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续)
小荷才露尖尖角
“有什么新消息吗?”
跟儿子通电话,南来客总忘不了问这么一句。
儿子回应也总是“没什么啦”,随后报出一串好消息。
这次的答复却不是以概莫能外的“没什么”开始。电话那头传来两声不好意思的笑声,“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收到一个通知,我获得了伯恩斯坦奖。” 儿子若无其事地说。
真的假的?南来客也收到过中大奖的通知。
“已经确认了,” 还是那样轻描淡写。
“把信转发给我,”老头子反倒有点迫不及待了。
一眨眼功夫,信传了过来。
“我们十分荣幸地通知你,评委会一致决定,将2018年度的伯恩斯坦奖授予你....”
伯恩斯坦奖是一个扶掖后起之秀的国际艺术成就奖。
大好事,儿子居然沉得住气。
一时间南来客感慨万千, 数年参加儿子硕士毕业典礼前后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那是五月下旬某个下午,南来客夫妇在芝加哥转机赴纽约,忽然被告知航班因天气原因取消。所幸次日一早,航空公司安排飞机把一干滞留旅客悉送纽约。只是飞机抵达肯尼迪机场,已经九点多了。
二人跳上计程车直奔朱莉亚音乐学院,气喘吁吁赶到音乐厅时,毕业典礼早已开始,一位教授正在发言,循例二人被拒之门外,只能收看电视实况转播。萱好说歹说,获准在入口处观看,趁虚而入。南来客见状也设法溜了进去。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摸黑找个座刚坐下,就到了颁发毕业证书这一重要时刻。主持人高声宣读毕业生姓名,念一个,上来一个,欢呼一阵,南来客跟着嚷嚷了半天,终于听到那个期待已久的名字。儿子步履轻快地出场,领取证书,对台下深深鞠躬,欢呼声中抬起头,露出灿烂的笑容,眼睛却在四下搜索。南来客从座位上一跃而起:在这那,赶上了!
欣喜之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几天后,南来客夫妇和另一对华裔家长应邀上绿竹苑吃饭。做东的是南二世和一位学妹。两个同学刚毕业,囊中羞涩,双方家长心知肚明,点菜时都不去碰海鲜之类。尽管席中相谈甚欢,可是南来客实在吃不下去,借口上卫生间悄悄结了帐。
毕业了,何去何从,前途茫茫。
儿子选择走自由音乐人的道路。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儿子在艺术追求上就有着自己的信念:音乐无界线,并时时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区别跟身为纯古典音乐工作者的妈妈以及忝居业余古典音乐保守派的爸爸争论不休,
“你们总认为古典音乐高人一等....”
儿子要独辟蹊径,走跨界音乐道路,“悠游在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 (媒体语),除了信念,还有客观现实以及自身条件的原因。客观现实是:一方面,古典音乐江河日下,路越来越窄,对许多音乐学院毕业生来说,摆在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能否成功,而是有无出路;另一方面,小提琴高手如过江之鲫,但同时通晓流行音乐并且有志于跨界演奏的寥寥无几。至于自身条件,“天生我材必有用“,儿子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当科学家的料,但是,凭着自己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对西方古典音乐及流行音乐的了解,以及自己小提琴、钢琴、作曲、以及唱歌的功底,不信干不出一番事业。
只是,能以此谋生吗?
南来客也许多虑了。
其实,就在举行毕业典礼那天的晚上,西装革履的司机开着礼车接上南二世到泽西市的自由科学中心演出,应邀出席盛会的贵宾包括理查德•布兰登爵士等名人。南来客夫妇被安排在贵宾席。在校六年,儿子没少外出演出。有时是学校委派的,有时是别人找上门来的。
然而,一个顶级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硕士毕业生,不专心致志地从事古典音乐,好好当独奏家或者坐乐队,非要异想天开搞什么跨界音乐,在一些纯古典音乐人士看来也许有些不务正业甚至离经叛道。曾经有个经纪人直言不讳地提出忠告要他放弃流行音乐。
儿子不为所动,宁可失去合作机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从立志走跨界音乐之路开始,儿子就没回过头。
转眼几年过去了,儿子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在音乐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个中甘苦,实不足为外人道。
儿子是幸运的。
幸运在“吾道不孤”- 有一群意气相投的朋友。
比如CDZA。
CDZA是一个由志同道合的音乐人组成的视频制作团队,为寻找古典音乐新路进行各种尝试。其制作的“活人点唱机“、“12分钟让你听完小提琴300年历史”等节目,放到油管上风靡一时。
“黑西装、黑墨镜,这么酷的造型,美国纽约一个叫CDZA的音乐家视频制作团队做的可爱的小提琴音乐史穿越游戏,现场代入感满分”。
“国外牛人某某用12分钟无缝连接300年小提琴历史,从17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学派奠基人科雷利的作品到巴赫再到Lady Gaga歌曲中的提琴音乐,你所知道的小提琴名曲这里都有,一听为快!”
