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之行追记 (七) 奇特的蓝山景观

距离悉尼市区六七十公里处,有一道蓝山山脉。据说,晴日时,在阳光照射之下,山脉也呈现为蓝色。如此奇特美丽的景观,我自然要去一睹为快。

去蓝山得转好几次车,好在从中央车站乘坐火车到一个车站后,紧接着就有公共汽车接站,将乘客直接拉到蓝山观景台上,非常方便。

站到观景台上向远处一看,不由得暗暗称奇,映入眼帘的,从山底、山腰直达山顶,都是浅蓝色的。与一般地方在明媚的阳光下天蓝树绿、土石皆为土黄色大不相同。山间弥漫着一片蓝色的氤氲之气,绿树被蓝色笼罩,裸露的山体也像披了一层薄薄的蓝纱。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此情此景,我从未见过,真是开眼了!

我一边观赏拍照,一边心里思忖,随着时针跳转,阳光会越来越强,山脉呈现的蓝色会否逐渐加深呢?过了些时候,果然,山脉的蓝色比我们刚到时更蓝些了。

据介绍,蓝山的主要树种是桉树,而且是多种桉树。桉树能分泌一种挥发油,其弥漫于山体的空气中,经阳光折射就呈现为蓝色,蓝山之名由此而来。

桉树是澳大利亚的原产树种,属于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它的叶子是考拉最喜爱的食物。中国的四川、云南、福建也有桉树分布,它的树叶和挥发油可以作为中药药材。估计中国没有这样桉树密集分布的山脉,否则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欣赏蓝山那种似真似幻的神奇景色了。当然,这种自然景观的形成,与山脉经纬度、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都有关联,否则,澳大利亚也不会只有这么一个“蓝山”了。

距离观景台不远,有三个渐次降低的石峰,被称为“三姐妹峰(Sydney Three Sisters peaks)”,约九百多米高,是蓝山的标志。据介绍,她的名字来源于当地原住民中流传的一个古老而凄美的故事。传说出生在古代Katoomba部落的三个漂亮姐妹,违反部落规矩,同时爱上了山下另一部族的三兄弟,引发了一场部落之间的战争。部落巫师为了保护她们免受伤害,战前就将三姐妹变成了三座石峰。没想到的是,巫师在战争中被杀,因而咒语无法解除,导致三姐妹只能以三座石峰的形象耸立在人们面前,为后来人无声地讲述着这个让人极为惋惜的爱情故事。

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传说三个美丽的姑娘都是当地原住民部落酋长的女儿,为了抵遇外敌,分别嫁给了三个出征的勇士。壮士一去不复返,三个姑娘还在山峰上苦苦等待,久而久之,三姐妹就化为三座山峰,成了蓝山最著名的景点。

从观景台上看,三姐妹峰并不怎么妩媚秀丽,但联想到这么古老而凄美的爱情故事,无形之中感染着观赏者的心情,仿佛三座石峰也显得美丽动人了。

我们国内也有类似的故事久久相传,比如四川的“四姑娘山”。据说,四川藏区古时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美丽的女儿,四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为了保护她们心爱的大熊猫,与凶猛的妖魔作英勇搏斗,最后变成了四座挺拔秀美的山峰,即“四姑娘山”,被当地藏民敬为神山。其他地方还有“姑嫂崖”等名胜,给山崖赋予美好的人文色彩,使得自然景观与人间故事合二为一了。

澳大利亚的“三姐妹峰”,和我国的“四姑娘山”、“姑娘崖”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心灵是相通的,是有默契的。“三姐妹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这比悉尼歌剧院附近那些原住民售卖的色彩鲜艳的手工制作,感觉立体多了,丰满多了。

通往三姐妹峰脚下的阶梯口,有个用不规则石块垒砌起来的拱门,门一侧的石板上有 “三姐妹巨型阶梯正式开放日期1932年10 月1日”的英文字样。这个咋看起来并不怎么牢固的拱门,原来如此“高龄”了,她给人以小巧古朴之感,与整座石山很是协调。

     

        

蓝山,山间那让人怦然心动的“蓝色”,以原住民传说的凄美爱情故事命名的“三姐妹峰”, 驻守了八九十年的小小石拱门,这颇有特色的景观组合,独此一处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