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户口即城镇与农村户口的差异等等,突然想起来,那时的一家“两制”,一般都是男的在城镇里工作, 老婆则在老家农村,当然所有孩子都是农村户口,因为当年的户口制度规定了孩子户口随妈,极少数极少数老婆在城里吃商品粮而男的在老家,对这种一方城镇一方农村的家庭, 当时有种形象化的说词叫“一头沉”。
这种“男城女乡”的起源, 倒不能把责任推到共产党头上,至少清朝时的晋商徽商中相当一部分,是规定不能带家眷的,那时就有着“年关回老家”才能见老婆的现象。
远的不说了,就说点我自己认识的人中间的“一头沉”情形。
我上大学前后在河南加一起待过十多年,老婆又是土生土长的河南妹子,在河南某地区电厂工作,所以我很接触过些“一头沉”人士,
先说上大学前,在黄泛区农场,倒还基本上没有这种一头沉,其原因是农场的特殊性, 很多职工也是娶了农村老婆,起先老婆没来,也得时不时回家一趟, 当然都不太远,每过一阵子, 农村总会“解决”家属问题, 把家属的户口从农村迁到农场来, 反正农场的户口不是真正的城镇户口家属吃的也不是商品粮,来了就在老公所在单位做个家属工临时工什么的, 一天八毛钱,做一天有一天的,医疗享受家属而不是员工的待遇,不管咋的, 一家人也团聚在一起了,所以农场也就吸引了不少人, 想方设法调来, 然后老婆孩子户口也迁了过来,一家人生活也就在当时算是圆圆美美了。
大学毕业后到了某钢铁公司,那时部属企业, 家属是肯定来不了的,所以集体宿舍的规模就比较大了,相当多的中年员工是“一头沉”,有工人有技术人员也有行政干部。
举几个例子。
公安处某科长老A,四十多岁,河南人,五十年代末高中毕业当了兵,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老家一窝蜂有人提亲介绍对象,说了个不错的姑娘,结了婚,在不够带家属随军的年龄军龄级别时转业到了地方公安系统,算是回了家,但那时“农转非”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公安局的也不行,好在离家不远, 到了八十年代孩子也大了,家里分了地,孩子自己就够种的了,老婆就来到了单位陪他照顾他,在集体宿舍楞挤了一间房,老婆没正式工作,不过八十年代了,街上的临时工也不需要什么正式手续了,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干点临活挣点小钱。
我自己所在部门一个老哥老B,六十年代中期河南某大学化学系毕业,在读大学的时候,父母想尽办法打电报称病危把他“骗”回家成了亲,老婆是隔壁庄的“一枝花”,还和这老哥高中同学不同班,后一直做民办老师,三个孩子毫无疑问跟着老娘在农村,老大读书不行,高中没毕业就在队里干活了, 他把全部希望放老二身上因为读书不错,老三还小,这位哥儿们给我说起来心里很是不平衡,直埋怨爹娘,非给他在农村找了婆娘,好在老婆还很好上孝敬父母下抚育子女,可分了责任田后, 家里的劳动力就不够了,所以一到农忙,老B就得颠颠地回家大干一场。
还有一位是我的校友老C,河南禹县人, 1964 大学毕业, 也是在上大学期间, 父母帮(这是他自己的说词)他娶了个媳妇,大学毕业时他就主动要求去了包钢,他的想法是“到边疆也许好解决家属问题, 妈的实在不给解决老子就离婚!” 还算不错, 包钢大概容易解决家属问题,把老婆整去了,在包钢做临时工, 小的两孩子也是在包头出生长大的,十来年后又调回了河南,孩子早就是城镇户口了,上得了学的上了学,没考上大学的在单位招工时找找关系进来当了工人。
最有意思的是老 X ,北京钢铁学院 65 年毕业, 家是河南山区某县某山沟的,县中毕业考上北京的重点大学,中了状元似的是一家 一村的光荣啊,提亲说媒的踏破门槛,这老兄当年才十八,当然不可能成亲,定都不让其父母定, 说是总得让我先去上上看再说吧, 现在还这么小啊,家里同意了,这可好了, 这老 X 五年北京的大学生涯,十个假期,就是一趟也不回家,在学校说家里穷没钱回家,对家里说学习紧张没时间回家,父母发电报说病危,老 X 心里有数,别说“病危”,就是说“死了人”也可能是骗我回家成亲!就是不回去,真的其父母发过“父亲过世”的电报,他也是打死不回去。毕业时坚决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甘肃某钢铁公司,到那儿后娶了个甘肃医学院毕业的医生, 风风光光地回了一趟家,见父母身体十分健康,告诉老爸老妈,咋的, 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回家了吧?你们那是没见过世面!后来又调回河南,一家两大学毕业生, 工资自然比较高, 生活当然就比较好, 寄钱回家也不小气,老子事后想想心里也暗高兴“日他娘, 幸好当年没给俺孩寻个农村媳妇”。
到了八十年代,所谓的照顾知识分子政策火爆,凡工程师(或相当的)即可将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户口转入城镇,工人没份, 等猴年马月吧。
上面举的例子中,后来老B提了工程师,带来了老婆和小的两个孩子,按工龄按人口分了一套房,但不解决老婆工作。而公安处老A,直到我走时,老婆还是和他一起挤在那间集体宿舍里,还没城镇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