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的高考,凝聚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汗水与期待。高考被视为许多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而就在此时,一些与当下中国高校有关的信息引起关注和热议。
它们的关键词是:女大学生,卖淫,高校沦为妓院……信息来自中青报的调查,调查称,“武汉女大学生近10%卖淫,武大教授感慨高校成全国最大妓院。”
这些信息极端地颠覆了大众的认知,那个理想斑斓、绽放青春活力与独立思考的大学,如今已经面目全非。
从下沉到沦落
大学生,本应是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信念,有坚持。但如今,为什么一部分人竟堕落至此呢?
如果从社会层面而言,当今的高校,是整个社会风气的缩影与写照。社会流行什么,自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三观。比如,当前的社会盛行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人们相信“笑贫不笑娼”,而大学生们就自然浸染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一方面,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如许多暗含色情讯息的社交软件,给生理和心理正值旺年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放纵与交友的机会。这类纵欲的结果,就是未婚妈妈群体日益增多,大学生堕胎也成为普遍;高校中的性病、艾滋病等疾病,更呈现井喷式增长。这类对人们的身心带来危害,对人的道德造成威胁的网络科技,犹如一匹猛兽,寻找着可吞吃的人。
另一方面,当前的中国高校本身,经受着市场化运作的考验。大学应以求真、求智、求实为导向,如今已经变为“一切向钱看”的集体写照。近来频频曝光的高校教授性侵案,以及学术造假案,屡屡冲击着人们的良知。如中国人民大学前政治系主任张鸣教授对当今中国高校的总结:“衙门化、黑社会化、帮派化,就是现在的高校。”
有多少寒门子弟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有多少学子们,当他们刚进入大学时,似乎对大学还满怀期待,然而当大学变了味,当知识也没有办法撑起轰然倒塌的大厦时,心底那最后的坚持就会荡然无存。可见,这许多大学生们,他们就像韩寒在《杯中窥人》中所写的那张白纸,一旦被浸于盛满了水的水杯中,就会一点点下沉,直至最后的沦落。
于是,一些大学生们就迈出了改变自己的第一步——与大环境认同。Ta们不再顾及其他,单单以金钱、享乐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而这种追求本身,正如提摩太·凯勒在《诸神的面具》中所指出的,“男性与女性两种以爱情作为偶像崇拜的不同形态都将走入死胡同”,也可以说,当我们将金钱、享乐等置于生命的首要位置时,都必将走入死胡同。
理性地看待性
高校卖淫现象或许属于个案,当下更为普遍的是大学生们在性观念方面的开放。同居、一夜情、小三等,在大学中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性的开放与混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当事人的身心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性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大学生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一旦女方怀孕,人工流产对人体的杀伤力可谓巨大。此外,也会影响到学习和工作;将来进入婚姻后,由于曾经对于性的过度开放,势必影响到对婚姻的忠诚度,如今许多中国家庭的解体,许多都是因为某一方在性方面出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评论将中国大学生的性开放,归咎于西方的性解放运动。诚然,这场发生于西方世界20世纪60至70年代的运动,对当时代传统性观念和性道德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和颠覆,这影响至今仍在。然而早在中国古代史中,就已发生过多次性解放潮流;古代中国人的性观念,又是呈现另一幅面孔。
由此可见,性观念的开放并不仅限于西方国家,它其实深植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伺机而动。
性爱,本身带有生命延续的功用,是在正常的一夫一妻的关系之内享受到的身心交融的欢愉,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礼物,因此它具有神圣性。可是,当我们缺乏对上帝的信靠和敬畏,缺乏对彼此关系的维系和委身,仅仅为了满足生理性的欲望而放纵肉体的情欲,带来的结果就会非常可悲。正如圣经的忠告:“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哥林多前书》6:18)
孔子也在《论语·季氏》中忠告年轻人,“少之时,血气末定,戒之在色”。
“肉体的情欲”——这个我们生命中隐藏至深的敌人,要如何才能治服它呢?
可以重新来过
从大的历史角度来看,今天的社会乱象,会得到一个结论:人类史,永远都是围绕着钱权色,形成自己的面貌。这三种试探,成为许多生命的枷锁。
日光之下,没有新事。今天的中国高校沦为妓院,其实毫不新鲜。它使我们更懂得人性的诡诈,也更看清楚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在一次次地放纵欲望之后,所呈现的源自灵魂深处的饥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给我们提供永远的抚慰。
历史上,有一位生命的救主,他曾经在众人面前,接纳了一位行淫时被捉拿的女子。当时,犹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想试探耶稣,并准备用石头打死这女子,也以此显明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耶稣却在地上写字,并告诉他们:“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用石头打她。”那些人,就由老到少一个个出去了;而那位不被耶稣定罪的女子,在耶稣那里收获了人生中最为有力、温和的关爱,“我也不定你的罪,从此以后不要再犯罪了”。(参《约翰福音》8:1-11)她余下的人生,也有了新的开始。
据一些解经家认为,圣经在这里所描述的“由老到少”地出去,是因为年纪和阅历常会影响一个人自以为义的心态。
这个场景,凸显出人间并没有义人这个事实,更显明耶稣对罪人的怜悯和宽容。当耶稣在另一个地方,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时,他含蓄地指出了她生命深处的饥渴并由此而产生的罪中的生活,并告诉她生命的活水在哪里。在耶稣那里,仿佛一切曾经的污点和黑暗,都可以被重新诠释;他一视同仁地面对所有不堪的人,给予每一个人重新再来的机会。
圣经中记述的这些在饥渴中被罪捆绑的人,其实也折射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处境。
事实上,我们日常所犯的罪,并不比那些卖淫的大学生们少多少;我们表面上的富足,其本质比撒玛利亚妇人的处境更为饥渴。当上帝的光照进我们生命的时候,我们会看见自己里面的残破和幽暗,而这种自我认知,会使我们产生重新寻求的渴望。
那些与耶稣相遇的人,彻底结束了在这个世界上的流浪,最终可以有新的开始。
(本文首发OC海外校园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来源)
林玫phoenix (2018-06-30 14:56:52) |
人类的七宗原罪,以往的中国,仇恨和骄傲占了上风,现如今的中国,又添加了贪婪和淫荡,贪吃,就剩懒惰还没泛滥了。七宗原罪六宗风靡中国,你还指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