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楠 2022年9月8日
6月11日上午,我们告别北马其顿的世界遗产小城奥赫里德(Ohrid),驶向旅程的下一个国家阿尔巴尼亚。
汽车沿着奥赫里德湖行驶。我们在途中要浏览北马其顿的两个重要景点 – 骨头湾博物馆和圣瑙姆修道院。
骨头湾(Bay of Bones)是奥赫里德湖中的一个海湾。1997年,考古学家在骨头湾的水下,发现了一片公元前1200 - 600年间繁盛的建筑群。
考古学家在水中发现了数千个木桩子还有6千多件文物,相信这里曾经有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史前村庄。一个博物馆因此在这里建立,展出这些文物。考古学家还根据发现的木桩和想象,复制了这个水上村庄。
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博物馆不开门。导游还特意查了一下开馆时间,应该是开馆。后来知道,当天有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当地人都去教堂了。而博物馆连个通知都没有。
我们无缘一睹那些史前文物,却更清晰地看见了湖对岸的阿尔巴尼亚。
导游驾车沿着湖边继续前行了20多分钟,就来到了圣瑙姆修道院(Monastery of Saint Naum)。
这里已经接近阿尔巴尼亚。听说阿尔巴尼亚的穆斯林也常常越过边界,拜访圣瑙姆修道院表达敬意并寻求帮助。
据说,1912年至1925年间,圣瑙姆修道院曾由阿尔巴尼亚持有,后来又归还给当时的南斯拉夫王国。
修道院建在奥赫里德湖畔的大山里,风景异常优美。
湖边的庭院里,是绿油油的草坪,石头铺就的人行步道,还有各种各样的树木,非常养眼。
特别喜欢这种拔地参天的柏树,它们使周围的所有树木都黯然失色。而唯独它们与后面的大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不加装饰的图画。
导游得知由于当天的宗教仪式,修道院里人很多。所以他建议我们先去坐船游览奥赫里德湖泉(Springs of Lake Ohrid)。
奥赫里德湖的泉水来自周边的大山,经由Black Drim河流入奥赫里德湖。我们就是在Black Drim河上游荡,也就是下图标示4的河流。
事先没做功课,不知这乘船游河有什么特殊意义。但当我们登上小船,在河上游荡时,我简直惊呆了–- 这河水好清澈啊!
天又下起了小雨。细细的雨珠落进河中,溅起起一个个圆圆的水涡。
船夫摇动着木浆,细声慢语地讲述这奥赫里德湖泉的故事。时不时的让我们聆听树丛中鸟儿们的叫声。我们都屏住呼吸,沉醉在这绿色的仙境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底的白色的河沙或岩石。船夫让我们注意从那里出现的气泡。这就是泉水的来源,它来自罕见和神秘的地下通道,从湖东岸的加利奇卡山流出,注入奥赫里德湖。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清澈的河流。水下的每一根树枝,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叶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有着400万年历史的奥赫里德湖,至今还是这样清澈如初,肯定有它神奇的地方。
船夫告诉我们,他是当地环境保护组织的代表,他们尽力督促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这里的山山水水。
船夫也是个摄影家,还出版了摄影集。看到几个驴友手持长枪短炮,不停地拍照,知道碰上了知音。临走时,他将自己的摄影作品的明信片和折叠相册分送给我们。
结束了小船泉水游,雨越下越大了。我们的雨具都在车上。多亏了导游,冒雨到停车场找到我们的雨具,送了过来。要不然老头老太都冻成哆哆嗦嗦的落汤鸡了。真没想到会这么冷。
赶紧走向圣瑙姆修道院(Monastery of Saint Naum)。
修道院建在山坡上,俯瞰奥赫里德湖。
修道院最初的建造人是圣瑙姆 (Saint Naum),他在905年建起了一个小小的修道院。在11世纪到世纪之间,最初的修道院被拆除,现在的修道院是16世纪重建的。
圣瑙姆被称为活着的圣人。传说他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帮助残疾人重新行走,使哑巴说话,治愈许多疑难病症,等等。所以到这里拜访的人都会祈祷圣瑙姆的帮助。
圣瑙姆于910年去世,享年80岁,被安葬在修道院内。传说,直到现在,您如果将耳朵贴近石棺,还能听到他的心跳。
没有胆量去听圣瑙姆的心跳,还没进门,就已被一种怪叫声音吓的胆战心惊。进到修道院,才知这是孔雀的叫声。
修道院了养了几只孔雀。它们可以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到处跑动、飞翔,也不怕人。只是没有想到这么美丽的鸟竟会和那样可怕的叫声联系在一起。
圣瑙姆修道院是北马其顿游客的重要打卡之地。尽管下着雨,还是有许多游客。
不过老太觉得这里太商业化了。我们在这里进了我们巴尔干之旅的第一个收费厕所,每人0.5欧元。后来王大明白没有零钱,就用了一张10美元的票子,还担心人家不好找美元。没想到收费人拿出一摞美元,很痛快地找了钱。
王大明白看到那人的钱包里,有好几个国家的票子。这真是一个国际化的厕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