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卡列宁:安娜悲剧的第一步——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

 

(《熊哲宏50部西方经典爱情小说心理学鉴赏丛书》第一卷(4),即将出版)

 


我对托尔斯泰的伟大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作心理学赏析,首先涌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这样一个中心命题:伏伦斯基对安娜的感情是爱情;安娜的自杀不是伏伦斯基“直接导致”的。

 

我深知,要论证这一命题的合理性,就必须引入关于爱情的代价观:真正的爱情是要付出代价的;是否付出重大的、甚至惨痛的代价,是衡量日常所说的“真正的爱情”——真诚的、无私的爱情——的一个标准。

 

“至少他担当了这样的角色”!这句话,是托尔斯泰对伏伦斯基为爱情付出了代价的客观评价。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破除长期以来对伏伦斯基的偏见——特别是动不动就对他作道德评判——至关重要。这同时也说明,托翁并不是简单地把伏伦斯基作为一个所谓的“花花公子”来写——如果这样的话,托翁殚精竭虑刻画的安娜形象就毫无意义了。

 

我没仔细查过,国人对《安娜·卡列尼娜》有哪些误读——哪怕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但仅仅是凭这部小说的中文版(《安娜·卡列尼娜》,力冈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我就可以断言:误读还真不少!只要看看这个版本的“内容提要”和“主要人物表”,方可做出这个判断。

 

其“内容提要”这样写道: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

 

 

 

如果是作为一般的内容介绍,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写法必定会误导读者:第一,小说真的是说——或要表达的是——“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吗?第二,安娜的自杀真的是伏伦斯基直接导致——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的吗?

 

特别是当我们看到“主要人物表”中对伏伦斯基的介绍时,这种误导就更加明显了:

 

 

 

年轻军官,彼得堡贵族。安娜的情夫。英俊、大方、有地位、有财产、有前程。典型的花花公子,曾真心爱过安娜,最终还是冷落抛弃了她,直接导致了她的卧轨自杀。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就算是白费功夫了!我想,托尔斯泰的在天之灵,无论如何不会同意这种肤浅乏味的论调。有鉴于此,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重新赏析这部小说,就成为一件饶有兴味的事情了。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西方人亦如此。即使在十八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按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第一句话的调侃:“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条“真理”,作为一种人类天赋的常识心理学知识,一直引导着人们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真理”就得到了科学上的解释。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认真思考过男人为什么要娶老婆、女人为什么要嫁人。或娶或嫁,似乎只是一种习惯——一种难以逃脱的宿命。更无奈的是,人们也许还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把男人和女人的嫁娶两相比较,就会发现其结果是有差异的——女人嫁错人比男人娶错了老婆的要多!或者说,女人嫁错人的可能性比男人要大得多!

 

也许有的女性呢,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可是,目前进化心理学家,已经专门把这种现象纳入了自身的研究领域。大致说来,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男性和女性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的不同所造成的。

 

一个男人如果决定娶一个女人为妻(而不是只与她发生一场风流韵事),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不会出错的。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讲,这是由男人在择偶时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即生存与繁衍问题——决定的。由于男人从总体上看已经掌握了经济资源,并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因而他在选择妻子时,用不着考虑她是否有钱,是否门弟高贵,而只要她年轻漂亮、身体诱人、健康活泼就可以了。说到底,男人爱的是女人的身体;对于男人来说,性即是爱。男人爱女人的身体,不爱女人的“身外之物”。这也许是男人爱情不同于女人的最大的心理差异。如果说世界上有纯爱的话,那么男人的“纯爱”,就是直接指向女人的身体本身,这是实实在在的对身体的爱。爱女人的身体,意味着男人把爱情聚焦于她的美貌、青春气息、性魅力、性感、苗条、最佳的腰臀比率、丰硕的乳房、浑圆光滑的臀部等女人身体上的一切。至于女人的“身外之物”,比如她的金钱、财富、社会地位或“事业心”(所谓“女强人”)等,均不是男人爱情所真正在乎的东西。

 

但是,对于一个准备嫁人的女人来说,男人的身体,比如他的身材与体格、长相与阳刚之气、健康等固然重要,但毕竟不是“第一位”的东西。由于从远古时期开始,女性从总体上就没有掌握经济资源,因而只有通过婚姻,女人才能获得对男性经济资源的拥有。从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的角度说,对男性经济资源的“偏好”,是所有女性在婚姻择偶上的总体的、实质性的偏好。

 

实际上,我们的现代女性,完全继承了她们成功的祖先在择偶时的那种明智和谨慎。较之于善于择偶的女性,那些不加区分就随意选择丈夫的女性,就会更少成功地生育后代,甚至她的基因也会被淘汰。因此,女性进化形成的择偶偏好,尽管其内容各异,但都与男人的“资源”有关,目的是为了帮助解决她生存与繁衍的适应性问题。

 

既然嫁人能够给女性带来一大笔宝贵的资产,因而挑选合适的丈夫就必须付出相当艰巨的努力——这比男人找一个好老婆要难得多。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择偶过程中,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犯错误。其关键的原因在于:男人的“资源”并非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用俗语来说,一个男人是不是有钱,并不是一下子就看得出来的。尽管进化史特别“眷顾”女性,让她们的择偶偏好对男性的某些“品质”或“线索”特别敏感——这些品质或线索,往往会显示出男性可能拥有的资源,或者他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财富。可问题是,这些品质或线索,可能是生理上显而易见的,如运动技能和健康状况;也可能是间接的,如人格特征(它表现为男性的上进心、勤奋等)。还可能包括声誉与地位,如社会环境、男性同伴对某个男人的评价。当然,对于女性选择丈夫来说,经济资源的多少还是最显著的线索。

