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的母亲去世了,母亲离世之时, 她正在国内对国外回去的人要求的严格隔离中,没有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她写了一篇长文抒发自己的哀思。 文章我读了,很感动,也非常能感同身受。她是我们同一代留学人,她的奋斗之路与我们这些留学人都很相似,只不过大家所处的职场不同,成就高低不同罢了。她与她母亲的这种没能见最后一面的遗憾, 可能是我们今天很多海外华人所害怕和担心的,我们这一代留学人,到今天, 很多父母都垂垂老矣, 新冠大流行以来,与国内亲人相隔万里之遥的路变得更加的崎岖艰难, 不仅签证不容易拿到, 对于回国后的种种隔离的要求, 更是视若畏途。陈冲的文字文采飞扬,充满了 真情实意,我读着与之一起悲伤哀情。
只是,就这么一篇文章,竟然引发了国内不少人怼她。 以往,一有陈冲的名字出现,就有人爱拿她曾领养又转手的孩子说事,她已澄清过多次,她领养孩子在得知自己怀孕前,且只是办了个手续,还没有接孩子到家,得知自己怀孕,怕力所不能及,一下照顾不过来,正好有人也要领养孩子,她确认领养家庭也能给孩子更好的关爱,才将领养手续转了过去。我倒是觉得她能深切的了解人性懂得人性,怕自己为了亲身孩子厚此薄彼,别的没有孩子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这并没有大错。站在道德至高点以上帝的视角去评判她的人, 往往忘了问问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 能不能做得比她更好?
不过, 我今天倒不是想说这点,想说的是我从怼她的那些评论中看到的侧影。 我看到如今民粹主义情绪高涨,导致对所有海外的人和事都持否定的态度!指责她不在国内陪着她母亲,说她用文字表达悲哀是作秀等等,其实她今年已两次回国,她母亲今年二月被确诊淋巴癌,她大年夜赶了回去, 陪着母亲做完化疗, 一直到五月底才回美。 这期间她母亲病情好转,中秋还能参加聚会,只是到了九月感染再度入院,陈冲十月初再度飞去了故乡, 一直陪着老人家直到三周前…… 在这种大流行病盛行之际,她能这样飞来飞去实属不易, 想想难道她没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这么东奔西跑,本身就是疲乏之极的,这令我想起去年我家公病重时, 我们一家四口也是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很多趟,而我们只是从美国东岸飞往西岸, 我们不需要面对别人的提防,我们只需提防病毒即可。 而她得经历一次又一次的14+7的隔离,来来回回的检测,高出平常很多倍的飞机票,以及不被母国欢迎的疑似“带病菌者”的白眼……相信怼她的人永远不会懂这个中的种种艰辛。
我也有个朋友在这种种艰难中还是坚持回国探望年过九十的老父亲, 乐观地经历了隔离后出去,可是见一次老父亲依然不容易, 老人住在国家级待遇的福利院,条件很好,可也管理很严,访客尤其是海外回去了,更是严防不已! 我也是读着朋友写的隔着玻璃看望老父亲的文字,眼泪纵横, 因为我们都会不自觉地自我代入,想着如果是我,如果是我的父母……
每次,与在大洋彼岸的父母通话, 只要听到他们说一切都好,就会舒一口长气, 已经两年多了, 因为这该死的疫情,我没能踏足故土, 每次,也只能嘱咐八十多岁的父母保重身体, 等疫情结束,我就回去看望他们。而老父亲每次都故作轻松的玩笑说: 等你回来,怕是不认得你老爸了! 而老母亲只会说: 我想你…… 可我真的没有勇气去申请签证,怕被拒,怕遭人白眼,怕……也许,也是父母没有太大的病痛让我有立马回去的必要,但是,这种担心一直在,担心万一,担心明天会怎样,担心这样的回不去的日子会延长下去…… 所以,陈冲这一年回去了三次,一年12个月,她在国内陪了母亲四个月,即便是国内的人,忙碌中, 能在父母的床边伺奉这些时日,也并非人人如此吧?!
前不久看到一部热播的电视剧里,有一个镜头,男主角的母亲夸儿子说他怼亲戚怼得好! 因为亲戚说谁家的孩子过年没回家看长辈是不孝,男主角就说亲戚家的孩子在美国,也都没回去看长辈,怎么不说他不孝呢?听上去又是一个要求人人平等的例子, 可是, 姑且不说过年在国内比如一线城市打拼的人,也不一定都能回到家乡与父母一起过年吧? 更何况,海外的华人在没有过年习俗没有过年假期的情况下, 你要求他请假回去过年吗?
我倒是以前认识一位美国的华裔,她每年中国年前飞回中国陪父母过年, 大年三十到家, 过了初六再飞回来,即使这样, 来回也得十天左右, 路上几十个小时的飞机再转几小时的火车再转汽车,折腾不已。她不用上班, 但她的先生和孩子, 上班的上班, 上学的上学, 她一走,家里就一团乱, 但她坚持了每年回去陪她父母过年。她这样的并不多, 因为并非回去过年才是孝顺父母啊! 我是在选择自由职业之后,才能够做到每年回国,看看父母, 有时一年回去两趟, 甚至在新冠流行前还可以在国内与父母一起住了三个月。 记得以前在中国上学的时候,每每读到有关领袖的文字, 那都是日理万机,别说回家陪父母国年,即使父母离世,亲戚上门报信,那也都是一概铁面无情的,干革命就不能顾及亲情, 不是吗? 在一个常常被要求平等的地方, 却也常常可见人是要被区别对待的, 就像领导和老百姓要区别对待, 富人和穷人被区别对待, 海外的华人自然也不能不被区别对待了。
再举个例子,我前年回国,陪父母住了几个月,那几个月,我也必须把先生和孩子留在大洋的另一边, 在我已经不大习惯的故乡陪着父母生活, 我也试图把陪伴作为女儿的孝心送给父母, 为父母做一桌美食,或者陪着他们散散步…… 我继母告诉我有邻居对她说孩子在国外,靠不上之类的话,老父亲听了也不高兴,让继母别理这些人,下次他们再说就怼回去。说那话的邻居是个老太太, 和她的老伴儿住在那个小区, 孩子也不过就是有空过来看看, 我在那里陪父母住了三个月, 一次都没见过他们的孩子过来。
今天, 这些人或者说这类人似乎越来越多了! 以前谁家孩子在国外,左邻右舍羡慕得紧,如今说酸话的大概也都是这些往日睁大眼睛羡慕的人了。 这三四年以来,贸易战之后,美国一下子又成了美帝,改革开放之后的西风一下都转了向了。以前, 某个女星以嫁给美国人为荣, 现在同样也是她, 以离了婚展示自己的中国户口本来证明自己是个爱国艺人。曾经, 二十岁的陈冲飞去美利坚留学, 被赞她的进取心和年轻人的楷模形象, 如今, 事实上, 早已功成名就的她, 却被怼写文哀悼母亲是作秀! 难道用文字来纪念亲人和宣泄自己的伤痛, 你们没见过吗?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这样的诗句, 你们知不知道是古人哀思母亲所作!
怼来怼去,只能加大太平洋两岸华人的鸿沟。 其实,陈冲写的已经够温婉的了,她没有责备那一次次不容易的旅程和隔离,她只不过作为一个女儿书写了怀念逝去母亲的哀思,什么值得你们这般吹毛求疵地怼呢?!
RIP,陈冲的母亲。 节哀顺变,陈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