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网络世界》报之殇
前几日去单位,见到《网络世界》报最后一位同事,他“沉痛”地告诉我,下个月他就退休了,《网络世界》网站下个月就不再运营了。我也“沉痛”了,《网络世界》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
《网络世界》报从1998年创立,到2017年9月关闭,近20年时间,它的出世、成长与消亡皆因网络,有一句话描述它最贴切:“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网络世界》报是中美合资的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旗下的媒体。合资公司成立于1980年,中方老板是当时的电子工业部情报研究所,美方老板是IDG国际数据集团。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家中外合资新闻出版企业。那时没有网络,获得国际上技术发展动向的信息全靠纸介媒体、期刊。当时的《计算机世界》报依托IDG的信息资源,传播世界计算机行业的最新知识、技术、产品、行业的信息和动向,是中国计算机行业的了解国际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大学、研究所、企业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上至教授博导,下到工程技术人员,没有不知道《计算机世界》报的,可谓独领风骚。
1997年、1998年时,互联网在世界上兴起,迅速波及到中国国内。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决策者看到商机,决定把它旗下的《国际电子报》停掉,更名改刊为《网络世界》报,因为中国的出版刊号由出版管理部门控制,很难申请到新的刊号,必须利用《国际电子报》的刊号。这段历史,记述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集团发展历程的一本书《新媒体征战》是这样写的,转贴在这里,虽啰嗦点,也省却了我重新遣词造句的麻烦。
“将《国际电子报》更名,并全面改版,成为《网络世界》,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由于麦戈文(美国IDG董事长)的善意,以及熊晓鸽(中国IDG总裁)卓有成效地运作,隶属于电子工业部科技情报所的《国际电子报》于1992年获准正式‘嫁入’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随后的5年,已拥有一个先进的体制、崭新的品牌与十分快捷国际资讯渠道的《国际电子报》,却显得积重难返,发展速度越来越令董事会感到失望。它不仅先于90年代初期,被几乎同龄的《中国计算机报》所超越,再于1997年,被刚刚问世的《每周电脑报》轻松甩在身后……高龄的《国际电子报》,看起来疲惫而萎顿……
“1995年年底,当石怀成就任中国计算机世界集团总经理之后,不景气的《国际电子报》很快便成了其‘心中的一块痛’。此时他和董事长敏锐地感觉到互联网的热潮正在中国初露端倪,便提议将《国际电子报》更名为《网络世界》,但阻力重重。
“直到1998年6月,中科院主管的《网络报》和《互联网周刊》差不多同时诞生,7月6日,《网络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首刊式。中国IT传媒市场方才第一次切实感受到了来自于以“网络”当头,IS类传媒的竞争压力。
“在环境的逼迫下,1998年9月,《国际电子报》此时已尽失在以网络当头IS类传媒市场“抢滩”的先机,但终于获得了彻底改版的机会,更名为《网络世界》,与IDG在美国涨势惊人的《Network World》相呼应。为了遏制竞争对手,也为了在外观上使读者“一见倾心”,与《网络报》和《互联网周刊》当时仅仅在封面采用彩色铜板纸包装,内页仍采用廉价新闻纸印刷的做法不同,计算机世界集团决定,不惜投入昂贵的成本,《网络世界》采用全彩铜板纸印刷。
“《网络世界》的编辑方针系以行业应用为本,最新的网络技术为特色,紧扣集团用户的职业需求;其发行则沿用指明道姓的方式对CEO、CIO进行定向赠阅为主,邮局订阅为辅。赠阅对象为拥有大额采购能力的集团用户CEO、CIO等专业技术人员。《网络世界》就此蜕变成为中国IT传媒市场上一份标准的IS类媒体。
由于《计算机世界》报的地位,在中国计算机世界集团,欲将《计算机世界》报的员工抽调到公司其他的子报子刊等部门,这曾经一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998年夏季,《网络报》和《互联网周刊》刚刚推出其首刊,《计算机世界》45岁的副总编辑蔡光普因献血,在家中休假。石怀成与副总经理汤宝兴忽然登门造访。蔡很意外,也有几分感动。在询问了蔡光普的身体状况之后,前外交官石怀成与能言善辩的汤宝兴开始征求她对于《网络世界》现状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石、汤二人的启发下,蔡光普畅所欲言。不久,三人便在该报包装、定位和编辑内容等关键性的问题上达成了高度共识。蔡渐渐明白,自己已被公司管理层认定,拟派往《网络世界》担任总编辑。一般情况下,在公司被视为‘老大’的《计算机世界》报社员工是很不愿意被派往公司别的部门任职的。蔡也明白了日理万机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为什么抽出半天时间来看望她。