这个黑西装、黑墨镜、用12分钟无缝连接300年小提琴历史的国外牛人就是南二世。
儿子幸运在有个好搭档 - 青年钢琴家彼得 • 杜根。
杜根也是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生。两位音乐合作者八年前相遇,并且在过去的五年中一直扮演着二重奏的角色。南二世在一个严格的古典音乐家庭里长大,但深受家乡多元化音乐场景的影响。 杜根则一直是个音乐杂家。 即使在茱莉亚接受正式训练时,两人已开始伸展自己的表演疆界,并且寻找新音乐以“古典”方式进行改编。
二人配合默契。用南二世的话说,“现在我们是对方心里想什么都能知道。”
“一架钢琴和四根琴弦可以产生无数音响,” 儿子与彼得·杜根合作在ARTS圣安东尼奥音乐节上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演出后接收媒体采访时如是说。媒体的评论是;“演出超樾听众对小提琴演奏会的预期,将拉威尔、吉普赛旋律、演奏家即兴创作、以及令人振奋的经典和现代流行摇滚歌曲改编结合在一起,听起来仿佛本来就是为了小提琴和钢琴而谱写的。”
幸运还在遇上不少伯乐。
首先是朱莉娅音乐学院,多次请南二世代表学校在各种重要场合演出,儿子也总是不辱使命。南二世曾为两位美国前总统演出。克林顿听完演奏,拍怕巴掌,忙更重要的事情去了。小布什注意到演奏小提琴的是自己当州长时的子民,主动上前跟南二世握手,还客气地说了声“proud of you”。闹占领华尔街那会儿,儿子受命于危难之时,上华尔街为学校筹款演出,想到不少哥们及粉丝正在华尔街静坐,自己又不能不去,只能道声,“抱歉了,各位,我得交房租不是?”
学校投桃报李。与苹果合作制作的app,第一组专辑就找上了他。
世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如果把演奏家比作千里马,相马的伯乐就是乐团的指挥。
得到乐团指挥的赏识不仅有赖于指挥的眼光,也讲究缘分。
南二世有幸遇上几个这样的伯乐。其中一个是Peoria交响乐团的指挥斯特路透,一个锐意创新的指挥家。指挥大师数次邀请南二世与乐团合作独奏,并且在电视采访中介绍南二世说,各位将要见到的是一个既可以演奏莫扎特,又可以演奏流行音乐的青年小提琴家。第一次合作演出的曲目可谓别出心裁。上半场是“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是南二世和茱莉亚音乐学院作曲系一哥们合作由三首流行歌曲改编而成的小提琴“翻唱协奏曲”。一场音乐会由一个小提琴演奏家担纲独奏两首协奏曲,不说闻所未闻,也实属少见。
演出结束后,南来客电话里问儿子返场曲拉什么曲目,儿子没有回答,反问道,
“你说我还拉得动返场曲吗?”
