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考驾照记

 

在国内已有近二十年驾龄的我,原以为凭我的中国驾照可以在德国轻松换得一本驾照,却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接受美国、欧盟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驾照,其他国家的驾照一概不予接受,必须重新考取。尽管心中愤愤不平,也只得接受现实。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考取驾照期间几个月的所见所闻,让我感触良多。德国人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遵纪守法问题,涉及到更广泛、更深层的社会人文层面和道德层面,更有法律及社会保障体系层面。

 

(一)急救学习


首先我需要做的是把国内的驾照做公证,再去一家眼镜店做了个视力测试,然后把这两份文件送交所在地交通局,得到他们的批准后,再拿着这些文件去一所驾校报了名,买了一套上网自学交规的材料,满以为等自学完了就可以参加交规考试了。然而我却被告知还需要去参加一个紧急救护学习班,取得一个证书后才有资格申请交规考试。所谓紧急救护,我的理解就是顾名思义在交通事故中可能发生的伤情救助吧,对其必要性我很是不以为然。到了那儿我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个从早九点到下午四点的全天学习,让我觉得很是小题大作。那天来了十二个人,教员是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十二个人的座位排成凹字形,一开始让每个人介绍自己为什么来学习,其中八人是十几岁青年,因为新考驾照而需要学习,另有四个是中年人,他们当然早已经有了驾照,有一人是因为从事体育工作,需要经常性地更新有关紧急救援知识,另外三人是自愿来听一次讲座,不为别的,只为着在自己碰到有人需要紧急救治时可以正确地施救。为了这个目的,他们自愿自费还花时间每两年来这里学习更新一次。随着学习一点点地展开,我才了解到原来所涉及的紧急救护不仅仅是在道路上、在驾车过程中,而且还包括在日常生活的任何场合所。

 

学习分几个单元进行,第一个单元是在公共场所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应该怎样做。案例一,幻灯片上显示一名妇女倒在马路上,手捂着一只脚,像是崴了脚,表情痛苦,身旁苹果撒了一地,下面的问题是:我能帮助她吗?我会帮助吗?我必须上前帮助吗?教员讲到对他人实施帮助,并非只有在看到流血时才需要,而是应该从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开始,显然这名女士发生了什么情况,路人这时应该上前询问,了解有什么伤情,看是否应该打电话给急救中心,至少可以帮她把苹果捡起来。应该适时地给她安慰,通过轻轻地拥抱、或轻轻地抚摸来使她感到好过一些。抚摸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浑身乱摸,特别是对异性应特别注意,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地抚摸手背或膝盖,这样做会给她些慰藉,而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真心愿意给予帮助。至少你可以做的是打个电话给警察,而德国的警察管很多事情,包括救死扶伤。

 

案例二,在公路上有一辆轿车斜着停在路边草丛里,两个紧急黄灯在车后部闪烁着,这时你开车经过,你该怎么办?一名学员回答虽说看上去这辆车好像有点什么情况,但是她不敢上前询问,担心有诈,尤其如果车上有多人时就更不敢,万一是坏人怎么办?为自身安全考虑,她不会上前查看。教员说好吧,如果大家都不管,可能第二天在报纸上就会有一则新闻,说昨天在公路旁的一辆车上,司机因心脏病发作紧急停在路旁,但是有二百多辆车通过,却无人问津,结果此人因贻误抢救时机而死亡等等。答案是,应该停车上前查看情况,如果你担心自身安全,至少可以打个电话给警察,告知情况和地点,或者也可以拦截其他车辆,然后与多人一起上前查看情况。也可能你做不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可是你总是可以提供些帮助,也可以组织他人实施帮助。对于在困难处境或是伤病中的人,看到有人试图帮助自己,这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撑,会让他们感觉好过得多,会让他们坚持下去。

 

案例三,在一个公共厕所内一名男子晕倒在地,胳膊上留有针眼和血迹,地上散落着针管,显然这是一名吸毒者,那么大家是否都认为不必救助了呢?错,教员说即便这样,还是应该给警察打电话,报告情况,而且一旦你给警察打了电话,就必须留在现场直到警察到达,这无疑会给自身带来麻烦,所以人们往往很难决定该怎么办。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给警察打电话。

