辅佐幼主,这其中也包括禁军大帅赵匡胤。

可是,兵权在握的赵匡胤却发动了陈桥兵变,逼迫小皇帝禅让,自己黄袍加身,坐上了皇位。史书上说,是将士们拥戴赵匡胤逼他登基的。无论过程是怎样的,他都有欺人孤儿寡母的嫌疑!

看来,当诱惑足够大时,所谓的“义”的好名声也是可以抛弃的。

而当我看到赵匡胤灭南唐的经过时,我觉得“大侠”这个称呼对他已经完全不适用了。

李煜在南唐继位后,对宋朝极尽君臣之礼,甚至主动上表削掉了南唐的国号,以此来表示对宋朝的绝对恭顺。直至宋军开始南下,李煜还派人给宋朝送去钱财,不切实际地祈求赵匡胤退兵。正如南唐使者对赵匡胤所说,李煜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对待您,从来都没有过失,陛下为何还要加兵南唐呢?赵匡胤回答说:南唐哪里有什么罪过!但我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是啊,此时的赵匡胤想的只是“一统大业”,李煜的对错已经不重要了。

应该说,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代明君,在位时,平定了内忧外患,治国有方,为大宋奠定了百余年太平盛世的坚实基础。但是,他是个真正的大侠吗?金庸武侠小说里的郭靖、令狐冲、乔峰、杨过……哪一个大侠不是一诺千金,不畏强权,不贪富贵,只为伸张心中的正义?如此相比,赵匡胤的差别就太大了!我想,对赵匡胤的定位,只能说是个有能力有抱负的政治家吧,也许年轻时曾有过那么一些侠义,但在后来的岁月嬗变中,在追逐权力和强权统治的过程中,“侠”早已荡然无存,与他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