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6-06-12 CWM005 杭州佬儿
文|CWM 005
寻物启事
年龄:80-90岁
肤质:汉白玉
特征:勾山里
前阵子,小佬儿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条寻物启事,寻的是“勾山里”这块石碑。对勾山里的了解虽然不多,但这条寻物启事不由令人联想到了另一个熟悉的名字——勾山樵舍。就在勾山里的旁边,河坊街556号。
柳浪闻莺对面,拾级而上,那座封闭的小院就是勾山樵舍遗址所在。樵舍早已无存,只有外墙上巨大的红色“再生缘”三个字,宣告着这里是个不凡的存在——那个写《再生缘》的陈端生,就是在这儿出生、成长的。
现今庭院里的二层小楼,实际上建于民国初年。如今院落既不开放,也无人居住,透过铁门的缝隙往里看,也是残砖废叶草木森森,已然是一处废院。
一听勾山樵舍这名字,就知道是个文人雅士给起的,有一种高雅淡薄的感觉有木有?房子最早的主人陈兆仑,在当时颇有名望,有“文章宗匠”之称,但让这里成为有名遗迹的是他的孙女陈端生。
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陈端生出生在这里。18年后,已经移居北京的陈端生提笔写下了《再生缘》。18岁的少女并没有什么野心,人家写作的原因就是因为……无聊,最初的读者也只是自己的妈妈和妹妹。
虽说陈端生的写作天赋出众,不过小佬儿觉得不得不感谢一下她的家庭。家里觉得让女孩子读书学习不是坏事,一来让她长知识,二来可以开启她的灵性,对持家和相夫教子都有好处,才能亦是德性。你看要是碰上特封建的家长,大概也就不会有后面写小说的事情了……
这一年陈端生一口气写完了三卷,之后的两年里又一口气写到了第十六卷,直到孟丽君女扮男装被发现。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再生缘》完稿也就是几个月的事情。但此时,陈端生的母亲、她的好友也是她的读者,却病逝了,沉痛的打击也令她万念俱灰,也无心再写作。
她跟随家人回到杭州,此后的命运颠沛流离。23岁时,陈端生嫁给淮南范秋塘,仅6年之后,范秋塘因乡试发生作弊案受牵连,被发配伊犁为奴。
陈端生曾说“婿不归,此书无完全之日”。1796年,范秋塘遇获赦回家,然而家门未至,陈端生就离开了人世。
除了33岁那年,陈端生勉勉强强写下的第17卷,陈端生撰写的《再生缘》就告一段落了。
《再生缘》的结局,是一个happy ending:孟丽君化险为夷,还和皇甫少华成了亲。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故事到被逼入宫当妃子这一段就已经结束了,因为陈端生离世时,故事就停在了此处。
后三卷,是由弹词女作家梁德绳续写的。
但这并不影响后世人们对这部书作出极高的评价:陈端生勾画了一个庞大的构架、曲折的情节,但又能驾轻就熟一一道来,环环相扣,长篇巨制,文辞优美。陈寅恪教授赞为弹词篇中最杰出的,可以和印度、希腊有名的大史诗相比的作品。
后人把它与《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
2002年,TVB还以这本小说为原型,拍了古装剧《再生缘》。由林峯、叶璇、马德钟、胡杏儿、杨怡、刘玉翠等主演,现在豆瓣上评分7.8,也是一部很不错的TVB剧~
那一年,叶璇还没有被下降头,饰演孟丽君,女装漂亮,男装英气,非常赞~有不少人就是从这里爱上叶璇的,还有不少人当时因为这部剧成了林峯和叶璇的CP粉~
和陈端生波折的命运相似,勾山樵舍的命运也充满波折。
200多年,陈端生出生成长的老房子早已消失,而民国新建的别墅,抗日战争时期还被日本人霸占过,抗战胜利后又被国民政府收回。
1961年,郭沫若先生两度探访勾山樵舍,他写道:“莺归余柳浪,燕过胜松风。樵舍勾山在,伊人不可逢。”彼时,这里是浙江省水利厅的职工宿舍,小院里住着五户人家。日常的琐碎,倒也不失为延续这一处遗址生命力的一种方式。
直到50多年后,已经是21世纪。2003年10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公布了一份文件——《关于重新公布首批市级文物保护点的通知》,把勾山樵舍列为名人史迹类的“不可移动文物”。此后,老宅里的老住户们也相继迁出。
这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了吧!但也并没有。差点新建成一座茶楼,但只是差点,所以茶楼没有建成,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都是以一处废院的姿态存在,2010年,一个房间还失了火。就显得愈发萧条。
紧挨着它身后的勾山里,进行商业开发时,勾山樵舍也一并被巨大的隔板围了起来,不知是修是改还是新建。现在,隔板撤了,老宅还在。这里,经历过日军的侵占,文革的破坏,现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不知未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陈端生,十八九岁写出《再生缘》,大才女身份直接得到认证。然而故事虽有名,知晓她生平的人却并不多。在那个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陈端生的默默无名好像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希望这老宅不会和陈端生一样被遗忘埋没。
本文由「杭州佬儿」原创
转载请邮件我们授权发布
hzle2015@sina.com
杭州佬儿商务合作请联系:13777836851
猜你喜欢
找小佬儿玩
后台回复“你最美”,小佬儿会把你拉进“杭州佬儿”粉丝群,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嗨!
阿立注:
(一)本文是转发微信的贴。
(二)无巧不巧,这“勾山樵舍”是阿立嫂的邻居。以前不知道这么多故事。(港剧《再生缘》倒是看过的,不错。)
(三)此帖先在微信转发过。除了点赞的,也收到丹的简短留言:“就是小红的家。说的有些不实。”
丹就是阿立小时候的保姆后来去的那家(详见《追忆陈妈- 儿时最亲的人(上)》)。跟俺也算是铁哥们了。小红也是高中同学,她把浙江医科大学的高才生丹介绍给自己哥哥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阿立自然要询问丹:“怎么回事?”
丹又留言:“一言难尽,不像文中那么轻描淡写的。我婆婆搬出那里是被迫的,受尽拆迁部门刁难威胁。不过恶有恶报。那些人好几个目前在狱中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