 

案例四,在街上一名男人倒在一处高石台阶中间不省人事,下半身湿漉漉的,旁边扔着一个空酒瓶。这显然是一名醉酒者,表面上看他只是醉了,似乎不存在生命危险,所以不必救治,但是仔细推敲的话,也有几种可能性。如果这时是在冬天,室外气温太低的话他会冻死或冻伤;另外他躺倒的位置正处于高台阶,身边不远处就是低洼处,如果他醒来翻身,可能会不小心滚落下去伤及身体;还有如果这男人是从台阶上往下走的时候不小心跌倒的,有可能在摔下去时台阶伤到了脊椎骨或肾脏,致使小便失禁,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的下身湿漉漉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受了伤,应该得到救治。所以答案是无论上述哪种可能,总之应该打电话给警察。

 

接下来的案例是老年人摔倒在商场的自动滚梯上、孕妇晕倒在商场、或者在公共场合老人气喘嘘嘘呼吸困难等等,问该怎么办?答案不外乎是要上前查看情形、决定是否需要拨打急救电话,还是送医院救治,总之不能坐视不管。

 

第二个单元是如何实施紧急救援。案例一,在公路上当你看到有两辆车相撞时,应该如何实施救助?如果你正在驾车,应该在距前车至少十米处停车,在车后一百米处设置警示三脚架,顺便说一句如果你的三脚架因此被别的车压坏了,保险公司会赔偿你的。你应该上前查清楚情况,如果伤者意识清醒,可以与之交谈了解情况,然后拨打电话给120。你应该说清楚发生事故地点、人数、伤势等,并准备被问及其他问题。120服务中心接到电话时,会一边询问,一边同时将有关事故信息输入电脑,并根据所报告的伤情安排相关的抢救设施和医务人员,所以你报告情况的准确性将关系到之后的抢救。打完电话后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该回到车旁边,与伤者谈话、陪伴他,这样能给予伤者精神上的支持。如果发现汽车有漏油,需要将伤者救出车外。讲到此处,我们全体人员来到外面,由教员演示如何从一辆车的司机座位上把已经受伤昏迷的伤者拉出来。

 

案例二,假如你遇到一个人正躺在地上昏迷不醒时,应该如何实施救助?你会不会走近他用脚碰碰:“哎,你怎么了?没事儿吧?”这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对于躺在地上的人来说,一个站在他眼前的人显得太巨大可怖了,应该尽量拉近和他的距离,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双膝跪下来,靠近他与他讲话,询问情况,如果此时他处于昏迷,要查看他是否有呼吸,用手卡住伤者一边牙壳,使他张开嘴巴查看是否他咬住了自己的舌头,或者是否舌头掉到喉咙里卡在里面,因为这很危险。之后为了不使他被可能溢出的呕吐物呛住,应该把他安放成侧身卧姿势。教员边演示每个动作的要领,边细心解释其中道理。对于昏迷的人,不能用手拍他的脸使他苏醒,那样的话当他醒来时,因感觉到被人打脸会感到心里很不舒服,正确的方法是触碰他的手臂或肩膀。这时如果周围围观了许多人,你应该立刻组织其他人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候,伤者因无法起来只能躺在地上,但是地上太凉,毋庸说在冬季,即便是在夏季里让他躺在地上也是对他不利的,你应该马上找来东西铺在他身下,任何可以隔凉的东西如薄铝板或一块毯子都可以。问题又来了,对于一个昏迷的人如何将毯子铺到他身下呢?你显然不能指望他配合你了。她为我们演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首先把毯子卷起来,然后你可以绕到伤者的另一边紧靠他的身体把卷着的毯子放下去,注意切勿从伤者的身上夸过去,这是极为不礼貌的举止,从他的头部一边走过去也同样不礼貌,即便对于一个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的人也不应该如此。正确的做法是从他的脚边绕着走到他身体的另一侧。然后将他的左腿立在地上,一手扳住他的左肩,另一只手扳住他的左胯将他的身体向你的身体一边侧转,然后再将已经卷好的毯子铺开在他的身后,再将他侧卧的身子放平在毯子上面。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毯子太小的话,应该首先顾及到头部和上身,而不是顾了脚而不顾头。如果伤者有知觉,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跟他讲话,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她演示完后,把我们十二个人以两人为一组分成了六组,每组在大家面前演练一遍这套动作。一个躺在地上当伤员,另一个则作施救者,试着把一块毯子放到他身子下面。有意思的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总是有人做得不得要领,教员就在一旁很认真地指出错误之处,不厌其烦地演示,她真的是把耐心和亲切发挥到了极致。我感受到德国人把对于他人的尊重,看得多么重要,即便是面对一个昏迷的人,也不应有一丝一毫的不尊重举止,哪怕是在对他进行施救的过程中。不仅如此,他们还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为伤者着想,体现出德国人关切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文关怀。

