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还活着?- 谈青少年自杀 (中)

我为什么还活着?

-    谈青少年自杀 ()

  

四,改变“信念”,增强抗压,抗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我伤心地告诉多米,“威廉性格中有预测自杀的因素”,虽然那时候他只有五岁。原因是威廉天生是“完美主义者”,每当事情不如意时就极度沮丧,甚至发脾气。上 kindergarten时老师也反应他虽然学习能力超前,但一有不顺,比如腊笔画出了格,就马上情绪失控,因为橡皮擦不掉。

    出于做母亲的本能,我建议能不能让威廉从家里带个修改液,可以把画错的腊笔盖住,以避免挫折感。

                    老师想了想,很认真地告诉我:“不行,因为他需要学习生活中有很多错误是盖不住的。错了就错了,没什么大不了。腊笔画错了,就把那一页折个角,让我知道就行了,然后 move on。”

                  我终生感谢那位老师的提醒。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 (NIMH) 研究曾清楚地指出,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常是“失望,失败,被拒绝等,比如和女朋友分手,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纠纷”。(major disappointment, rejection, failure, or loss such as breaking up with a girlfriend or boyfriend, failing a big exam, or witnessing family turmoil.  (Teenage Suicide: http://www2.nami.org/Content/ContentGroups/Helpline1/Teenage_Suicide.htm)

        最近频繁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把“完美主义”推上风头浪尖,因为有研究发现它和孩子不能接受失败和失望正相关。可事实上不能以偏概全,把“完美主义”统统否定。。临床心理学家 Jeff Szymanski, Ph.D., 2011年在 <<完美主义者手册>> (The Perfectionist's Handbook: Take Risks, Invite Criticism, and Make the Most of Your Mistakes)一书中总结近20年对完美主义的研究,发现“健康的完美主义”(healthy perfectionism)帮我们达到自定的目标,和工作/学习上的成就,对生活的满意度等都相关。“不健康的完美主义”问题不在于目标太过完美,而是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方式,特别是过度担心期间会发生的错误及过度怀疑自己。

            很多家长在思考,为什么我们50,60,70后,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走过高压的高考之路,很少听说过有自杀的。反而是我们的下一代,生活条件这么优越,还成长在宽松的美国学校,怎么就这么多想不开的?

   一有自杀悲剧发生,家长才开始提醒孩子,“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之前呢?我们给过他们经历,去体验“不如意”和“失败”吗?相反,很多孩子生活在假象中:考试要全A,竞赛要拿奖,大学要名校,工作要大公司一旦挫折来临,他们措手不

           我们这一代,父母工作很忙,花在孩子学习上的时间少很多,倒是给了我们机会去失败,再爬起来。回想我的前半生,我很感激那一次又一次的摔倒:

         - 小学升初中考试发挥失常。虽然幸运地靠语文竞赛得过奖加了3分,勉强进入重点初中,但学习的信心全无;

         - 初中三年父母关系继续恶化,没人督促我学习,我象脱缰的野马,上课不专心听,下课不复习,作业不好好做,成绩班里倒数;

          - 通过替考进入省重点高中,因为班主任的信任而重拾对学习的乐趣(http://overseaswindow.com/home/node/10943),高二高三都是名列前茅,但高考又发挥失常,本科进入曲阜师范大学。

         可因祸得福,89级曲师大外语系学风鼎盛,我常常戏称“人家读了四年大学,我们上了四年高三”,因为我们早自习晚自习都有党委书记监督,同学之间也以刻苦为荣。我唯一的娱乐就是周末晚上跳跳舞,白天全部是在教室或图书馆渡过的。四年下来,养成的不只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体验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乐观,因为1993年我们60位同学中有19位考取一类大学研究生院,囊括北外,上外,广外等等各大知名外语学院。而我也通过自学,顺利转行,进入北师大心理学系攻读硕士。

     “无助感(helplessness)”是预测自杀最准的情绪。而有过这样经历的一代人,收获的只是“控制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命运可以改变,不论遇到什么难题,怎么会放弃生命呢?

