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N高中生活(007)— 调研类英语课大作业: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奥普拉一样

小哭译     SUSAN原文写于2014.12.04

 

SUSAN

3节课

2014.12.05

贫困话题写作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奥普拉一样

 

人们普遍都认为,只要一个人努力学习、遵纪守法、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他就会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似乎根本不用管他的起点在哪里。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奥普拉:她有个贫穷的少女妈妈,她的童年生活非常不易,但她通过努力学习,最后成了全美国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然而,奥普拉的故事虽然听着引人入胜,但却不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事实上,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做的一个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命运在他出生时就基本上由其家庭的实力和家长的财务状况决定了(富孩子)。所以,不管一个穷孩子多么地努力,可能他长大后也无法脱离低收入阶层,而他整个的人生都会因为他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而深受影响这使得贫穷对孩子的影响比对其它任何人都大,因为在贫困中成长的经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和价值观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长大后仍逃脱不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教育。低收入家庭时常不得不将财力放在其它的事情上面,教育远不在他们的计划清单上。如同由埃莉诺.高登波格在“买不起食物的人们每天不可能做出的八个选择”这一报告中所说:“每一年,美国31%的家庭不得不在食物或孩子与成人的教育上面进行选择”。几乎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家庭,他们的金钱要么只能买食物、要么只能受教育,所以他们不得不在吃饱饭去睡觉、还是饿着肚子去上学之间进行选择。由于食物更是人们身体所急需的,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让家人先吃饱、而不是送孩子去上学,这就降低了孩子们将来找个好工作、挣更多钱的可能性。而高中毕业后再去上学就不是免费的了,所以很多穷孩子在高中毕业后就没学上了。根据国内公用无线电台NPR有关“穷孩子,富孩子”的采访研究:“很小比例(800分之33)生于穷人家的孩子会在28岁之前拿到大学学位。”如果只有4%的穷孩子在长大后会拿到大学的学位,那就意味着将有96%的孩子拿不到。如果没有大学学位,这96%的孩子将来就很难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于是他们也就不可能脱离低收入阶层。穷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也很贫穷,以至于在这个孩子的一生中,贫穷一直都左右着他的人生。

 

贫穷不仅仅影响着一个孩子未来的职业,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总是认为努力学习、找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以便有个更好的前途很重要。贫穷的孩子明白艰难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他们也不想那样。在公共广播公司PBS的一个纪录片中,一个贫穷的女孩说:“如果不上学,那我就将会有着一个贫困的未来——睡在大街上……讨钱花,在各个地方……从商店里偷东西。嗯,我不想偷,我不希望以上的任何一样发生。我想受到好的教育,有一份好的工作(穷孩子)”。这个女孩能够看到如果她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或是拥有一份好的工作,长大后她的生活将会如何,并且她不想那样。很多孩子讨厌上学,但是这个生活在贫困中、没有机会受到好的教育的女孩,却知道学校对一个人有多么地重要。这种认知哪怕在她成年后也会如此,并会影响她之后的决定。“穷孩子,富孩子”中的莫尼卡.娟度,也许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既没有钱、也没有家庭的支持,所以在她成为家长后,就决心让自己的孩子同时拥有这两者(富孩子)。小时候,她的家庭没有对她提供教育支持,她和家人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她长大了,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再这样。在贫困家庭中出生长大的娟度,知道如果想拥有一份更好的生活,去接受教育就很重要。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知道这一点。拥有一个贫困的童年,会强烈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让他认识到教育和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贫穷对孩子的影响比对其它任何人都大,因为在贫困中成长的经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和价值观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穷人家的孩子通常都得不到一个好的教育,长大后也就很难得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从小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会为了自己或自己将来的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学习。贫困对美国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不能再这样想了——只要一个人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对于贫困中的绝大多数孩子来讲,从贫穷走向富裕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小哭补充内容】这是SUSAN高一第一学期英语课上的一个大作业,属于调研类写作。她在初中也有过几次这类大作业,主要是学习如何收集资料并在文中引用。老师会给他们提供非常具体的指导。

 

比如,老师会告诉他们有哪些免费、甚至是收费的网站可以利用,也会直接提供一些文献;老师还会告诉他们如何根据一个主题进行搜索,以及如何选择一些关键词进行搜索;甚至,还会教他们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一些组合搜索,比如怎么把一些关键词句组合起来。而那些收费的网站,如果是学校付费的,老师就会给他们密码,相对来讲,这类网站上的内容比较偏于学术类。偶尔,SUSAN也会请我们帮忙付点小钱儿,登录更多的付费网站。

 

这和我们当年做研究生论文的前期调研工作是非常类似的,但我那会儿从未上过这类课程。不知道现在国内的学生,从几年级开始会有机会进行这类学习;也不知道美国这边有多少学校是这样教学的。在我们学区,老师们以文科见长。自从几年前搬过来后,SUSAN一路上所遇到的英语老师,简直个个令她佩服又喜欢。所以,每一年的英语课,都带给她很多的惊喜和收获。特别是那些可多可少、可深可浅的大作业,更令她从中得到了非常多的提高。

 

SUSAN说高二的写作课上也有过这类写作,但是那时的课程已经假设学生们都学会了如何调研,于是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写出来有说服力的文章了。而目前的这篇大作业,老师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还没有提出来太多的要求,相应的考查重点,仅仅是收集资料这一技能。并且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文在逻辑上写得非常地牵强。我一边翻译,一边质疑SUSAN的脑子是否清醒,是否知道自己在说什么。SUSAN的写作一向以结构和逻辑见长,可是这一篇却明显漏洞多多。翻译完成后,我问了SUSAN当时大作业的情况,她给我详细地做了以上的解释,我才豁然开朗。

 

并且我也回忆起来了,SUSAN那时写作业的时候,还曾经发过脾气。说是找不到足够的有用资料,因此想不出来一个合适的主题,最后不得不勉强弄个主题出来。可是因为资料的不充足,写不出来满意的文章。那时的SUSAN远没有现在的精神状态好、也没有现在的经验多,她对于自己在任何文章中的表态极度看重。不管家长和老师如何劝她,说是有些文章考查的根本就不是作者的观点,而是一种写作技巧,但她就是会在自己所要发表的观点上十分地纠结,崩溃不已。

 

最后来介绍一下学生们是如何选题的。SUSAN说老师一般会给出来一个比较大的话题范围,让学生们自己从中细化出来想写的主题;而老师会帮着把关,特别是会把那些相对大而泛的主题具体化。想想也是,只有主题具体化了,学生们才能够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方向明确,抓得住重点。总之,学生们选的主题会各不相同,收集到的资料也各具特色,但每个人都要在同样的流程下,独立完全各自的写作任务。

*****************

附上有关奥普拉在维基百科上的部分简介。奥普拉·盖尔·温弗里(Oprah Gail Winfrey),1954年出生,是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制作人、投资家和慈善家,也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非裔名人之一。有关奥普拉的早年生活介绍如下:奥普拉生于密西西比州,是女仆和士兵的孩子。她的出生证明上本来写的是奥帕Orpah但是邻居们把她名字里的RP调换了位置,最终她的名字成了奥普拉Oprah。由于母亲不到20岁、未婚就怀了她,因此无法给她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奥普拉的童年生活清贫且痛苦,多次被性虐待。14岁时意外怀孕,但是早产的儿子却在出生不久后就死亡了。 17岁时奥普拉赢得了田纳西州“黑人小姐”选美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