 

案例三,对于重伤和有生命危险的伤者,如何实施人工呼吸?这时教室里已经放置了六具人形模特,教员拿出带有人面五官的塑料面罩、牙齿、气管、一个塑料袋代替肺,七手八脚地套在了躺在地上的一具模特上,给我们演示人工呼吸的要领,边演示边讲解。然后按六组每组发一套已经消过毒的用具,两人一组对着模特演练起来。教员带来的录音机里传来一阵刺耳的汽车刹车声和撞击声,然后她大喊一声“开始”,每组开始练习人工呼吸抢救,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两次嘴对嘴的深度吹气后,紧接着是胸部按压,下压深度要求达到五公分的三十次胸部按压,再来两次吹气,再是三十次胸部按压。此时教员挨组查看,指出和纠正错误动作。教员来到我的身旁,指出我按压的部位太低,太靠近胃部,这样大力的按压,会导致伤者把胃里的食物呕吐出来,并再次耐心地教给我如何准确地找出按压位置,当我继续练习时,教员又去给别人纠正动作了。音乐还在继续,一遍又一遍,数着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教员在喊“救护车还没有到,继续”。。。。。。。“已经听到救护车的警笛在响了”、“救护车到了”、“停止”。喔。。。。。我们都长出了一口气,十分钟的练习,让每个人都气喘嘘嘘。这时教员说每个模特的肚子里还有一个仪表,可以测试人工呼吸的效果,看吹进去了多少气,以及测试胸部按压的效果,就是看每个人是否掌握了正确的人工呼吸要领。经过这次的练习,下次我真的碰到了这种需要的时候,就有了相当的自信,对于救死扶伤也许能发挥些积极的作用。

 

第四个案例,是伤口包扎。教员拿出一个密封包,内装绷带和一团棉纱布,向我们演示了如何正确地包扎伤口,她向我们纠正了影视节目里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扎方法,就是常常他们会用一条长布条扎紧伤口,以阻止流血过多,这种包扎也会使整条胳膊血液流通受阻,时间长了会导致组织坏死。之后教员发给我们每人一套一次性的绷带、纱布、创可贴,让我们两人一组,练习给对方包扎胳膊和手指的伤口。

 

至此,为时一天的急救学习完毕,我拿到了证书。活了几十年,平生第一次接受这样的培训,只因为我想取得一本驾驶执照。路见意外事故,不仅要救死扶伤,而且还要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施救,德国把这种教育和培训视为每一个驾驶员必备的常识和素养,在他们取得驾照之前进行专门培训。【德国刑法大典】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急救,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大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一年以下徒刑或罚金。”同时明确规定施救者在救助过程中所受到的财物损失和身体的伤病,由被救者的保险公司赔偿,无保险者则由社区保险赔偿,从而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对施救者的利益提供了保障。

 