     宾大(UPenn)心理系教授,Dr. Martin Seligman,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先锋,从1964年开始研究“无助感(helplessness)”和“乐观(optimism)”。他在1990年的畅销书,<<Learned Optimism>>里总结,乐观和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个人的归因/解释方式 (Explanatory Style)。坏事发生时,悲观的人会把它永久化,概括化和个人化;而好事发生时他们的解释则正好相反,是具体的,转瞬即逝的,外在原因决定的。比如打赢了球,悲观的人的结论会是:“今天对手可能太累了,没发挥好”或者“今天我侥幸而已。” 如果输了,则是“我球技不好。我本来就不如对手。”悲观的思维方式是抑郁的根源。

        Dr. Seligman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归因/解释方式在8岁左右开始形成,除遗传基因外,三个原因决定了他们悲观或乐观的取向:

       1.孩子在成长中常听到和看到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对好事的归因是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如“你花时间收集了这么多证据,我都被你说服了!”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

       2.孩子失败时父母批评的方式。如果失败常被归因为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如“你就是记性差! ” “女孩子数学都不好!”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悲观的解释方式。这个很类似于《Mindset》一书中讨论的“固定的心态”(fixed mindset)

       3.早期生活中有负面事件反复发生,如亲近的家庭成员在自己幼年时离世,父/母又失业等。如果没有适当引导,孩子会觉得不论自己如何努力,坏的结果总会出现,个人努力不会有用,所以感到无助(helpless),将来在遇到困难时则更容易选择放弃。

        让孩子达到“输得起”必经的途径就是经历,学习过“失败”。威廉学习一直很顺,四年级有一次历史小测验得了 C-,回到家很平静地告诉我:“历史考砸了”(I tanked my History quiz) 。我心中大喜:这三年象棋里无数次输没白“输”啊!第二天正好赶上家长会,我喜出望外地感谢老师给他这个C-,老师笑着告诉我,自己教了20多年书,第一次有家长为了 C- 感谢她。她不知道为了今天那个心平气和的“考砸了”,我们学了多少功课。(智能四:不起的是http://overseaswindow.com/home/node/7470)

              青少年自杀用一种永久的方法解决一个暂时的问题。帮孩子端正对生活的态度,能看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的。2010 年加州 Danville 市曾有一位8年级的女生,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却因一次代数不及格而自杀。她的母亲被采访时一口咬定:“It’s all that stupid F!”(都是那个F惹的祸!)每次讲座提到这个例子,都有在座父母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果孩子连一次不及格的代数成绩都承受不起,她如何能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挫折和失败呢?不是那个F,而是对F的心态害了她。如果把不及格当做对自己哪里需要更努力的提醒,怎么可能因此而走上绝路呢?治疗抑郁和焦虑最有效的方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认知行为治疗),中心理念就是改变人错误的成见,帮助他们在困难挫折中看到希望,避免钻牛角尖,增强抗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比起孩子和家长如何看待这件事几乎微不足道,个人对事件的诠释才是决定应对方式的关键。只是拿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观念会让孩子不敢面对挑战,因为任何可能的失败都是对他/她们信心的威胁。而真正的信心不只是相信自己能尽力做到最好,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不论输赢,都会在这个过程里学到新的东西。真正的信心不需要拿成功去保护,而应该用适当的失败经历来锤炼,因为如果孩子有了成长的心态做后盾,信心一定会在失败中越练越勇。

适应性,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Adaptive cop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是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大学越来越重视抗挫折力的重要性。

Common App 个人作文的题目,5个中就有3个与此相关

• Recount an incident or time when you experienced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lessons did you learn?

• Reflect on a time when you challenged a belief or idea.

• An accomplishment or event, formal or informal, that marked your transition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MIT等大学明确要求老师给学生的推荐信中记录他/她们对失望和失败的态度。

 研究动力和成功的专家,斯坦福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博士,更是提醒父母,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他们“热爱挑战,不畏错误,享受努力过程,学习上有恒心”(The Best gift parents can give to children - to teach children to love challenges, be intrigued by mistakes, enjoy effort, and keep on learning.)

          所以,孩子在身边成长的过程中,请千万别忘记让他/她们有机会经历失败,增强对挫折的免疫力。在自己努力做到最好的同时,可以接受本身力量的有限,才能更从容地面对结果;在意外到来时可以想到,很多事情的发生是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以外的,不把时间浪费到怨天尤人上,才能踏实地面对新的挑战。学习过,将来才能输得起。那不论孩子选择去哪里的高中,大学里学什么专业,将来做什么工作,和谁生活在一起,我们做父母的都尽可放心:生活如何风云变幻,孩子都会从容面对。同时逐步建立抗压机制。青少年各不相同,适合他们减压的方式也不同。我认识的高中生中有的编织,有的运动,包括瑜伽,有的喜欢和朋友聊天,这些都是健康的放松身体,抒发情绪的方式。

 Slides can be viewed on the following link:

 http://www.fuss4schools.org/academic-success-vs-mental-health-presentation-by-dr-xie/

(待续)

 






司马冰 (2015-03-22 13:34:35)

青少年心理学的科普,写得真好,看后很受益,虽然我完成了教育青少年的任务。

心桥 (2015-03-22 16:07:15)

感谢司马冰大姐的关注。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我们这一代养育孩子,面临的挑战好像不比我们的父辈少。期待看到您更多经验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