尽管迫于无奈,尽管100个不愿意,我就这样“被”当上了《网络世界》的总编。后来计算机世界集团又派来陈梅社长,我们两员女将开始了在《网络世界》报的合作。
《网络世界》报定于1990年1月1日正式出刊,改刊更名之前,《国际电子报》还要继续出版,利用正是更名之前的版面,我们大力宣示普及我们为什么要改刊更名,我以总编辑的名义写了九篇改版一谈、二谈……九谈分九期发表,基本上把网络发展的形势、趋势、我们的理念、办报方针、读者定位、服务方式、做法谈清了。我记得我说过,“网络将来对人们生活工作的意义,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电,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改版后,我们传播网络知识,推广网络技术,介绍网络运营的模式方式,为推动中国网络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还不是自吹,《网络世界》报虽比另外两个同类报纸晚出生半年,没过一年半载,我们从知名度、影响力、发行量、营业额已经大大超越它们。这里营业额是最说明问题的,因为厂商是最聪明的,它的广告投放绝对是精明的理性的,哪家发行量大影响力大广告效果好它们是心知肚明的。第一年,我们的营业额增长70%,第二年又增长70%,第三年我们就实现了盈利,营业额达到3600万元,成为中国IT行业第三大、网络行业第一大的媒体,亏损多年的《国际电子报》终于翻身了,集团领导的一块心病去除了。在此说明的是,营业额的增长是社长的业绩,不是我的功劳。但是我不把媒体做好做精,把握好方向定位,有针对性地选取专题,服务读者服务厂商,广告商是不会来的。
可以说我们只是顺应形势做了对的事,终归是网络的发展成就了《网络世界》。
十几年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也改变了信息传播和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纸介媒体全线遭遇了网络的巨大冲击或者说致命的冲击,人们不再买报纸,靠阅读报纸获取信息,尤其是信息技术类媒体的读者,他们是最早抛弃纸介媒体的一批人,IT媒体首当其冲地全部倒下了。有些IT媒体心有不甘,也属于苟延残喘,识时务的则早早关张转行,另寻出路了。
网络的发展淘汰了《网络世界》报。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啊。
题目写《网络世界》之殇,殇吗?新生事物取代陈旧事物,历史的规律,不必殇。记录这段故事吧,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做得最得意的一件事,此后没人再会记得它了。
追梦 (2017-08-09 19:34:37) |
网络世界又被微信平台新媒体冲击得不轻 |
天地一弘 (2017-08-10 03:30:06) |
是啊,有时很多的事物慢慢退出这个世界,万物都如此。 |
司马冰 (2017-08-11 09:11:40) |
是啊,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 |
司马冰 (2017-08-11 09:15:36) |
我们看到的这些年可能是变化最快的,空前的,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重复了几百年几千年的生活,这几十年就给颠覆了,但是我们不敢说是绝后的啊。 |
天地一弘 (2017-08-13 15:04:39) |
有时,我在想,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
予微 (2017-08-13 22:24:04) |
外星孤儿的冰姐,是元老!哇! |
司马冰 (2017-08-14 07:59:58) |
我是创刊或者改刊专业户,参加过《中国电子报》创刊,《中国机电工业》杂志更名改刊(原《中国机械工业》杂志),《网络世界》报更名改刊(原《国际电子报》),《少年电脑报》改刊(集团新收购来的媒体,重新策划和设计),退休后还改刊更名新做了《电子元器件资讯》杂志。惭愧,我爱跳槽,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觉得没意思了,经历复杂啊,国内新闻界经历这么多创刊改刊的编辑恐怕不多。 |
予微 (2017-08-18 04:27:30) |
有本事的才跳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