(二) 笔试


取得了急救学习证书后,下一步就是交规考试了,幸运的是我不必去上驾校安排的交规学习班,可以自学。他们提供几种语言的试题,因为不会德语,又没有中文,所以我只能选择英语。因为急着要拿到驾照,我草草学了三周,模拟试题测试只能答对60-70%,对交规的大部分内容都还一知半解的时候,就去考笔试,结果可想而知,主考官看着电脑中显示的我的成绩,摇摇头对我先生说,说实话你夫人的成绩很差,试题原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交规知识,第二部分是有难度的选择题,可是她连第一部分的题目都没有答对,这说明她还没有掌握基本的交规知识,我建议她回去应该从头学起。一番话说得我完全没有脾气,仔细想想自己确实太不重视了,完全没有掌握交规知识。好吧,接下来的几周里,我重整旗鼓,认真地学完了交规全书的所有内容,完成了全部60份模拟试题。这时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多么不了解德国的交通规则和行为规范啊,那些模拟试题的内容,都是来自于这本交规的的字里行间,道路规则、行为规范、技术问题、注意事项等等,不好好学习的结果不仅仅是笔试没法通过,更重要的是行驶在路上而不懂得道路交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既荒唐又危险的。

 

笔试试题设计得别具匠心,处处都是埋伏,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埋伏中而答错题,考的就是你对交规全书的内容理解得是否透彻。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你需要把拖车停在向下的坡道上,你该怎么做?答案也有三个,一是拉上手刹;二是在车轮的前方置一块木楔子垫;三是在车轮的前后各置一块木楔子垫;答案是一和二,三是陷阱,因为在向下的坡道上,在车轮的后面放置木楔子垫就好比雨天打了雨伞又带顶草帽,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所以你若是一二三全选,这道题就错了,一分没有。另一道题是这样的:当你前面的一辆大卡车要向右拐入一个狭窄的路口时,你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答案有三,一是卡车会猛然减速;二是卡车会很好地转向右边;三是卡车在向右拐之前会先向左偏转。答案是一和三,它的逻辑是二是最理想的状况,但是你不能指望理想的状况总是发生,而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让自己有所准备,于是一和三是正确答案。当然如果你只选择了一或是只选了三,这道题就错了。还有一道题问几只鹿在你的前方横穿过公路,这时你该想到什么?回答有三,一是有几只掉队的会随后跟上来;二是后面没有了;三是鹿群会掉转头再次横穿公路。有了前面的经验,想到最坏的情况,当然答案是一和三。笔试满分是110分,100过关,如果你答错了两道题就悬了。

 

除了象以上这样大大小小的陷阱以外,还有路障,那就是关于汽车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关我什么事?我只开车又不修车,那不行,只开车也要知道些基本原理的皮毛,因此要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一一学来,诸如轿车后面挂拖车或房车、拖车上装载超长超高的货物、开农用机车等等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做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你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了所有有关的技术问题和注意事项后,才有可能应付象下面这样的试题,问你的车的柴油发动机停了,可是你的油箱是满的,会是什么原因?回答一燃料系统进空气了,二火花塞有问题,三燃料滤芯堵了,答案是三。另一题问如果当你在驾驶一辆前轮驱动的车辆行驶到弯道时猛然加速会发生什么状况?答案是车前部会冲出车道。还有一题问你开车以三十公里的时速在弯道行驶,然后又以六十公里的时速行驶,离心力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答案是在六十公里时速时的离心力是三十公里时的四倍。

 

一个月以后我信心满满的再次出现在考场,这一次我准备充分,志在必得。我问考官可以带英文字典吗,答说不可以,我心里说考的是交规又不是考英语,如果出现不认识的单词影响理解试题怎么办?相对于他们德国人来说,用外语考交规对我来说很不公平。考试开始了,一看今天的考题,心里有了把握,比我平时学的试题要容易多了,我熟练地答着,但是有一道题在三个选择答案之一中出现了一个生词,而且是动词,它直接影响着我对这个答案的判断,我举手向主考官提问,问她是否知道这个英语单词的意思,她很认真地看了之后,对我说很抱歉不知道,帮不了你。这时我跟她说可不可以请我先生进来问问他是否知道这个英文单词,她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起身去外面叫我先生进来,她不让我说话,而是由她来问,我先生刚一解释完,她就说“好了,到此为止”,就把他又请了出去。幸运的是他把这个词解释得很清楚,让我明白了它的意思,所以我当下就选择了答案,交了答券。主考官看了电脑里的分数,对我笑着点头,我就知道通过了。我得了107分,错了一道题。而那道出现生词的题,我最终答对了。

 

