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在我四月二十一号的《超越道德--- 评近期的“我不让梨”之争》一文基础上重新调查思考写成的。
日前,上海一位小學生在語文考試題目:「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中回答:「我不會讓梨。」被老師判錯,由此引出了一場「讓梨∕不讓梨」的爭論。這個事情說明了許多問題,其中之一是,新一代的獨立性顯著增強,他們有主見,敢置疑。其中之二,多元的時代對教育和文化的古為今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們得承認這道題的出和判的確不當。既然問:「你會怎麼做?」就應該允許不同回答。假如只有一式答案,那麼問題就該改為:「我們該怎麼做?」
其次,我們得重新檢討和認識「孔融讓梨」這個典故。這個故事其實並不如一般人所說的是屬於儒家的「孝悌」之舉。人們之所以會那麼想是因為《三字經》的詮釋:「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三字經》的詮釋是有偏頗的,因為假如按照孝悌理論,孔融該吃較大的,而不是最小的,因為他底下還有弟弟。孝悌倫理是一種匡囿,匡囿總是限制甚至扼殺人性的。孔融讓梨的行為並不是因為被迫得遵守什麼清規戒律,讓梨是他自覺自願的,也因此它實質上是一種良善的人性體現,是值得弘揚的。
問題在於,假如僵化甚至錯誤認識這個典故,把它當作是一種應該的行為模式來教育下一代,那就大大減少了這個故事的人性蘊含,並且在今天也是很難行得通的。曾經有作者撰文反映海外中文學校教「孔融讓梨」時的尷尬,因為美國的孩子們講究並信服的是法則,而不是應該不應該。近期的「我不會讓梨」事件,說明僵化及扼殺人性的教學對中國孩子也行不通。
孔融讓梨不是消極的孝悌和應該,而是對兄弟的自願謙讓。假如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那麼這個故事包含的實際上是一種有意識的、自覺自願利他的態度和精神。這是「孔融讓梨」故事最積極最光輝的地方。假如我們能夠看到這一點,那麼孔融讓梨和妨礙人的個性發展、妨礙個人的自由意志等等又有什麼關係呢?讓梨行為的本身就是孔融一個出色的個性閃現。
利他和個人自由並不存在必然的矛盾。這兩者互不矛盾的基礎,就在於人們超越道德來認識利他,在於人們意識到利他不是道德枷鎖,而是一種淨化昇華了的善良人性,一種愛的精神境界。人作為有強烈自我中心意識的群體動物,個人自由和利他精神是兩個互相制衡的力量。人的自我中心意識是人的第一意識,也就是人之初的意識。基於這樣的人性現實,強調利他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利他精神和行為作為對一己的超越、作為一種愛的實踐,對人心的感動和對社會和諧發展的意義,永遠大於利我主義。(发表于五月二十四日世界日报副刊)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05-28 15:33:37) |
本文论述详尽有理,佩服!不过我还想:人之初,性本善,是佛的尺度;心向善,是人的尺度。 |
天地一弘 (2012-05-29 00:00:51) |
谢谢虞谦的好文!其实单单从人性利己的角度而言,《孔融让梨》可能是一种美好品行的宣扬,大多数孩子(包括成人)会在利己人性的历练中走向成熟,与其这样,我赞成从自私的人性走向无私,所以,对于一个孩子说“不让”很是理解,符合真实人性原理。 |
虔谦 (2012-06-01 02:12:02) |
谢谢你分享观点心得!问候圆通赏花进行时! |
虔谦 (2012-06-01 02:13:34) |
谢谢一弘从人性角度评论分享,问候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