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中之国

 

一百年前的中国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地理单位。

诚如著名天主教徒、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1932年接受《申报》采访时所说:

中国人民只知有家,不知有乡,不知有县,不知有省,更不知有国。”

无论被人类发现与否,作为地理单位的中国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国家不同,作为一种人文组织,需得到大多数国民的承认方可成立。一百年前的中国得不到中国大多数人的认同,缺乏名副其实的各级政治组织,所以如马相伯等贤达所坦言:徒有“国家”之名,其实“非国也”。

那么,一百年后的今天呢?

毫无疑问,进步是有的。今天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晓得自己是“中国人”,都晓得的联合国里有“中国”这么个国家,对于国家主席的姓名、出身、底细也大多讲得上来。

无疑,今天的中国人民是既知道“有家”,又知道“有国”的。

一问四不知”的情况貌似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奇怪的是,前三个“不知”却依旧十分常见。

大多数中国人虽然报得出国家主席的名号,然而,对于自己所在省市的省长、市长具体是什么人,他们就不大讲得上来了。

倘若再问他们所在区县的行政长官是谁,答得出来人又少了一大半。

至于乡镇街道的现任芝麻官,他们的大名更是纷纷湮没无闻。治下民众大多对他们一无所知。

今日之中国人很大一部分依旧是“不知有乡,不知有县,不知有省”,只是从“不知有国”变成了“只知有国”。

众所周知,作为人类的高级政治组织,国家必须以省市为基础。同理,省市必须以区县为基础,区县必须以乡镇街道为基础。

一个国家的本土国民对乡县省市的各级政事置若罔闻,不参与议政立法,不进行长官选举,这就意味着此人连一个乡民、县民、省市民都不是,又怎么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国民——国家公民?

缺乏民众参政的乡县省市只是徒具乡县省市之虚名,其实并非货真价实的乡县省市。

没有实实在在的乡县省市作为支撑,“国家”无异于一座空中楼阁,一座漂亮的海市蜃楼:徒有“国家”之名,其实“非国也”。

与一百年前类似,今天的中国人民依然“只知有家”。他们依然不是公民。

不同之处仅在于,有居心叵测之妄人利用中国土著民对“家”的印象,为十四亿人炮制出了一个打着国“家”金字招牌的巨大妄想。这个国“家”被描绘成了一个特大号家庭,元首就是家主大大老爷,他有老婆、有儿孙、有师爷、有管家,当然,更少不了遍地的长工和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