 

但是,如果一个女性自身的智慧有限,或认知能力差,或人格有缺陷,或某些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等,使得她对男性资源的线索的“敏感性”降低,或完全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嫁错人,就势所难免了。

 

安娜是托尔斯泰最钟情的女主人公,他几乎是把世界上女人最美的外貌、最鲜明的人格魅力都赋予了她。可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如此雍容华贵、美貌绝伦、聪明文雅的女子,居然也嫁错了人!当然,作者没有向我们交待安娜何以错嫁给卡列宁,只是作为一个“既成事实”让我们接受下来。倒是安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隐约地道出了一点实情:

 

 

 

“我就从头说起:你嫁了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人。你是没有爱情或者不懂得爱情就嫁人的。比如说,这是一个错误。”

 

“一个可怕的错误!”安娜说。

 

“不过我再说一遍:这是既成事实了。”

 

 

 

托尔斯泰在回顾卡列宁的成长史时,向我们交待了他是如何娶安娜的。卡列宁从小就是一个孤儿,由他那当大官的叔叔抚养成人。因为有叔叔作靠山,卡列宁大学毕业后一踏上仕途,便青云直上,从此就醉心于功名。到了卡列宁当省长的时候,安娜的姑妈,一位有钱的贵妇人,把侄女介绍给了卡列宁。当时卡列宁的年纪已不再年轻,但作为省长又算是年轻的人。这一“介绍”之事,竟“使他处于必须有所抉择的境地,他必须有所表示,要么就是离开这个城市。”卡列宁犹豫了很久,因为他的原则是遇到疑难要慎重对待。可是安娜的姑妈通过一个熟人向他示意,“既然已经影响了姑娘的名声,如果他爱惜自己声誉的话,就应该求婚。于是他求了婚,并且把他能够有的感情都给了未婚妻和妻子。”这听起来让人觉得,卡列宁娶安娜,也颇有点无奈之感。

 

托尔斯泰的一个狡黠之处,是他不向读者交待他的三个主人公的具体年龄。当他们“出场”时,我们不知道他们各自实际上有多大。我们只知道,安娜依然年轻漂亮,魅力四射;伏伦斯基是年轻军官,风流倜傥。我们也得到暗示:卡列宁大安娜20岁,他们结婚已经八年,安娜的儿子8岁。

 

这样一个年龄格局,为安娜后来的外遇埋下了伏笔:夫妻俩的年龄悬殊太大,安娜很难爱卡列宁。那么,女性在选择丈夫时,什么样的年龄差距才合适呢?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听说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嫁给大她好几十岁(往往是2040不等)的老翁时,你也许会唏嘘不已:真是难以理解!可是,纳博科夫的爱情小说《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却不这样看。他喜欢,甚至只爱九至十四岁之间的“性感少女”。他还论证说,既然“时间的观念”(意即超过十四岁,就不再是性感少女了),在这里起着如此神奇的作用,那就应当毫不奇怪地知道,“一个少女和一个男人之间得有好几岁的差距。这种差距决不能少于十岁,一般总是三四十岁,而在有些实例中,竟然高达九十岁,这样才能使男人受到一个性感少女的魅惑。”

 

其实,从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角度看,这种现象还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因而也是可以理解的。

 

显然,男性的年龄大小,为鉴别他到底拥有多少资源,的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就像灵长类动物学家所观察到的,年幼的雄狒狒只有在成年后才有可能进入狒狒社会的高阶层一样,人类社会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也很少能拥有像成熟男性那样的地位和声望。甚至在西方发达社会,像在美国那样的文化里,男人的地位和财富,往往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积聚增加的。

 

 进化心理学家巴斯主持的一项国际性择偶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所有37种文化中,女性都偏好年长的男性。平均而言,女性偏好年长约3岁半的男性。当然,不同文化下,这个年龄差别还有不同,例如,在加拿大说法语地区,女性选择的丈夫年长不到2岁;爱尔兰女性选择的丈夫年长5岁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新娘和新郎的年龄差一般是3年。这表明,女性的婚姻决策或实际择偶行为,与她们的择偶“偏好”是相一致的。

 

为什么女性更看重年长的男性?从社会学角度看,必须考察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了什么东西。最普遍的变化之一是资源的增长。在目前西方社会,人们的收入一般都随年龄而增长,无论男人女人都是这样,只是男人增长得更快、更多。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在传统狩猎采集社会中,这种变化也许还与男性的体力以及狩猎本领相关。男性的体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一般在20岁末和30岁初达到顶峰。男性的狩猎能力将在35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他们体力会轻微下滑,而此时增长的知识、耐心、技能和智慧,则可以弥补这种损失。所以,可以推测,在资源对生存至关重要的“狩猎-采集时代”,远古女性更偏好年龄较长者,而现代女性的择偶偏好,可能正是这样进化而来的。

 

巴斯发现一个很典型的偏好是,20几岁的女性,更愿意嫁给比自己稍稍年长、又差距不大的男性。女性平均偏好比自己大3.42岁的男性。从对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中,他获得了37种文化中新郎和新娘的年龄差。从这个样本中,新郎与新娘的平均年龄差是2.99岁。总体上看,在每个国家中,新郎都比新娘大几岁,从爱尔兰的2.17岁,到希腊的4.92岁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