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教育(二)

孩子们的教育(二)

Henry Song

2006.5.8

曾和父亲聊过几次他对我们的教育心得。父亲说他的理论很简单,分为三个步骤。当我们还小,不知对错,不懂道理时,他只能替我们决定对错。用强硬的办法让我认识对错,具体的就是,做错了就严格惩罚,以杜绝下次再做,主要表现为体罚。(估计我是兄弟三人中最需要的。)当我们开始懂些道理,却又一知半解且缺乏自制时,他便讲道理和强硬手段并用,讲的通则讲,讲不通则强迫执行,以体罚为辅。当我们大了,有一定自己的认识判断能力,可以自己知对错了,他则完全以讲道理对我们进行教育,直至我们可以独立思考作出正确的决定来引导自己的行为时,他则退居一旁,由我们自己做主。他会对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提出他的看法或建议,但从不干涉我们的决定和行动。回头想一想,果然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正是按着他自己的理论一步步实行的,记得到了高中后,我已经可以和父亲谈论一些社会人生的话题,而父亲已经能够尊重我自己的看法了。父亲的理论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却是至今我所看到的相当完整合理,且行之有效的理论。我曾读过许许多多所谓教育家们的著作,但没有一个比得上父亲的理论简单明了,循序渐进,提纲携领且贴近生活。

尽管在体罚方面我一向看法有所保留,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并一天天看着他们成长,我也就能越来越体会到父亲当年对我们的那种时刻不停的紧张和担忧了。多少次当我面对我的儿子,看到他们做出的错误行为,且有时一错再错,使我忍不住体罚他们时,转过身去便立刻会想起我当年被打时的心情,心中就不由一阵震颤,为自己脾气失去控制而恼悔。生怕自己一不经意,在他们心中留下哪怕一点点的伤害。每当这个时候,我不仅特别能够理解父亲当年焦虑不安的心情,同时看着儿子眼中的泪水,也特别对儿子有一种身同此受的认同感。之后我总会找机会去亲亲他们,抱抱他们,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体会到在我对他们的亲吻和拥抱中,有着怎样的愧疚与不安,以及怎样刻骨铭心的疼爱。如果一定要给父亲的教育理论找一个不足之处的话,那就是严厉有余,而温情不足。这也许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所至,严父慈母,各司其职吧。不过我觉得,做父亲不一定都要时时严厉的。该严厉时严厉,该展现柔情还是要柔情的。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有拥抱过我,更不用说曾亲吻过我。我的父亲是严厉的,后来是慈祥的,豁达的,客观的,且能够和我谈心的,但却不是温情的,尽管我知道他有非常温情的一面,因为我曾读过他年轻时写的诗。我的父亲是全身心爱我们的,越是自己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越能体会到他这种深厚的爱。但父亲却从没有以任何言语表达过对我们的爱。而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在被打得时候,尤其当自己觉得被打得很冤枉的时候,我心中充斥的是悲情,觉得父母不爱我。如果父母能过适时地给我一个拥抱,告诉他们爱我,会化解多少心中的委屈啊。而正是这一点,我希望我对我的儿子会多一份的柔情。我不吝啬于给孩子以拥抱与亲吻,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同他们游戏,带他们出去玩,让他们感到,作为父母,我们不仅会严厉的教育他们,也会很温暖地爱着他们;让他们知道,哪怕我们有时候对他们严厉到也许他们认为不近情理,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深深的爱着他们,使他们感到温馨,安全,让他们心中充满爱。这也许是我对父亲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点修正与补充吧。

其实仔细想一想对儿子的教育,到现在为止,竟不知不觉中一直是在照搬父亲的理论。好在两个儿子似乎没有象我儿时那样桀骜不驯,所以虽然才一个八岁,一个六岁,却已提前进入了父亲理论中的第二阶段了,且免去了体罚为辅这一条,顶多在他们做错了什么事情时,大声训斥一番,或者罚着在墙边站几分钟思过。便是这大声训斥,音量也在努力日渐调低下来。孩子们也是有自尊的,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吼着,即便是做错了事情。感到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算懂道理,即便有时一错再错,其实也往往是无心之过,人非圣贤,况孩童乎。只要大方向大原则正确,小小错事其实不必太过计较,关键是要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且给机会去改正。

上面所说的,算是教育孩子的方法。要讲到到教育的内容,我觉得只有两点:为人的教育和智力的教育。所谓为人的教育,故名思意,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为人的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的,如何与人交往的层面;一是个人的,如何确立自我的层面。前者是外向的,要求同存异,就是说,让孩子从小认识到每个人都各有不同,但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街邻,学校,社区,国度甚至地球,要学会去接受别人的不同,从不同中寻求交集的共性而和谐公平地与人交往;后者是内视的,是同中立异,认识自己与人不同之处,确定自己特定的独立的价值。我们有机会,经常带着孩子到外面走走,带他们去各地旅游,目的就是要他们从小开阔视野,去认识到这个世界很大,有着各种不同的人与物,要他们从小学会去认识理解并接受世界的不同,去锻炼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和不同人的交往能力。与人交往,秉持的是,公平合理,诚信正直,相互尊重,遵循礼仪。两个孩子,一个天性多动却又酷爱读书,一个生来对音乐有着特有的敏感。于是我们让老大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去发掘自己的特长,即便在运动发面没有什么特别的造诣,也算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锻炼了身体;同时买大量的书给他读,并鼓励他自己随心所欲地写写东西,而他也把自己的想象力与绘画连在一起,经常画些漫画故事自娱,并拿来和朋友们分享。而老二,则为他请了老师,从小让他学习钢琴。这些都是为培养他们各自特有的秉赋,也就是他们与人不同的自我价值所在。但无论哪个层面,其根基则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的体魄,才可能有其他的一切。有了健康的心智,才可能和谐地与人相处。健康的体魄靠的是锻炼与充沛的营养,健康的心智靠的是爱,靠的是从小培养孩子建立起乐观向上的态度。而帮组孩子建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及时地给孩子们所取得的任何成就与进步给予赞赏与鼓励。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了首先是快乐的,自信的,独立负责的,身心健康的,同时也是正直的,善良的,诚信知礼的,宽厚待人的。果能如此,在我看来,这已是作为父母所能达到的非常完美的教育成果了。如果他们能够有所成就,作出一番事业,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而想要锦上添花,除了为人的教育,就要靠智力的教育了。

智力的教育常常被混同为知识的教育,其实这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人们说去学校上学是去学习知识。我觉得这不对。需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上学是去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去学习如何开发智力。你可以把一个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来,但你充其量不过是个可以行走的百科全书,因为你拥有的是知识,而不是智力。知识是一个结果,而智力则是一个方法与过程。在如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一个人的大脑到底能装下多少的知识呢? 极其有限!但智力则不同。如果说知识是个名词的话,那智力可以说是动名词,它所喻含的是一种动作,一种方法,一种过程。智力属于创造性的范畴,是大脑的运用过程与方式,它让你知道如何获取你所需要的知识,并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知识。一个大脑,对知识的储存是有限的,但对智力的运用和开发却有着无限的潜能。

(待续)






天地一弘 (2012-04-02 14:44:11)

欣赏为人的教育和智力的教育,很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