我拿着笔试通过通知书,兴奋地走出考场。两个多月来的学习,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一页是翻过去了。而这两个多月深入地学习交规,使我越来越多地了解了德国道路交通规则的中心思想以及路上行车的行为规范,它不仅仅规范了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规则,同时它还明确规范了机动车应该如何尊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权利。

 

酒精


在德国也有酒驾的问题,让我们看看德国人的解决方法吧。都知道德国人酷爱啤酒,其实他们对葡萄酒和香槟、PROSECCO更加偏爱,还有中度酒和烈酒,要命的是所有这些酒常常在一个晚上全部喝一遍。亲朋好友聚会,见面先喝香槟,再喝啤酒,饭间喝葡萄酒,饭后还是葡萄酒,聊着聊着又开始喝中度酒,到了深更半夜以为该结束了,主人又拿出烈性酒,就这样喝完一轮又是一轮。公司里遇上谁生日、升迁、获奖、喜庆等等稍微不同寻常的事情,必定开香槟庆祝。所以他们的酒驾问题应该比我们更加严重,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15岁以上的居民平均每年消费115.2升啤酒,19.8升葡萄酒,3.5升香槟以及5.6升烈酒,也就是说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消耗10.5升纯酒精。据统计在2002年,因酒驾引起的62873起交通事故中,有930人死亡,可以想见酒驾的问题该是如何地困扰他们。交规介绍了酒精被人体吸收、扩散和排解的全过程,特别指出酒精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且通过睡觉、喝咖啡、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甚至运动都无法改变这种代谢的速度。只有3%的酒精浓度,就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和减弱,并出现一系列具体表现,如自我评判能力降低、丧失压抑感、风险意识降低、对外界信息的处理时间延后、使视觉变狭窄、进攻性增强、错误判断危险形式、专注度下降、错误估计速度和距离、对空间和深度的感知度降低、对红灯的敏感度下降、身体的协调性下降、反应时间更长等等。交规逐一详细列出酒驾规则以及对违规的惩罚。例如当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或超过1.1%时,如果发生或几乎发生交通事故,会被判处罚金、吊销驾照,并且被判处至五年监禁。

 

药物


交规中另一个不吝篇幅、大谈特谈的问题就是药物,因为在德国,每年大约有1570起交通事故是因驾驶员不正确服药而引起的,大约造成50人死亡,500多人重伤以及1500人轻伤。在国内,有谁听说过药物引发交通事故的?并不是我们没有,而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书中指出在德国有近80%的人不了解某些药物会象酒精一样影响他们的行为,然后逐一讲解了一些对驾车有影响药物,例如止疼药会使人精神萎靡或者极度情绪波动。另外有些加强肌肉的药物包含镇静剂,可以降低人的反应能力。除药物之外毒品对于人们的驾车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这里列举了几种主要的毒品成分,包括印度大麻、摇头丸、安非他命、可卡因、迷幻药和鸦片,详细说明了服用方法、对身体的影响和反应,以及对于驾车能力的影响。

 

 情绪控制


更有趣的是,除了酒精和药物以外,书中还提到另一个对驾车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就是情绪。情绪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自豪的,有点自尊自大的;二是积极、乐观的,例如高兴的、兴奋的、轻松的和愉快的;三是不安情绪,例如颓丧的、紧张的、不耐烦的、有压力的以及伤心的;四是厌恶情绪,诸如烦恼的、生气的、嫉妒的、担心的和轻蔑的。情绪总的说来对你的驾驶行为有负面的影响,应为它可以直接导致你的行为冲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或相同或不同的压力,如果每个人都让各种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驾驶行为,那将是可怕的。交规倡导每个驾驶员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名有责任感的驾驶员不仅仅能够控制他们手里的车辆,更应该能够控制他们自己。他们不应该任由自己被情绪所控制,而是应该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当然,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可以学习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你自己,人们常常不了解他们的态度、动机和感受是如何影响他们的驾驶行为的。只有当你意识到你有着什么样的态度时,才有可能改变它。第二步是换位思考的能力。当你试着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的时候,那时他们的行为就更加容易解释了。也许别人只是错误判断了他们在路上的优先权,也许别人刚好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致使他们感到有压力,或者他们肯定不是那个意思。。。。。。