演出前后,儿子又作为该团驻团艺术家与当地流行音乐工作者交流合作、到社区和学校演出讲课。
儿子幸运之处还在于有一大批知音/粉丝。
儿子认为参与音乐教育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演出、交流、和音乐教育,南二世赢得了不少粉丝。
远在巴西、墨西哥等国的小朋友关注着他的艺术事业 他曾给他们演出并讲课;缅因州一个小镇的居民视其为本地人中一员,每年国庆等着他来演出-已经连续去了数年,习以为常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GE结识的一群粉丝。
数年前,南二世作为特邀演出嘉宾出席GE,一个每年四月在加州蒙特利召开的创新年会,和著名四弦琴演奏家饭岛Jake 即兴合作演奏了“My Guitar Gently Weeps”,由此,年轻的音乐创新人和各路创新家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GE的常客。
既然从事的是跨界音乐演奏,在古典音乐演奏会上,只要有机会,自然不忘夹带点听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元素。十七岁那年,在亚斯本演奏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戴上一付墨镜,迈着小八字返场,和乐队首席合作即兴拉了一首流行音乐歌曲,听得台下古典音乐老少发烧友如痴如狂。二十多岁到了凤冠山音乐节,“本性难移”,和乐团合作演奏完康戈尔德小提琴协奏曲,返场时巴赫或伊萨伊的无伴奏作品一个没拉,又是流行音乐改编的东西,出入意外的是拉着拉着琴居然还唱上了。听众先是哄堂大笑,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儿子跨界音乐的演出并非在古典音乐的舞台上演奏流行音乐或反之。尝试不限于曲目,也在于表现方式和演奏手法。
几年来,同台合作演出过的名人有Joshua Bell 这样的小提琴家,也有Steve Miller 这样的美国家喻户晓的流行音乐大师,不过,儿子近年音乐演奏事业上值得浓墨重彩大书一笔的,是和美国芭蕾舞剧院的合作。
合作始于为舞王马切洛•岗梅兹伴奏。经青年钢琴家陶康雷穿针引线,舞王马切洛•岗梅兹请南二世为其独舞“帕格尼尼第24首幻想曲”当小提琴伴奏。演出数场,剧照两次刊登在时代周刊封面:舞台上,南二世一手持琴,一手挥弓,舞王则飞身腾跃。对二人的合作,舞王赞叹说“互动默契,合作天衣无缝”。
在南二世小提琴伴奏下“起舞弄清影”的还有新舞后寇普兰德。
稍后,舞蹈界泰斗特维拉•萨普(Twyla Tharp)重排多年前根据巴赫的“帕提塔”编写的舞蹈,要请一个小提琴家伴奏。儿子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小提琴演奏是硬碰硬的真功夫,来不到半点虚假。南来客问儿子,“听说面试者中不乏名气比你大的高手,怎么就选中你了呢?”儿子回答说,“那是因为他们按他们自己的理解拉,我按她的要求拉。”在美国公演后,儿子又随团到澳洲演出。媒体报导美国芭蕾舞剧院演出盛况时,专门提到“优秀的小提琴家”南二世,对其“清澈明亮而又刚健有力的”演奏赞誉有加。和美国芭蕾舞剧院合作演出,南二世一直以腕儿的角色出场,演出结束后跟独舞演员一样单独出场谢幕接收献花和掌声,不同的是出场时走的是小八字,不是踮着脚尖的芭蕾舞小碎步。
在跟美国芭蕾舞剧院合作中,儿子在媒体采访时讲到某次排练的一个小插曲。“我曾不动声色按自己的理解拉巴赫的帕提塔,Tharp女士马上听出来了,说,‘很美,但我要的不是这个。’”
儿子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伴奏,伴奏不能喧宾夺主。
独奏时则按自己理解去演奏,这一点同样不含糊。
还是在凤冠山。儿子应邀和乐团合作演奏“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南来客夫妇上山捧场兼避暑,次日就在音乐节董事家听说排练多了一个插曲。指挥对南二世独奏部分某段的诠释提出不同看法,不谙人情事故的儿子“固执己见”,最后还是指挥豁达大度,作出让步。虽然只是艺术之争,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独奏者和指挥有不同见解时,听谁的。一般而言,谁名气大听谁的。萱就讲过多年前巴瓦洛蒂带着指挥来我市演出,当着指挥的面对伴奏的本地乐团说“别听他的。 ”儿子碰上的这位指挥是谁呢?小提琴一代宗师艾萨 斯特恩的儿子,堪萨斯交响乐团指挥迈克尔 斯特恩。演出是成功的,不过南来客夫妇还是有点不安。第二天,在音乐厅门口遇到斯特恩一家三口,萱上去自报家门,说小孩子不懂事,如有冒犯之处,还望原谅,“您在艾斯本指挥的时候,他还是乐队里的一个小屁孩呢。” 随后话锋一转,“当年你跟着令尊到我校,还是个年轻人,穿着牛仔裤...”
在音乐创作方面,儿子也没闲着,借助于媒体软件,集编曲、演奏、演唱于一身,把多首欧美人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比如迈克尔 杰克逊的 “Billie Jean”、皇后乐队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等,改编成小提琴曲。这些流行歌曲很多已经有人改编成小提琴曲。南二世版本的小提琴曲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保留了流行歌曲的歌曲部分。他能拉琴,也能唱。
除了改编流行歌曲,儿子还有不少原创曲目。比如“动”、“奥菲斯”、“翻唱协奏曲”等。
音乐家常常被人想象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呆子,从小整天对着琴或乐谱,似乎离开了音乐就活不成了。这是一种误解。能不能成为音乐家很大程度取决于天份 – 不是吃这碗饭的再努力也没用。话又说回来,天份再高的琴童,在乐器和玩具中选择,大多数还是会选后者。儿子小时候是练琴玩耍两不误,长大了是演出娱乐两不误,而且专找刺激的玩:开飞机、跳伞、跳水、冲浪、滑板....
