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最近华时网举行故事接龙游戏,这里是我写的其中一节。
明星代表团的行程一晃就要结束了,代表团就要离开华时新村了,谷苏已经从开始时的波动中平静了下来。这段时间她回想起许多当初的事儿,也真想找章新和李俊聊聊,但最后想想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她已经完全原谅了他们,也没有了想进一步了解的冲动。二十多年过去了,每个人都变了不少。章新和李俊都发福了,当初浓密的黑发都已变得稀疏。客气,谦和,让人感到沉稳,也感到距离。这和以前的他们相差很大。这让她想起了“青年蒙娜丽莎”这个戏称。当年他们这么说她时,并不知道有《青年蒙娜丽莎》这幅画。2012年9月媒体报道发现了《青年梦娜丽莎》,她好奇上网看了报道。对比两个版本,她觉得还是更喜欢中年版。
青年版的蒙娜丽莎尽管更年轻靓丽,但总体层次欠丰富。这幅据信完成于1506年并交给主人家的作品,光线主要聚集在人脸和身上,背景单调,没有深度。据说达芬奇1508年才发明了透光画法,并直接把这种新技法运用在自己留底的蒙娜丽莎版本上,让背景显得透明。另外,达芬奇还运用了“晕涂法”(Sfumato),也就是极薄的多层油漆技术。蒙娜丽莎上有多达四十层油漆,每一层的厚度只有几微米,这让画有一层神秘的光晕。要知道每一层油漆只有上一层彻底干透了之后才能施抹,这样蒙娜丽莎的创作前后经历了十余年。在这十多年里,达芬奇一直把未完成的蒙娜丽莎带在身边,反复修改。期间人脸的轮廓也做过至少三次大的改动,才最后成为这位成熟神秘美丽的旷世杰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蒙娜丽莎》是幅肖像,而中年版才是一幅艺术品,是达芬奇的理想完美。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从父母处得到的不过是一个初稿,阅历给我们涂上一层层的油彩。高明的人生就是精确地控制这些色彩,让它们不断丰富加强自己,使自己逐渐趋于理想中的完美,而不是任由命运和性格把自己涂抹得五花八门,面目全非。在走向完美的途中即使需要做大的改动也在所不惜。
想到这里谷苏觉得她需要行动了,她想起了赵伟。赵伟是中石化在陕北一个分公司的总经理,手里经营着上百亿的国资。他曾娶过一位有名的歌星,可没过几年娱乐圈就传出绯闻,最后两人离了婚,给他留下个女儿。这女儿从小缺少父母的照管,有些自暴自弃,上中学时不好好学习。所以赵伟请考上了清华的小龙给女儿做家教。说起来也怪,小龙并没有特别费劲,也就是帮莉娜她理一理思路,她的成绩就好转了,并也象小龙一样考到了北京。这可除了赵伟一块心病,他索性把小龙请做了长期家教,一方面出于感谢,另一方面他也真心想支持这个出色的年轻人。
两家的事情通过两个孩子其实知道不少,但两个大人却一直没有见过。直到今年暑假的时候,两人一见面都有点吃惊。谷苏吃惊于赵伟的“老”,因为莉娜年龄比小龙小很多,她一直以为赵伟是个年轻人,至少是位七零后,但一见面才知道赵伟实际上是同龄人。赵伟则吃惊于谷苏的年轻,一点儿也不象是有小龙这么大孩子的样子。同龄人聊起来话就多了,原来赵伟大学上的北京化工学院,分到中石化,一直干到现在,成了一方诸侯。两人感觉很好,互加了微信。微信上赵伟半开玩笑半试探地征求谷苏能不能看上他,谷苏也半开玩笑地答应。但她心里其实对处理和莉娜的关系有些顾虑,重组家庭最难过的关的就是年青女儿。
《蒙娜丽莎》给了她启示和力量。和青年版相比中年版的差别最大的是人后的背景,成熟版蒙娜丽莎的背后没有了那两根廊柱,使背景更为开阔。而在人背后,一个遥远的背景一直延伸在远处的冰山。只有弯曲的道路和远处的桥梁显示着人的存在。模糊的分界线、光亮与黑暗的对比让人感到祥和。画中人的头发与衣服的曲线与背景中山谷和河流的弯曲相称,达到完美的和谐。就连人的肤色都因为环境而带上了一抹昏黄,象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人在这里是背景的一部分,又是背景中的统领。
想到这里,谷苏的心里不由得微笑起来,嘴角也泛起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这大概就是人常说的资深美女吧" 她心里这样默道。温柔娴静,荣辱不惊,不显山露水,但她周围的空气都弥漫着妥帖和归顺。
谷苏的嘴角再一次动了动,多了几分自信。(完)
如玉 (2016-12-24 03:52:17) |
安博,我昨儿去你说的那地儿看了看,看到你竟然还做电子杂志,哇,佩服佩服。 |
安博 (2016-12-24 09:08:50) |
如玉好,你去华人时空了?太感动了。那是一个很小的团集,但有一个相对共同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哲学爱好者,就把写的和看的好文章收集起来,做成电子杂志,便于传递。欢迎你加入。这里的人都是专业大甲,比我们要强不知多少倍。祝你全家圣诞快乐,新年吉祥! |
天地一弘 (2017-10-14 14:11:31) |
美,从青春到资深,于是更加成熟了。 |
安博 (2017-10-16 17:07:06) |
哈哈,这是我写的第一个故事,书生气很重。 谢谢一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