 

交规甚至倡导每一名驾驶员都应该自我评估,我是什么样的驾驶员?别人是如何看我的?别人对我的看法对我重要吗?作为一名驾驶员我有缺点吗?为什么会有这些缺点?我意识到这些缺点吗?总的来说我是一名好驾驶员吗?还是其实跟别人也没什么不同?最后,交规给出了一个理想驾驶员的标准,他/她应该是冷静的、在精神上是以一种合作的姿态、随时防备的、并且是有环保意识的。

 

(三)道路规则


德国有五千多万辆机动车,显然有必要建立严密的规则体系,基本规则就是两条,要求所有驾驶员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以及考虑他人。具体说就是所有道路使用人,包括司机、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等,都必须确保他们的行为不给他人造成危害和危险,并且不妨碍他人、同时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不便。第一条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就是时刻观察周围,提前发现危险源,发现他人的错误,随机应变。第二条,不给他人造成危险,举例来说,并线时别到他人、开快车、与前车太近、不开车灯、车抛锚时没有适当地设置警示三脚灯、开车门时不注意旁边经过的车和人、驾驶不合格车辆上路等等,这些行为都有可能酿成事故,给他人造成危险。第二条考虑他人,就是没有人因为你的行为而受到任何伤害或者不便。比如说无故鸣笛、用力关车门、踩油门玩儿、排放系统故障、开车兜风、停车以后长时间让发动机转动等等,这些行为或者给他人造成不便和干扰,或者破坏环境。

 

德国的道路交通仰赖于一个信任体系,即每个道路使用者都遵守道路规则,同时仰赖于他人同样遵守。德国的道路使用规则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孩子、老年人和残疾人,对校车、学校所在地等都特别规定让行和慢行,而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要给予特殊的考虑和帮助,必要时要减速慢行或停车让他们通过。笔试题目里,有这样一道题:问当你看到一位轮椅者正在过马路,发现他的轮椅上马路牙有困难时,你应该怎么办?三个选择答案是一按喇叭警告,二开车绕过他,三立刻停车,走出汽车帮助轮椅者。正确答案是三。相信我们大多数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就是德国的道路使用规则。遇行人道绿灯时,左拐和右拐的车辆必须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是这样规定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看似倾向弱势一方,实则不分青红皂白、混淆是非曲直。在德国对非机动车一方同样有着严格的规定,他们一样要遵守交通规则,违者一样重罚。例如如果自行车没有安装前后灯则将被罚款,因为在黑暗处会因为别人看不到你而引发事故。同样因为行人或自行车违规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非但过失人不会得到任何赔偿,而且所有事故引发的损失全部将由过失人承担与赔偿。所以并不是说谁是弱者谁就可以无法无天而不受责罚,而是谁的责任谁承担,这样就从制度上做到了公平和公正。

 

 (四) 路考


路考我本来是很自信的,在国内开了近二十年车、在美国开了一年,并且常常被我先生称赞车开得像德国工程师一样好。在教练的指导下,经过几次必要的路上练习后,就信心满满地去路考了。在德国路考一定要有国家认定资质的监考官来监考,以保证质量。路考时,我的教练坐在驾驶副座上,监考官坐在后排座位,指令不断地从后排座位传来,“前方红绿灯左转”、“前方转盘第二个出口”、“停车,倒车入位”。。。。。一切进展得很顺利,当我以为就要结束的时候,监考官发出了一个很令我诧异的指令,“急刹车”,我踩了刹车,车停下来后,监考官说:“这不是急刹车,你知道急刹车吗?”

“嗯,知道”,我有些犹豫地答,

“可这完全不是急刹车”

“你真的要急刹车是吗?”

“是啊,给我看看你的急刹车,再来一遍。”

当我启动发动机的时候,我的教练在一旁告诉我加速到五十公里的时速时听指令,我照做了,听到“刹车”的指令后,我下大力踩下刹车,惯性使车前行了大约三四米后停下,我回头看着监考官,他跟我的教练用德语讲话,我看得出他不满意,好像是在严厉地责备他,我们在练习的时候的确没有练习过急刹车,他们还在说话,我插话问:“有什么问题吗?”

