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研究随笔 --口述历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点

口述历史性访谈是研究历史,人类学,民俗,民间文化(譬如民谣)等等的一种方法。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历史事件起码包括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的过程。口述历史性访谈,简称口述历史,是通过对某些历史事件,片段,时段等等的亲历者,或者旁观者的访谈,来收集此被访谈人对那段历史的主观回忆。也就是说口述历史收集的是没有在文字记录和其它实物记录中的对历史事件的个人主观回忆。人的回忆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像是当下的价值判断 (当下的价值观很可能和过去不同),以及个人的心理取向等等。譬如,有些事情,你会回忆起来,愿意讲出来,从某个角度来讲,甚至可能夸大来讲;有些事情,你可能回忆不起来,或者缩小来讲,比较委婉地讲,或者干脆不讲。也就是说,我们回忆中的过去是很难和“真实”的过去划等号的。

  以访谈这种互动的形式来引出话题(主题),引导话题的走向,以及所谈内容的粗细,深浅,色调等等决定了访谈者的角色,访谈者的知识储备,访谈者对所要研究的历史的总体历史背景,对被访谈者基本背景的了解,以及访谈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非常关键的。譬如,如果访谈者对民国时期中国家庭的组成和社会秩序缺乏了解,访谈者就很难想到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及此类背景对当事人描述历史事件时的前提和基本背景,从而发问,来求证历史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和逻辑。另外,口述历史访谈和新闻采访性访谈的目的,意义,取向都有差别,因此两者的侧重点和方法也有差别。譬如,新闻的指向性和目的是突出新闻性,当下性和现代性,而史学研究在时间轴上却是相反,其取向和目的,至少应当追求的是过去和当时,把过去时段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的过程,努力去还原到过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和精神世界当中去。当然,口述历史性访谈和泛泛而谈更有差别,这些都是访谈者要特别注意的。

  那么,历史是什么呐? 简单来说,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但过去发生的事情非常多,每段历史有非常多的面向,非常多的层次,非常多的粗细和大小不同的因素牵扯其中,而且,历史又是连贯和关联的。我们无法,或者不可能对过去发生的事,事无巨细,无所遗漏的统统囊括到我们对过去的了解,研究,叙述和分析当中去。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观察,研究,叙述需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把此点想清楚对研究历史和读历史的人都有意义,也就是说,历史研究中的历史和在人类文本和其它媒介记录的历史,其实是人类有选择的构建过程,为了加深印象,可以说历史是人类的杜撰,这个说法既不是贬义,也不是说历史研究没有意义(其实,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等等精神思想活动都是构建或者说是杜撰,这是题外话,就此打住)。这些历史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过去发生事物的本原和真实再现,这就意味着,谁来做口述历史,谁来选择和取舍,怎样选择和取舍至关重要。因此,口述历史研究项目的目的,目标,意义,方法,选择和取舍应该清晰和具体,总体来讲,要尽力还原历史的本真和全貌,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而历史是人为构建,是人书写出来的。所以,先从源头上,从选择参与人员,这包括访谈人员和被访谈人员上着手,再从每个访谈的目的,意义,目标,方法上做思考,选择和取舍。如果资源,条件允许的话,应该有大的包容性,也就是让更多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参与到访谈中。

  作为口述历史研究人员的访谈者,要对社会科学研究和访谈方法进行学习和训练,当然,如果有有经验的人员来做,就更好。访谈之前,也要对是次访谈的目的,意义,相关的时空历史背景有了解,要对被访谈人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要先做功课。在设计访谈提纲时,要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访谈过程中,要尽量退出对被访谈者思绪和思想的干扰,让被访谈者讲出他心目中的过去故事,故事牵涉到的人,事,物,以及时间和地点等等,而不仅仅是被访谈者回忆过去以后所产生的思绪,心情,态度,思考,思想,和反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