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传》有感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宫廷劇《甄嬛傳》,雖為杜撰,却不妨一看。

        宫庭裏嬪妃如雲,個個年輕貌美,都在青春期,要想出頭,只有獲得皇帝寵幸,而惟皇帝之命是從,争鋒吃醋在所難免。因此嬪妃都把心機用在争寵弄權、爾虞我詐,以至於你死我活、處心積慮而無所不用其極。

        單純可愛的甄嬛起初并不願意進宫,後來的經歷使她變得來不再單純而工於心計。甚至不惜以有孕之身設局達其目的,至於出家和回宫的故事,史實上也找得到類似依據。故事的發展讓人眼花繚亂,却感到壓抑,倒是果親王、眉妃和幾個小角色使人同情。

        給皇帝戴緑帽子的事情是有可能的,如果發現即是死罪,不知史籍有無記載。《甄嬛傳》裏相關情節的演繹,讓觀眾既担心又關心,是該劇的精彩之處。唐太宗李世民將侍妾武媚娘送進寺院出家,兒子唐高宗李治將其接出,後來成為皇后乃至女皇帝,即是一例。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對這段史實及其所謂預言有所反映。

        封建專制王朝,皇帝至高無上,其亂倫無罪或無法定罪,最為可耻。一個健全的社会催人向善,反之則易趨惡。

        有意思的是,成書於大唐貞觀年間(約公元648-649年)的奇書《推背圖》,第二象的插圖以及第三象的讖、頌,都是預言武則天(武媚娘)的,讓人拍案驚奇。全書共60象,多處準确的預言,不由使人生疑,可以推測,至少在明末清初金聖嘆批注之前,有可能被人篡改。

        據史載,雍正剛愎、多疑、殘忍,却也是一個勤政的皇帝,給後來的乾隆朝奠定了基礎。在位13年,留下的御批據說有上千萬字。

        雍正故事裏有“即位”和“死因”两大疑案,還有著名的文字獄吕留良案。這是一個株連廣泛、影嚮深遠的冤案,而牵涉(或杜撰)出其女(孫女?)吕四娘殺雍正的故事,我相信雍正是服用丹藥過量斃命。

        宫庭裏宫女和太監等人多如牛毛,人有七情六欲,有的彼此產生好感亦屬正常。為慰深宫之寂寞,未免發生出格的情况,被稱為“對食”也是有的,史書中有相闗記載。《甄嬛傳》對此情節的處理有史實依據。

        看過《甄嬛傳》後覺得宫庭鬥争太殘酷、激烈,不要說置身於其中的角色,就是旁觀者都感到好累。

發人深思的是,為何要耗費大量的資源,來投入這類宫廷劇的編冩和拍攝?

                  






天地一弘 (2016-03-21 22:49:26)

历史被今人篡改成情情爱爱,总有些遗憾,好久没看这样的电视了。

明凤 (2016-03-22 20:46:37)

戲說歷史的影视题材,赢得收视率,是制片商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