 

监考官转过头来对我说:“你的急刹车做得很不好。”

“什么?很不好,为什么?”

“急刹车是在紧急情况下必须采取的措施,你必须将车在最短的距离内停下来,否则你就可能伤到别人,可你做的不够好。”

 

我很不服气地说:“可现在毕竟不是真的紧急情况啊,所以我没办法做出来,这不是可以演练的,而只有当你遇到了这种紧急情况时,才会做得出来的,而平时是做不出来的啊”,我据理力争,看得出监考官虽然不同意我的说法,但却对我不乏同情。路考结束,我的教练请我步出车外,由他们两位单独在车里讨论,他们说了半天,我看到监考官一直在对我的教练说着什么,表情非常严肃,这会儿,原本自信的我感觉有点紧张了,难道他会因为我的急刹车不理想就不发给我驾照吗?若真是那样,我一定不服,一定会跟他较真儿。一会儿我的教练出来了,让我进去,我进去后,监考官对我说:“恭喜你取得了驾照。。。。。。。”哦。我长出了一口气,“因为你其他各项都做得优等,尽管你在急刹车这项上没有完全达标,我还是决定给你颁发驾照,希望你。。。。”后面他还说了一堆话,我什么也没听进去,因为已经不重要了。我终于如愿取得了一本德国驾照。

 

(五)驾驶在德国的道路上


这本交规的一开始就说到,每一个在使用道路的人,无论是机动车驾驶员、自行车还是行人,都要意识到你加入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你要始终遵守规则,同时你可以依赖所有人都遵守同一个规则,这是一个互相信任的体系。当我驾驶在德国的道路上时,更深切地感受到这样一个可以信赖的体系。在德国的城乡到处都有大量的无信号灯路口,车辆在这些路口的通行完全仰赖于人们对规则的遵守,自觉地按照交规规定的优先等级,依次、有序地通行。记得刚获得驾照时,因为长期习惯于国内人的驾驶风格,每当行驶在具有优先权的主干道上、并且看到前方支线道路有车辆快速行驶至路口时,出于谨慎总会下意识地减慢车速,以防该车在我前面突然拐入主干道,可是这些车辆无一例外地都是停在路口,等待我以及紧跟在我之后的车辆先行通过后才会拐入,这正是交规中所要求的,尊重他人路权并且避免给别人造成不便,这里所谓的不便就是因为你的出现让别人不得不踩刹车。很快我也明白并且习惯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和思维方式,就是你可以指望每个人都遵守规则,而你也遵守同样的规则,每当你驾车行驶在道路上时,或骑车或步行时,你就融入了这样一个可以互相信赖的体系。

 

(六)速度


在国内开了多年车,却对速度限制没什么概念,除了在高速路上注意不要超过最高速度限制外,在其他道路上从未留意也没有看到过很多速度限制提示,而在德国则不同,对不同车辆、在不同路段的时速限制都有详尽的规定,例如在城镇界内时速不得超过50公里,在闹市区、村庄和社区内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而居民区内时速则不得超过步行速度即4-7公里等等。很多人都听说德国的高速路不限速,其实不尽然,有的高速路是不限速的,而其他高速路则在不同的路段上有不同的限速,并且对于不同的车辆也有不同的限速,规定得极其详尽。此外,在崎岖多转弯、狭窄的道路、前方是桥梁、路口或铁道等等情况,都会有限速变化,你需要时时关注限速路牌,并时时做出调整。如果你没有按照规定、超速行驶,后果则很严重。一位朋友因为去参加业余合唱团的排练,一路上心情大好,高歌猛进,一不小心在限速50公里的道路上开了80公里时速,结果没几天她就接到罚单,扣3分和148欧元的罚款,要知道德国新的交规规定每人每年只有8分。另一位朋友在30公里的限速区开了50公里,被罚款85欧元。

 

在德国的道路上我所感受到的是一个祥和、安全、有序、可信赖的道路环境。德国的经验和体系是否值得借鉴和学习呢?

 

(分三期于2014年7月15日、8月1日和8月15日发表于德国【华商报】第365、366、367期)

 

(发表于中国【世界博览】杂志2014年9月第12期热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