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申不害之害

以史为鉴——申不害之害

 

申不害(公元前385年-前337年)出生在郑国,京邑(今河南新郑)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以“术”著称。也是一位思想家,著有《申子》一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韩国灭掉郑国后,申不害投靠了韩国,当个小吏。

公元前354年(韩昭侯四年),魏国出兵伐韩,韩国君臣上下束手无策,慌作一团。这个时候,申不害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下臣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拜见魏惠王,以示弱求魏惠王罢兵。韩昭侯依计照办,果然魏惠王大喜,下令撤兵,两国结为友邦。申不害由此开始逐步得到韩昭侯的信任。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其中如:

商鞅主“法”。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申不害主“术”。“君如身,臣如手”。申不害的思想体系中,君王极权是“势”,巩固君王极权就是“法”,“术”则联通“势”与“法”。

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发生过不少臣下弑君的事情。申不害由此认为:君王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民众或敌国,而是来自大臣。所以他一再告诫君主,对君臣关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相信所有的大臣。君对臣必须有两面之“术”,如果以“术”来联通“势”与“法”,就如虎添翼,无论动静,都会使臣下慑服。申不害的“术”中既有“正名责实”讲究规定职责,考校监督的,也有以静治动,无为而治的(这里面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另一类则是搞阴谋,耍手腕,弄权术。所以,申不害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见风驶舵,也非常讲究君王驾驭大臣的“权术”,这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有个非常著名的成语“围魏救赵”,这与申不害还有关系。

公元前353年,魏国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援与不援?韩昭侯犹豫不决,就问计于申不害,该如何应对。

申不害这时刚刚得到韩昭侯的信任,他怕自己的意见万一不合韩昭侯的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地位和昭侯对自己的信任。申不害非常精明,就告诉昭侯说:这是国际大事,关系重大,容我回去认真考虑以后再答复您。

回来以后,申不害不露声色地游说韩国能言善辩的大臣赵卓和韩晁,鼓动他们说:为臣者,遇到事情的紧要关头,应当勇于向国君提意见,被不被采纳,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拿出办法来,这才不失为要臣之本。

赵卓和韩晁听了申不害的鼓动,就跑去积极向韩昭侯提建议。申不害呢?就在一旁观察两人提建议以后韩昭侯的反应。韩昭侯有什么反应,申不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了韩昭侯的心思。

之后申不害就向韩昭侯建议联齐伐魏。这话一说,韩昭侯大悦,正和吾意!然后,韩、齐两国就联手要救赵。

这个仗打得非常巧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是一场经典性的战役,彪炳史册。在齐国谋臣孙膑的指挥下,韩、齐两国的援军并没有直接去解邯郸之围,而是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这样魏国就不得不从邯郸撤军来解大梁之围,在回撤的半路上遭受伏击,大败,韩、齐两军取得大胜。这就叫“围魏救赵”,中国非常著名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

从此以后,申不害就得韩昭侯的高度信任,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国,同时让他实行改革。

 

从几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申不害其实善长用的是手段,还有就是君王驾驭大臣的权术。在申不害担任相国的这十五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没有一个诸侯来攻打韩国。这个时期,应该是韩国的一个平稳安全期。

玩弄权术,当然不是从申不害开始,但他是第一个在理论上的系统研究者。这在官场的政治斗争中,很受历代统治者的喜爱。从本质上说,玩弄权术无补于稳固政权。因为既然有驭臣之术,必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

 

我们还应该看到,如果国家改革是舍本求末,如果一个君王精于驾驭群臣之术,满朝之下,尽是察言观色见风驶舵、揣摩君主阿谀奉承之臣,这决不是国家之幸事!由是日久,君臣尔虞我诈,官场钩心斗角,上下互相窥视,左右相互提防,权术被奉为圭臬,阴谋被奉为智慧,长此以往,必有灾祸!申不害忙于所谓改革时,周边国家也先后都在积极谋变图强,一时间无暇它顾。再加上韩昭侯也算是一位勤勉努力的君王。所以申不害担任相国这十五年,韩国倒也平安无事。可是随着申不害、韩昭侯的先后离世,公元前230年,秦国统一华夏,首先就攻灭韩国,则是韩国改革不成功的历史之必然。

 

 

(全文完!鐡手 2017-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