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欧洲四国行游记选 (13)观看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

Happy 4th of July!今天是我们欧洲行的又一个重点,带儿子看英国温布尔顿(Wimbledon)网球锦标赛,简称温网。
 
Wimbledon比赛昨天正式开始。它是网球界历史最悠久的比赛。我们从Southfield地铁站一下车,就像踏进网球场一样,因为温网比赛用的场地是草地,所以车站平台是绿色白线,地上还印有网球拍标志。成群的网球爱好者兴致勃勃地出了车站,立即有志愿者送上看Wimbledon的地图,其实没有地图也不用问路,因为志同道合,顺着人流就到了排队买票的地方。上午10点,象天安门广场一样大的草坪早已人山人海,大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井然有序地排队。每个人拿个排队的号,还给了一本小手册,上面写着各种注意事项,其中规定超过300毫米以上的镜头不许带进去,幸好我们的镜头正好300毫米。
 
儿子最期待这天,告诉我要穿白色衣服,这是传统。他说运动员必须从里到外穿白色,观众也最好穿白色。他特意带了他的白色网球比赛纪念T恤衫,我暗自庆幸在瑞士出的洗衣故障没有损失他的这件衣服。先生也带了白色的衣服,就是我没有带。他严肃地说,“不穿白色衣服,有票工作人员也不会让你进的。” 看我一脸惊愕,他又笑着说,“我故意吓你的,只有运动员必须穿白色,不过观众也有着装规则,你上网查查就知道了。” 
 
  裁判和运动员检查内裤的颜色,此照片来自网络
 
到网上粗粗一查,天哪,关于温网的着装要求、历史和由此引发的故事都可以写一本书了。看儿子打了这么多年的网球,也听说网球是贵族运动。可是我没有觉得网球和其他运动有什么不同,没有感觉到任何贵族气息。到了温布尔顿,才感到原来网球是贵族运动一点不假,其严格的着装要求就是表现之一。运动员的衣服包括内衣、内裤、鞋子都必须是纯白色,奶油白都不行,装饰性边可以不是白色,但不能超过1厘米宽,衣服、鞋子上的商标大小也有严格规定。是的,裁判会检查运动员的内裤,不是白色的要马上换成白的,否则不许上场。2013年Federer穿的球鞋底是橘黄色,后发现违规,也被要求换掉。Andre Agassi年轻时气盛,不喜欢温网严格的白色着装传统,曾抵制参加温网。但温网不会因为他牛而改变规则,不参加是他的损失。结果Agassi21岁后还是屈服了,乖乖地穿白色衣服去比温网。
 
慢慢长队,有两个小时一点动静也没有,坐在草地上和旁边的一对夫妇聊天,他们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曾经去过中国。太太去买水时也给我们买了一大瓶水,她说她走到街上的杂货店买的,比赛场卖的水便宜很多。走那么远还送给我们一大瓶,太令人感动了!我的运气真好,总是遇到友好的陌生人。我们感叹看美国网球公开赛可以在Ticketmaster上买票,看世界滑冰锦标赛也可以在网上买票,但看Wimbledon就要排4-5个小时的队。有许多人昨晚搭帐篷排队,五颜六色的帐篷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当然那些VIP类别的票估计早就通过各种俱乐部买好了。
 
5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们过安检了。安检比机场还严格,包包里的每个口袋都查了个遍。又排了半小时才买了票进入比赛场地。荷枪实弹的警察、训练有素的警犬在擦肩碰臂的人群中很扎眼。他们的巡逻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这里的气氛有点象游乐场,人多热闹,看球的人都很放松快乐,一点不象看我儿子的比赛,看球的都是家长,赛场上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气氛,而在温布尔顿,大家看的是世界级明星,谁输谁赢几乎都与自己无关,没有直接利益的关联或冲突,看球就是纯粹的享受。
 
先生和儿子站在拥挤的人群中看美国选手Jack Sock的比赛,我有幸找到一个座位看旁边的女子比赛,Shelby Rogers v. Julia Boserup, 两人都是美国选手。第一次现场看这种级别和规格的大赛,确实大开眼界。温布尔顿有近20个网球场,里面除了主赛场和第1、第2号赛场要单独买票外,第3号以后的赛场买general admission的票就可以了,只要有地方,观众可以随便换着看。只是每个场地都非常拥挤,许多人都站着看。
 
