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十年前的1984, Herbert Grönemeyer的一首《Bochum》唱出了几代人“我爱我家”的默默心声:我从你这儿来,我紧紧牵挂在你的身上;你诚实的皮肤,从不需要任何的涂抹和打扮;你宽阔的心胸最作数,金钱再怎么巨大也没用;都说你是连太阳也落满了煤灰的地方,你却有着远远超出想象的魅力……反反复复唱出来的一份质朴真诚、发自肺腑对家乡的热爱,立刻跨越了波鸿城市的边界,苍凉悠扬而又很是直白的旋律,马上响彻了全德国,它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整个鲁尔区骄傲的“国歌”。
不过,这段儿轰轰烈烈的历史,跟我并没有多少关系,那时候的家还在遥远的北京,我作业的“矿井”完全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另一块天地。
谁能设想几年之后,鬼使神差,我流浪的脚步停在了以前只在书本上读到过的鲁尔区,而这一停还就是二十多年,山不转水转的,时光的荏苒竟把原来不动感情的陌生变成了背着抱着都放不下了的熟悉和温暖。前不久,一场征集《Bochum》第五段歌词的活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最后当选的那不长的几行文字,还真是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外来的“鲁尔人”:你关掉了高炉和矿井,却没有关掉火热的生活,那上面一处处的欢歌不断,笑语长流,让所有的生命时时都在新生……
这回之所以受了震动,是因为两年前私下里定了个“认识鲁尔区”的计划,心想,住了这么久的家了,总不该两眼一抹黑吧。赶上天气好的时候,就左右出击,把家门口的这点儿景色,来来回回地看了个不亦乐乎。两年多下来,看得见的,是相机里厚厚的收藏;看不见的,是揣进怀里的同样也是沉甸甸的积攒。这时候再听《Bochum》,无论是三十年前的旧歌,还是刚刚续上的新曲,都能活灵活现的,飘飞成眼前和心里时刻都在鼓动着的一份激情。这方土地上,既有独一无二的、到处都能讲出许多故事的风景,更有简单直率、大方热心的人们,不扭捏不做作,把日常的柴米油盐都调理得有滋有味,可口可心。
家,真的不单单是上北下南门牌几号;家,是心里头能测出情绪温度的一个悄悄的角落,知冷知热的,是一种感觉。
上个月去城北一个由老厂房改建的小剧场,看一出叫“Lohntütenball”的地道的鲁尔风情剧,结果呢,没想到竟是好久都没看过了的一台水平“无比业余”的演出。不过,失望的念头刚冒出来不久,很快就让剧场里交融着的那股暖人的生活气氛实实地盖住了。你忘记了自己看戏的身份,看见的也不再是因为一时忘了台词儿而略显尴尬的化了妆的男女,倒像是跻身走在了熟悉的街上,碰上了的见面常打招呼的大叔大婶儿,家长里短,插科打诨,到处是日常幽默里流露出的那份熨帖的亲切。这边好不容易刚把爱絮叨的大妈送出面包房,一回头就听见一个矿工打扮的老汉,正在大声地揶揄邻居:你瞧他笨的,连个挂钟也修不好,还把里头的小鸟愣给鼓捣成老年痴呆了,时不时地老得跑出来,唧唧喳喳地问你几点啦!……立刻跟着全场一起笑喷。
飘尘永魂 (2014-11-29 14:36:34) |
有了感觉,荒野也能成家。失去感觉,皇宫也成荒冢。 |
朴康平 (2014-11-29 15:38:07) |
就是这个道理。多谢!问候! |
予微 (2014-11-30 06:09:58) |
“都说你是连太阳也落满了煤灰的地方,你却有着远远超出想象的魅力……” 连雾霾都这么可爱啊,家,家乡,乡情悠长。 |
朴康平 (2014-11-30 06:37:04) |
几十年前,据说鲁尔区这个著名矿区是不能开窗户和在外面晾衣物的,看着今天的蔚蓝和山青水秀,实在不能相信! |
海云 (2014-11-30 23:10:25) |
真是山不转水转,从实体的家到抽象的家,这些年的岁月啊! |
木易石 (2014-12-01 00:30:25) |
“家”的感觉就是好! |
朴康平 (2014-12-01 06:10:37) |
实体,抽象,说得好。咱们老了吗? |
朴康平 (2014-12-01 06:13:25) |
日子是要一天天在“家”里过的呀,踏实就暖和。 |
绿岛阳光 (2014-12-01 10:39:44) |
俺在现在这个城市也住了二十几年,也有了家的感觉,呵呵。 |
朴康平 (2014-12-01 11:22:02) |
这就对了,日子就能过得舒心畅快了。问好! |
蝉衣草 (2014-12-01 13:53:30) |
有家的感觉就踏实了,哈哈,否则的话我们总是游离于在两者之间的第三个地方。 |
朴康平 (2014-12-01 15:01:30) |
“两者之间的第三个地方”,这个说法儿高! |
春山如笑 (2014-12-06 02:40:44) |
在一个地方住久了, 有了感情并能 融入当地文化, 就有了"家" 的感觉。全家人在哪里, 哪里就是家。 |
朴康平 (2014-12-06 05:45:56) |
切实感受啊,看来都是天涯沦落人,哈哈。 |