南二世有张照片是抱琴坐在豪华小飞机客舱里-朋友专机接送,够风光的。有谁知道艰辛的一面?南二世曾到东京演出,多年后告诉老爹,当时身上没带日元,出租车不收美国信用卡,不得已从酒店徒步前往演出场地,足足走了三小时。还有一次,演出次日要抵达纽约为欧洲巡演录音。南二世晚上九点在凤冠山演出完,飞速赶到机场乘包机赶在11点前到丹佛转机上费城(怕飞纽约的飞机因气候原因取消)再改乘火车赴纽约,然后马不停蹄上录音棚。南来客更忘不了几年前接到儿子一个电话,从医院急诊室打来的,说出车祸了,刚处理完,马上要改乘飞机赶去洛杉矶演出。事后看到照片,车报废了,人一身是血....
在音乐世界走江湖跑码头,儿子多少有点像个独行侠,直到去年夏天。
当时南来客计划一家三口回国旅游,机票都订好了,忽然儿子来电话说他去不成了:他加盟三人行,要去欧洲巡演。
三人行是一个由两个小提琴手和一个低音提琴手组成的三重奏团队。三个创建者都毕业于科提斯音乐学院,其中一个还是印地安娜波利斯交响乐团的首席。随着名气打响业务增长,熊掌与鱼不可兼得,首席忍痛告别了自己创建的团队,专心当他的首席去了。顶替的是一位华裔加拿大小提琴家。谁知干了不到一年,又被大都会歌剧院请去当首席了(大都会歌剧院有两个首席)。于是他们找来了南二世。三人一拍就合,科提斯和茱莉亚联手了。
儿子更忙了。除了三人行的演出,还有自己的节目,还有创作。
如今,多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
儿子获伯恩斯坦奖,祝贺者中不少人用了“实至名归”(deserved)一词。
伯恩斯坦一生致力于音乐事业,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于一身,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其《西城故事》等作品“成功地将古典音乐、爵士乐及音乐剧的风格相融合,成为美国现代音乐的典范。”(百度)
略为了解伯恩斯坦艺术生涯就知道为什么祝贺者们这么说。
儿子在致获奖感言时谈到,艺术奖激励自己进一步发扬伯恩斯坦的精神。
今年,全世界都在举办纪念伯恩斯坦百年诞辰音乐会。
儿子将在近期与乐团合作演奏伯恩斯坦为小提琴、弦乐和打击乐所作的小夜曲协奏曲。
数年间,儿子足迹遍布美国各地,也曾远赴南美洲、欧洲、澳洲和中国大陆,为谷歌、油管、苹果、高盛,为两位前总统、为丹麦女王等,也为军营里的官兵、校园里的学生,演出。环球找上门来,大学也在招手。
如今又得了个伯恩斯坦奖。
算不算事业有成呢?
音乐人的成功很难简单地以名利来衡量。
儿子曾应邀为一个颁奖仪式演出助兴,过后告诉老爹主持人摆了个大乌龙,把他说成郎朗。
“什么?郎朗拉小提琴?”有的粉丝在网上看到报导,马上指出,“不是郎朗,是阳阳。”
不久前,儿子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纪念伯恩斯坦的音乐会中演出,音乐会主持人是郎朗。无独有偶,伯恩斯坦艺术奖首位获奖者就是郎朗。阳阳也许永远不会像郎朗一样大红大紫。可是,对于一个淡泊名利的青年来说,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且闯出了一片天地,别人眼中的成功与否又算得了什么?在音乐世界里,无论阳阳将来留下的是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乐章,还是几个一掠而过的音符,都已经无关紧要。因为他在里面找到了无穷的乐趣。
海云 (2018-02-13 19:45:33) |
好棒的儿子! |
南来客 (2018-02-14 00:23:12) |
谢谢海云鼓励。 |
司马冰 (2018-02-14 06:57:53) |
好棒!爸爸妈妈应该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 |
杭州阿立 (2018-02-14 12:11:18) |
恭喜、祝贺!顺祝南来兄阖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
南来客 (2018-02-14 14:55:26) |
谢谢鼓励。春节快乐! |
南来客 (2018-02-14 14:55:57) |
谢谢鼓励。春节快乐! |
Amoy (2018-03-26 01:31:19) |
儿子太优秀了!祝贺! |
南来客 (2018-03-26 13:10:20) |
谢谢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