10年来,看了儿子的许多场比赛,他们都是自己报分、自己判界内界外,有分歧时才会叫裁判来。温网不仅运动员专业,连球童捡球的每个动作都有规范。场上工作人员个个统一服装,场外工作人员人人西服革履。整个赛场花团锦簇,观众的掌声、叹息声此起彼伏。排五个小时的队,感觉有两次要晕倒,快支撑不下去了,最后也挺了过来。排这样长的队也是看温网的传统之一,没有听到有人抱怨,反而看到人们象参加户外party一样自得其乐,难怪在进入赛场前工作人员发给每人一个sticker,上面写着:“我已在太阳底下排队,温布尔顿,2017”。
 
看现场球赛不只是看输赢,不只是看球技和球艺,更是近距离看运动员的性格、球风、心态,他们微小的面部表情变化,所有的肢体语言,观众都尽收眼底。一场2-3小时的比赛也考验观众的耐心。在经过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的duce (平分)赢得一分真的考验场上场下所有的人。
 
运动员穿白色服装在绿草地上打球的确赏心悦目。但穿白色衣服的传统只是为了美观、为了高雅吗?温网的官方解释是:他们希望球员因球艺好受到关注,而不是因为着装时尚。不过时尚界没少因温网比赛而“发财”。Ralph Lauren成了温网指定的设计与制作商。球场上球童(ball boy/girl)和裁判穿的制服都是他家制作的。一个球童的T恤、夹克、短裤、帽子加起来要$600多美元,加上鞋、袜子、水壶就更多了。裁判的制服就更贵了,光衬衫和外套就要上千美元。这些制服在温网的官方网站上都可以买到。
 
捡球看似人人都会做的事,我就没少给儿子捡球。但在温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一场球有6个球童,他们也是球场上的“明星”。今年的250名球童从800多名学校推荐的申请学生中选出,平均年龄15岁。他们通过严格的面试、笔试和技术考核,经过几个月的严格培训,表现好才能上场,每上一次场还有performance 考核。这才有观众看到的规范化动作,确保球员顺利比赛。今天我在四号赛场看比赛时,一个在网旁边的球童背手站着面对观众。坐我前面的三个“男生”可能认识球童,不断做鬼脸“挑戏”他,只见球童脸上闪过一丝微笑就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保持“poke face”。如果没有严格的训练,可能就要“开怀大笑”了。下次看网球也看看球童的表现吧!
 
离开时我们穿过Wimbledon市区,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城可谓与温网水乳交融、生生相息。街道两旁全是与网球有关的装饰装潢,游客像走在网球博物馆一样。或许Wimbledon孕育了温网,但温网绝对赋予这座城市新的生命。
 
和伦敦第二次握手就这样结束了,明天我们就要挥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但相信我们还会再来,因为迷人的伦敦从来就是属于世界的,包括你,包括我。
 
再和大家分享一些照片:
 
 
 
走出地铁就看到地上有售票地点指示,需走12分钟,并提醒人们不要买票贩子的假票。但还是有人悄悄问我们要不要票。也有义工给我们发地图。
 
父子俩肩并肩加入排队大军
 
排队的草坪上人山人海
 
排队领的号,入口处会查看,上面写着排队规则,不许插队等。
 
一位负责收垃圾的环卫人员拿着垃圾袋来回问大家是否有垃圾,热情幽默,为了打破排队的沉闷气氛还跟一位老人来了一段舞。
 
两排木桩上都挂着垃圾回收袋,排队的人潮退去,草坪仍干净整洁。
 
我们又离入口处近了一点。晚到的朋友一家也不能加入我们。
 
快到安检入口了,工作人员查排队领的票,以防有人加塞儿。
 
里面的网球俱乐部入口,似乎闲人免进
 
运动员比赛次序牌,看到工作人员爬到梯子上根据比赛结果而更换
 
过道上都挤满了球迷
 
赛场之一
 
球迷和Jack Sock自拍留念
 
准备上场的球童
 
刚刚离场的裁判
 
朋友一家也进来了,合影留念
 
儿子买的纪念品
 
温布尔顿街上的商店、餐馆的装饰全都别出心裁地突出一个主题--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