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热度必须下降
中国人对待英语的态度严重不正常,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但如今必须做出结构性调整,否则就会严重干扰我们的前行。
学英语是为了交流应用,把这种应用摆到与母语一样的位置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母语的功能不仅仅是语言,更为重要的是其所承载的文化。大肆营造学英语的氛围会严重干扰我们的文化传承,从而损害我们的价值观建设。
从目前已经取得的效果看,基本是损失更大些。全体学英语,花了多少的精力?除了中等以上城市,有多少地方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是比较规范的?有多少人参加工作以后能够有应用英语的机会?有多少人才因为英语的原因而受到压制?
原来提出学英语是为了学习别人的长处,如今看来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究竟学了多少?二是需要全体都学吗?
学了人家多少的问题是比较清楚的,确实弥补了一些短板,但这个短板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也就不必再穷追猛打了。搞全民学英语纯粹是用力过度,是一刀切思路的结果,这是必须改变的。
我们要弄明白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懂了核心的追求就会理清科目的层次。我们究竟要学什么呢?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我们的学习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人入世的学问,二是生存发展的技能。从这两个核心内容看,一门外语处于什么位置呢?充其量也就与目前高二小高考的科目相当。
所以小学不必学,中学到高中小高考结束。除了特定的一些专业外,硕士学位及以下的都不需要作要求,博士生可以要求达四级。副高及一下职称不作要求,正高职称的可做一定要求。这些都是原则性要求,特殊的情况可做特殊的安排。
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文化本身的学习体悟上,要在较为轻松的氛围里进行创造,而不是苦背一些浮而不实的单词。
也许有人担心这样的改变会降低一些水准,这个不用担心,因为一个社会的水准并不是建立在对外语的掌握基础之上的。我们要缓解对外语学习的紧张,这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把握,也是更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的必然。保持一定程度的了解与使用即可,无须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这方面,当然,少部分的深入研究也是有必要的。
对于我们目前的教育来说,范围较泛,方向模糊,用力过度。中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虽然基础要牢,但也要保持适度的平和,毕竟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也无须太过焦虑,压力过大会适得其反。我们要有足够的理性看待教育,要有足够的勇气改变不合理的地方,不能把自己的一些焦虑变成学生的负担。
一个社会健康与否要看大家的心态是否平和,紧张与懒散都是不正常的,我们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实在是太紧张了……眼下又出现了一些懒散的情况,这需要我们主动进行疏导,疏导的前提就是社会氛围的放松,这首先就要从英语学习的热度下降开始。
我们要为之努力的社会状态是平和而舒缓,轻松而自律,上进而良善,友好而平等。这是全人类要奋斗的方向,也本世纪的目标。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九点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